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阅读: 5459 时间: 2005-12-20 03:59:00 1
  告诉孩子怎样做对,怎样做不对,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这就是言传。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这就是身教。可以说,每个父母不管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你都在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言传身教,都在强烈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本栏目选择了一些成功的教子范例,他们的作法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

孩子是不能欺骗的

——曾子杀猪换诚信

  曾子(前505—前436)是春秋末鲁国的一位学者。他精通孝道,提倡忠恕,并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被誉为“宗圣”。著有《孝经》、《大学》流传于后世。
  他孝敬父母,更懂得为父之道。他强调做人要忠诚老实,严于律己,并用这个原则对待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拉着她的衣襟,又哭又闹,也要跟着去。
曾子的妻子被闹得没办法,就对孩子说:“好孩子,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终于留在家里。一会儿,妻子从街上回来了。曾子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捆猪的绳子和杀猪用的尖刀,正要动手杀猪。这时,他的妻子赶忙跑上前去,制止他说:“我刚才是和孩子说着玩的,哪能真的要杀猪呀!”曾子认真地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明天孩
子就会说假话,糊弄你。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听了。这样做,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结果,曾子说服了妻子,终于把猪杀了。

  孩子的目光就像永不休息的雷达一样,一直在注视着您。
  ——A.马尔库沙

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欧阳修之母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跟着一直守寡的母亲长大的。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为人正直、好客。他在世的时候,家中门庭若市,经济也宽裕。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
  “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你父亲的遗言,望你好好勉励自己。”欧阳修听到这里,抽泣着对母亲表示:“我一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把美德、善行推介给你的孩子们;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只有它,而不是财富——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贝多芬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列夫·托尔斯泰
  把完善的教育遗留给子女,乃是最好的遗产。
  ——司格特

刻在石碑上的家训

——包拯教育下一代的故事

  北宋时期的开明知府包拯(999—1062),为了教育子女专门写了《家训》刻在石碑上,竖在堂屋的东壁,以戒后世子孙。碑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为何立这样的碑文以警后世?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天,包拯去陈州灾区放粮,灾民纷纷来告他亲任包勉的状。原来,包勉做沙县知县时,侵吞救灾粮款,逼死人命。虽然因此而罢了他的官,但百姓仍不服,又把状纸告到了包拯手里。包拯见此民众气氛,大怒,把包勉拿来问罪。包勉在事实面前没有抵赖,但他请求看在母亲面上,让包拯饶他一次。他并且表示,决心今后不再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了。
包勉提出看在母亲的面上是有原因的。
  包拯生下之后,他父亲因他皮肤太黑,把他当做怪物抛弃了,是他大哥捡他回来的。这时大嫂王凤英生下包勉才个把月,同时带两个孩子,不仅精力照顾不过来,奶也不够吃。为了养活包拯,王凤英忍痛将自己的儿子寄养到别处,抚养包拯到7岁。所以包拯喊大嫂叫“嫂娘”。包勉以为一提看到母亲面上,包拯就会心软。可是包拯心想:赛如亲娘的嫂嫂一贯教自己做官要清正,替老百姓干好事,我要是顾念私情有意包庇,这不符合她的心愿。只要我给她养老送终,嫂娘是不会怪罪的。没想到,包勉的母亲听到儿子要被治罪了,一时想不开,痛苦不已。她找到包
拯,想求个情。包拯恳切地说:“嫂娘,侄子有罪,应当与民同治。如若治了罪,就是出于公心;如若不治罪,就是询私包庇。嫂娘一向正直,并且一再教我为官清廉,如果包庇了侄子,叫我以后如何公正地为百姓做事呢?”嫂娘听了,觉得包拯的话在理,便擦了擦泪说:“人家都称你‘包青天’,这是咱家的光荣,你就按法律处置吧。”于是,包拯立即根据法律,用铡刀将侄子包勉铡了。包拯从侄子身上得到深刻的教训,对自己的后代更加注意严格教育了。所以他特意为子女们立下了那刻在石碑上的《家训》。

  教育是民族最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
——巴尔扎克
  暧昧而散漫的教育,造就了一大堆不可靠的人。——歌德
  可以忠告,可以劝导,有时还可以谴责,但是应当格外当心,要把他们的动机表示明白,要确切地表明他动机的根据是严父般的慈爱……
  ——夸美纽斯

