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
阅读: 3068 时间: 2004-11-13 08:21:00 1

    【内容简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十分迫切,它不但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信,甚至关系到思想政治课自身存在的价值。本文围绕坚持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两个方面,深入展开,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过程。【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可信度 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思想政治课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和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道理。还要解决对这些基本知识和道理信与不信的矛盾,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坚信无疑。进而还要解决行与不行的矛盾,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言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思想觉悟,即解决知与行的矛盾,实现知识、能力和觉悟三者相互转化和统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为教师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要求,与学生原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基础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教学的可信度为方向,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通过启发、探究、活动,不断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一,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必须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可信度包含两个方面,即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是高度统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缺一不可。它具体表现在,第一,思想性以科学性为依据和基础。如果只讲思想性而不讲科学性,则这种思想是没有根基的,空的。第二,科学性通过思想性而显示其价值。如果只强调科学性而放弃思想性,则科学性本身也在一定意义上被否定了。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偏重于科学性,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其思想性又被着重强调。我们必须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在突出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性的同时,努力提高其科学性。首先,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信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巨大的思想教育力量,而这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是来自理论本身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产生这样巨大而广泛的影响,使千百万人建立起革命的理想、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就在于它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高度统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为内容,学生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因此教学中是否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会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关系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和情感。如果教学中不是将科学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而是将两者割裂,比如,只强调内容的科学性而忽视其思想性,那么即使教师也在苦心追求逻辑的推理和慎密的分析,学生还是会感到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空洞、抽象,远离他们的思想实际,就会由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产生很深的隔阂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信当然也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忽视科学性而片面强调思想性,那么,由于缺乏知识和理论根底,思想性只能是肤浅的没有力量的。它同样会引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信任、不喜爱。教学中,只有把科学性与思想性高度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在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的指导作用,他们才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信任而逐步达到信仰。这种信任和信仰可能产生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其次,它甚至关系到思想政治课自身存在的价值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为内容,它要教会学生的不是第一方面的具体知识,而是要通过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信念,使学生逐步掌握认识问题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讲思想性的话,那么学习这些概念、原理、观点还有什么必要呢?这就直接关系到这门课程存在的价值问题了。如果教学中出现的是另外一种偏差,即片面强调思想性,而否定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那么,这种没有知识根基的思想性其实只能是一些大话、空话、套话,它同样会危急思想政治课存在的价值。有些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课情绪消极、厌倦,觉得这门课“没劲”、“没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两种偏差引起的。在现在的情况下,前一种偏差引起的学生厌学情况要多一些。这正好从反面说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是何等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以科学上正确、可靠的知识武装学生。这里所说的正确、可靠,是指教学中教师所引用的事实材料和知识材料,所阐述的概念,所论证的原理和观点,都应该是正确、可靠的。教师不能把那些似是而非的,或者尚未肯定的东西教给学生。为了开阔思路、丰富自己,以使自己能从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把握教材,教师应该注意了解理论发展的动向,了解同一理论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但是,不能把那些尚在研究中的东西当作定论教给学生。这不仅体现了教学的严肃性,也能反映教师的负责精神。为了把正确的、可靠的知识教给学生,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素养和其它有关领域的科学知识水平,潜心钻研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之所在,吃透基本概念、原理、观点的精神实质,搞清概念与概念之间、原理与原理之间的本质联系,选用正确的生动的典型材料,通过启发、探究和组织各种学生活动的方式,把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理论的阐发就可能发生歧异,或者是不正确,或者是不完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就难以体现。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