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10天,家长为孩子做好这些事情,就是最好的助力
来源: 财经早餐
阅读: 1207 时间: 2021-05-30 14:32:09 5
    十年寒窗苦读,一次高考决定胜负。

  离2021年高考还有10天,随着考期临近,有的孩子紧张焦虑,寝食难安;也有一些家长感到惶惑不安、甚至无所适从。作为家长,孩子考前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有效地为孩子助力。


让孩子保持自信心,家长保持平常心


  有的孩子考试,喜欢每考完一门学科就对答案,因为太想知道自己考得好不好。其实,考试结束以后,结果已成定局,知道自己考得好还是不好,没有太大意义。很多孩子高考的时候,忍不住对了答案,知道自己考得不好,心态崩了,后面的考试完全没有心情去完成,导致整体成绩不理想。家长要记得提醒孩子,让孩子知道高考只是人生的起点,不是终点,让孩子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应对高考。

  

减少对孩子的干涉,尊重孩子的选择

  马上面临考试,孩子对于学习计划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家长还是不要干涉。因为时间点是敏感的,孩子的心里也是敏感的。我们应该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感,同时也要告诉他父母都会为他加油鼓劲。

  送考与否,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亲子关系不要出现矛盾。

  

适量运动和娱乐,调节孩子的心理状态

  高考前,学生因为压力的原因,大都是非常用功学习的。有时学习时间过长之后会搞得学生筋疲力竭头昏脑涨的,这样学习不仅对提高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要注意提醒学生适当的进行运动或是娱乐,这样有利于调整学生的状态。

  

稳定孩子的情绪,不给过多的压力和关注

  家长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在高考前不要对学生过多的关注。有时你过度的关注,会使孩子产生很大的压力,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高考前一周,有些学生的焦虑和压力特别严重,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宣泄来释放情绪。家长此刻要理解孩子很多的情绪不是故意找茬,不是放弃和绝望,而只是需要一个出口发泄。跟孩子吃吃东西聊聊天,饭后散步谈谈心,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平心静气的复习。

作息有规律,保持充沛的精力

  参加高考的孩子,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身体压力比较大,生物钟更加敏感。所以,孩子切忌考试期间,日常作息被打乱,以免影响身体状态。家长应当督促孩子,考试期间要按时睡觉,正常起床,避免熬夜,注意维持平时的作息习惯。考试期间,孩子储备应对高考的知识,基本已经成为定局,不要为了多看一点知识点,影响休息。家长要告诉孩子:想方设法保持精力的充沛,才是正常发挥考试水平的前提。

  

提前准备高考必需物品,临场不慌乱

  高考复习得再好,也不能疏忽大意,按照高考要求把必须要用的物品准备好,并放在显眼的地方,避免考试的时候丢三落四,影响发挥。每考完一科,家长不要立马问孩子“考的怎么样,题会不会”等之类的话。避免引起孩子的反感。

  

饮食荤素搭配合理,注重饮食卫生

  在高考前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和合理的搭配,尽量不要随意到外面就餐,自己动手做更能吃得放心。可以适当的跟孩子沟通一下,听听孩子的意见,可以做一些孩子平时喜欢吃的菜,当然也要注意合理的搭配。另外,不要盲目相信一些药品的功效,考试前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吃一些所谓提高成绩的药物。

  家长要明白,高考不仅仅在考知识,更是对孩子心理素质的一种检验,七分知识,三分心理。告诉孩子把考场当作课堂,把高考试卷当作平时测验试卷认真完成,坦然面对,发挥正常的水平,就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点赞是一种美德
5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