11月1日,初三物理备课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王飞、陈林两位年轻的初三物理教师分别执教了同一课题“电阻和变阻器”。
王飞老师从学生模拟表演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阻碍作用引入课题,通过学习目标导向,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难点知识的自主实验探究。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轻松掌握电阻概念、单位、符号等基础内容;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合作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这一重难点内容;纵观整堂课,王老师尽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小组充分合作交流,轻松而高效的完成了本堂课。听课老师都表示,王老师在新课标落实上做得非常好,在教师“放手”上很大胆,也的确做出了经验,值得大家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是一堂很成功的示范课。
陈林老师从故障判断电流的变化从而分析出电阻的变化,非常巧妙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然后让学生自学掌握电阻的定义单位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通过“信息窗”让学生发现家用电器功率不同电阻不同,培养学生的识图识表、归纳能力;更为巧妙的是陈老师自己买了三颗白炽灯泡,取出灯丝让学生观看功率不同(电阻不同)的灯丝有哪些区别,让学生通过直观对比一下就找出了可能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通过师生协作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并一步步的进行实验探究,伴随着陈老师用打火机对灯丝加热引起电阻变化从而引起电流变化实验现象的直观冲击,实验达到了高潮。纵观陈老师的课堂,分寸拿捏恰到好处,课堂把控游刃有余;教学过程设计精妙,思维缜密,问题导向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学生思维“活”动不停,接受轻松自如;另外课堂风趣幽默,表情夸张,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听课专注,笑声练练,听课老师也都感叹陈老师作为重庆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那还真有两把刷子。
课后两位任课老师分别交流了课堂设计意图以及在实践过程中效果达成的情况,吴承学、张德海两位老师作为中心发言人分别对两堂课进行了精心点评,其他听课老师也都畅所欲言,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总体感受是两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都非常精彩,纷纷表示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导向是正确的,同组教师交流听课是最实在最有效的教研活动,对于合力提高整个备课组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都大有益处,对于教师个人也是收获满满,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继续坚持下去,让我们的“同课异构”交流活动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