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来源: 论文写作 作者: 龚明文
阅读: 1182 时间: 2016-04-13 09:41:02 46

怎样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眉山育英实验学校班主任培训讲座

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  龚明文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应对全班所有学生负责,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任何一支队伍都有骨干 ,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的骨干是谁呢?是班主任某种程度上,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学校工作质量的缩影。可以说,学校的全部工作都与班主任有关。班主任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工作质量,影响着未来公民的素质水平。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都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班主任以其创造性的工作和奉献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直接影响。

班主任对学生的直接管理、组织、教育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是其他教师不能相比的。学校的教育指令,要通过班主任在学生中执行,班主任是执行校长指令的中坚。

实践证明,保证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化的基本力量是班主任。任课教师不得力,可能出现乱堂,而班主任不得力,就会出现乱班。一个学校哪怕只有一个乱班,整个学校的教学秩序都难以安定,会对学校的整体工作产生冲击。因此,班主任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骨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骨干队伍里的中坚力量。

二、班主任应具有的素质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因此,班主任应该是一个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师,具体应具备:

1、马列主义的理论修养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党的指导思想,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著作中,关于教育学说,对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发展人的创造力,以及培养人的审美观等,都作了精辟的阐述。尤其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班主任运用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意识地与教育工作实践结合起来,采取生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所以,马列主义是班主任工作的指南,是坚持教育方向的理论基础。      

2、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班主任均担任一门或二门课的教学,要对自己所教学科达到精通和专门化的程度。对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掌握并达到精细钻深,同时还应掌握本学科现代发展水平,不断吸收融合到教学中去,以丰富教学内容。

3、班主任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全面发展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和谐、有序的班级观
    4、班主任还应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无私的献身精神真挚的情爱世界较高的教育能力较强的协调管理能力处理危急事件的能力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三、学校班主任工作职责

1、坚持不懈地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热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习惯。

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班主任要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完成学习任务。

3、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实践能力。

4、关心学生课外活动。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体和社会活动,鼓励、引导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5、加强班集体建设,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

班主任要建立班级的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注意培养学生干部,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建设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6、加强联系,搞好协调工作。

要积极主动地负责联络组织和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余负担。

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
 1、要了解研究学生的特点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清代思想家魏源曾经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1)中小生的新特点:  

优点:

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
   ②个性鲜明,思维开阔,具有求异意识和创新精神;
   ③善于表达,勇于表现,具有主见,为人热情,性格开朗乐观。
  弱点:

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
   ②虚荣心、嫉妒心、报复心强;

自我中心,任性、固执,爱发脾气。
  (2)班主任工作对策
   ①了解学生,发现亮点   

理解学生,建立信任
   ③指导学生,发展个性   

关注学生,全面成长
  2怎样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

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特点,遵循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2)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方法

说服教育的艺术。做到“五有”  ,即有“理”、有“时”、有“心”、有“度”、有“趣”。
  ②情感陶冶艺术。情感陶冶就是利用教师的爱和各种情景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教育,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 ,热爱每一位学生。
  情感陶冶:创设良好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利用自然环境陶冶教育学生 ;借助各种手段进行陶冶教育。
  善用表扬艺术。表扬要准确、表扬要及时、表扬要多样、表扬要具体、表扬要用心。
  善用表扬的方式和语言技巧:鼓励法 、信任法、点评法 、巧用体态语言
  慎用批评艺术
  批评要有“导”;批评要有“理” ;批评要“活” ; 批评要注意场合
  批评要把握分寸;批评要柔刚相济
  肯定式批评、鼓励式批评、商讨式的批评、衬托式批评、谴责式批评批评要牢记“八忌”:

一忌恶语相加;二忌当头一棒;  

三忌揭旧“疮疤”;四忌不分是非;
  五忌动向家长告状;六忌体态、仪表不正;
  七忌感情用事八忌体罚学生。
  实际锻炼艺术
  主要形式:学习活动、承担社会工作、参加生产劳动、执行学习和生活制度等
  开展争做“五”小活动,即在社会做爱国诚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

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善于合作的“小伙伴”;

在家庭做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

在公共场所做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3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艺术
  1优秀学生教育发扬优点严格要求提高耐挫力
  2中等生教育主动接近,热情关心挖掘优势,积极鼓励个别施教,促进转化
  3后进生教育
   ①后进生特点:行为动机的盲目性;注意的转移速度慢;心理意识具有逆反性
   ②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用心关爱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形成合力
  4独生子女教育
    ①独生子女优势:身体发育比较好;智力水平高;经济条件比较好 ;非智力因素发挥较好;兴趣广泛,上进主动 。
    ②独生子女不足:不善于人际交往,缺乏合作精神;容易形成早熟、孤僻、不合群 ;自私、任性,“娇、骄”二气;嫉妒、固执,不真诚,爱虚荣;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自制力差 ;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
  ③对独生子女教育对策:发挥优势,发奋成才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热爱劳动,培养意志力家长配合,形成合力
  4、怎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教育学生确立乐观的人生态度,养成快乐的习惯
  (2)教育学生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调控
  (4)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会学生运用心理保健技术
  (5)指导学生学会寻求心理咨询,维护心理健康。
  5怎样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1)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原则适时、适度、适当原则理解尊重、关心爱护个别施教,严守秘密正面疏导,自我约束
  2)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青春期生理特点,加强生理保健工作;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心理的特点,健全完整的人格;
  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性知识,树立科学的性意识;
  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纪教育,尤其是性道德教育;
  正确认识和处理青春期学生的“早恋”的问题;
  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促进身心健康
  3)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方法:更新观念,主动应战转变角色,师生互动尊重学生,升华情感
  (4)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早恋教育:加强性知识、性道德教育 ;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处理学生“早恋”,要讲究艺术:对学生“早恋”采取“三个不”即不告状况、不点名、不改变看法
  6、怎样协调班级管理中的各种关系
  1)怎样协调与学生关系
  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关注学生的情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严格要求,不溺爱学生
  实现师生间的教育互动 塑造健全的人格形象
  2)怎样协调与任课教师关系
  马卡连柯说:“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集体,哪里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 “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整齐心一致地工作,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的、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
  主动与任课教师交流情况,沟通信息 ;
  尊重任课教师,树立任课教师威信;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协调各种关系,形成“群体效应”。
  3)怎样协调与学生家长关系
  了解研究学生家庭的分类状况:教养型家庭溺爱型家庭护短型家庭放任型家庭特殊型家庭
  转变观念,联系家长经常化
  和谐关系,尊重家长要人性化要尊重不同类型学生家长的人格;对不同地位的学生家长要一视同仁 ;切忌向学生家长告状
  平等沟通,教育学生的合作化
  协调与家长关系的技巧 :
  家访;家长会;建立与家长的多种联系 ;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

以上仅是本人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肤浅的体会,也是集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总结。所谈有不妥指出,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点赞是一种美德
46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