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听听这些故事,希望对即将失去教育信心的父母给点帮助。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举世闻名的物理大师,《相对论》的提出,对增进人类宇宙惟上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科学家中的科学巨人。然而,求学的经历,一点也不神奇,甚至被当作“低能”看待,四、五岁还不太会说话,喜欢静静地坐着,常常发呆,父母一直以为他有智能障碍。
小学的成绩表现,果真一如预言的遭透了,除了数学卓越之外,其它都很差,是班上永远的最后一名,老师甚至对家长直言:“作什么都一样,反正你的孩子将一事无成”朽木终于被退学了,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拿到。
爱因斯坦终究还是成功了,历经许许多多的波折,他进了瑞士苏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成功的两个关键是叔叔的慧眼与父母的充分信任,他的工程师叔叔,让他对数理愈来愈有兴趣,愈解就愈有成就感,他的父母坚信儿子一定会成功,让一个曾被当成弱智的孩子,开展出光明的人生新旅程。
苏格特
苏格特,世界文学大文豪,他的一生创作了小说四十七册,诗集二十一册,历史传记三十册,著作等身,丰硕质精,不仅对英国小说史有划时代的影响,对当时的俄国、法国、美国文坛也激发新的动力。
这样一位优质的成功者,成绩却难以入目,身染小儿麻痹症的他,右脚行动不便,身体孱弱,几次重病差点丧命本来就有些自卑的他,加上成绩不如人,便成了“学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礼貌,爱缺课,学期末的批语都很糟。只有一位老师知道,他虽然厌恶功课,但对读书却充满兴趣而给予鼓励,而这也正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成名后的苏格特曾回小学的母校参观,感触良多的问学校老师:“现在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是谁?”
他学习当年看重他的那位贴心老师,告诉那位红着脸的小朋友:“你是个好孩子,我当年也跟你一样,成绩很差,不要灰心”,说完并从口袋掏出一枚金币送他。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苏格特的身上应验了,他最终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当了执业律师。
他更用心良苦的盼望,他的一句话也能改变别人的一生。
徐霞客
徐霞客是有名的地理学家,远在四百多年前,交通不便,野兽出没的年代,他便能浪迹天涯三十年,足迹遍及全中国,写成了著名的旅游地理名作《徐霞客游记》,把当时的山川河流、气候植被、风土民情一一记入。
徐霞客自幼聪慧,能出口成文,落笔成章,但却不爱仕途,放下寒窗苦读天下知的期许,二十二岁背起行囊,行走在翠绿山峦与银光碧波间,成就了横跨十四省份的壮阔大业。
成功的重要推手,除了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毅力之外,母亲更是关键,他舍弃了光宗耀祖的世俗期待,激励徐霞客说:“志在四,男子事也”,母亲甚至是他旅行归来时的最佳倾听者,他向家人诉及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母亲总是发出朗朗笑声,打从心底满足赞许。
没有母亲支持,徐霞客很难成功自我。
这些人都是成功者,但成功的方式各不相同。
科学的爱因斯坦,文学的苏格特,地质的徐霞客,还有画画的毕加索,军事的丘吉尔,生物的达尔文,化学的舍勒、道尔顿,音乐的贝多芬等等;有些在学业成绩尚可,多数并不太好,但成功的条件却很一致。
如何扮演成功者的父母?
父母扮演推手,这位推手并不在于给孩子学习多少才艺,多么有钱,期望多大,只要有一颗温柔、细致、宽容,以她为荣,你便是好父母。
诚如心理学家所言:孩子需要一位懂得疼惜的父母,疼惜便是信任、相信、了解、肯定、尊重的组合。
爱迪生的妈妈说:“即使别人都不相信你,我也相信你一定会有出息”;你也来当推手吧,在孩子失落的时候拉他一把,从悬崖救起攀登高峰。心理学家相信,除了先天的智能缺陷或后天的重击脑部造成缺损,其余的人都有前途,行行出状元便是此意。
一体本有两面,看到缺点是缺点,看见优点得优点,你又是怎么看的?
父母也是扶持者:成功的人需要一位在他失败时,扶他一把的人,人最怕推落悬崖,跌落深渊,但很多父母便是这样,而成功的父母不是这种人,当孩子最危难时,他们常挺身而出,陪他们走过,一起排除万难,解排众议,给孩子一盏指着光明的灯。
对孩子,他们是永不放弃者。
成功者需要鼓励,父母应该是最佳的鼓励者,即便孩子走了一条寂寞的大路,荒凉地走在孤独的路上,你至少是那位唯一在他身旁的喝彩者,相信他呀,条条大路通罗马,音乐家、科学家、花艺专家、色彩研究、服装专家、设计师,只要演自己,通通都是成功者,行行有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