言传身教不可偏废

——刘子真从失误中悟出教子经验

  七百年前,南宋有个姓刘的太尉,叫刘子真。他“清身洁己,行无瑕玷”,几十年如一日。
一次,他有事去找以奢侈糜烂著称的石崇。上厕所时,见里面装饰得富丽堂皇,使人眼花缭乱,还有两个婢女在厕所里手捧香囊侍立。见这情景,他立刻退了出来,以戏弄的口气对石崇说:“真对不起,我错走到你的内室去了。”石崇洋洋自得地回答说:“没错,那正是我的厕所呀。”
“贫士不愿上这样豪华的厕所。”说罢,便走到另外的厕所去了。刘子真有个儿子叫刘夏,在一个村镇上当个小官。按说父亲的品行他是看得见的,但他“不学无术”,整天郎郎当当,后因贪污受贿而受制裁。刘子真也因此受株连被罢官。儿子犯罪,老子罢官,刘子真有点想不通。他想:“我自己站得正,行得直,又没有叫儿子去干坏事,为什么要牵连我呢?”有位好心的同事对他说:“当然吵,你是个出名的好人。儿子犯罪,罢你的官是不大合理。可是,你为什么不早教育你的孩子像你一样廉洁清直、品行端正呢?”刘子真听了,不解地说:“我吃住在家,与他朝夕相处,难道我的所作所为,儿子看不见吗?我品行端正,是我自己这样做的,不是祖上叫我这样做的,难道他的行为,非要我说教不成?”那位同事听了,认真地说:“原来,你这样的老子只注意自己的品行,却不去好好启发教育孩子,你错就错在只注重身教,而不注重言传。言传身教是不能偏废的啊!”
  刘子真听后默默地点了点头。

  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祖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
  ——马卡连柯
  教育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的债务。
  ——乔治·皮波迪
  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
  ——柏拉图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康德教育论》
  教育的艺术在于:经常给孩子提出力所能及的任务,并且巧作安排,使得他愿意干,有兴趣,高兴地去完成大人的委托,使他感到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A.马尔库沙

  认错也是一种教育

  ——徐思诚知错认错在儿子心中树起高大形象

  徐光启(1562—1663)的父亲徐思诚,是商人出身,因为被盗而破产,之后以农为生。光启是徐思诚的独生子。小时虽淘气,倒也惹人喜爱。徐思诚一心供他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大官,好为徐家争光。
  一天,徐光启伏在桌上写一篇作文。老师出的题目是《民莫敢不敬》。这是论语中的半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百姓对统治者不敢不敬。光启总觉得这句话不对,所以他写不下去,便溜到后园里去了。正在织布的母亲见光启不在书案读书,就叫女儿出去找。徐思诚听说儿子不好
好读书,心里很生气。当他发现光启蹲在棉花地里全神贯注地观察棉花株上一根横生出来的枝条时,没有立即去喊他。但当他发现光启一伸手把那株棉花尖顶上的嫩芽摘断时,不由地喊道:“光启,你过来。”徐光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急忙走过来,恭敬地站在父亲面前,垂下两手问
道:“什么事,父亲。”“什么事,你为什么不在家好好读书,出来乱折我的棉花。”父亲生气地说。徐光启一听不觉好笑,说:“父亲,你误会了。现在快到立秋,新枝上是结不出蕾铃的,棉花已经两尺多高了,如果再让它往上分枝生长,只是浪费养分。如果把它顶上的‘冲天心’摘去,省下来的养分就可以供给下面快成熟的蕾铃,这样,收获才多哩。”
  徐思诚觉得似乎有理,但又怀疑摘去“冲天心”会损伤棉花,便疑惑不解地说:
  “要是弄死了,我不饶你。”
  “我是向阿康伯学来的。阿康伯种的棉花去年比我家的收成多。我去问他,是他告诉我摘‘冲天心’的。”徐光启向父亲解释说。商人出身的徐思诚,自己感到种棉花没有经验,听了儿子的这番话,觉得可信。他本来想多批评儿子几句,维持老人的尊严,可又一想,自己明明错了,为什么还要坚持自己的错误呢?在孩子面前坚持自己的错误,不但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他将来也会坚持自己的错误,甚至学会狡辩。认错,也是一种教育。于是,父亲徐思诚当着儿子的面,检讨了自己的不对,并学着儿子的方法,也摘起“冲天心”来。父亲看到儿子对农业有了兴趣,经常让他到田园里帮助种庄稼,使他学会了不少新的农业技术。
  后来,徐光启通过刻苦求学和农业实践终于成为一名科学家。他写的《农政全书》六十卷,“杂采众家,兼出独见”,成为明代农业百科全书。

  为了孩子,您完全应该懂得一点儿电子学,懂得一点声音重发系统和当代文学知识。即使不精通现代诗的韵律,也知道韵律是怎么回事,不要单靠回忆往事来维持自己的威信……
  ——A.弥库沙
  你必须知道,孩子的正直正是你自己正直的结果。
  ——洛朗斯·佩尔努

母亲的教诲

——老舍称母亲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作家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个满族人。他的父亲是清朝皇宫的一名护军,在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不幸阵亡。当时,老舍只有一岁半,是母亲一人把他从小带大的。老舍先生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妇女,她爱干净,桌面上从不留有灰尘,柜门总是擦得清洁明亮。她常常叫年幼的老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母亲要浇花了,他就去取水;母亲扫完地了,他就去撮土。慢慢地养成了他爱清洁、爱整齐的好习惯。乃至成名以后的老舍仍然保持着自己收拾屋子、取水浇花的习惯。而且他的每篇作品也从不潦草敷衍,总是整齐地书写清楚。
  老舍好客,待人极端热情,有求必应。这些性格,也是母亲传给他的。他的母亲会给婴儿洗澡,会刮痧,会给孩子剃头,会给小媳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到的,都尽力去做。客人来了,不管手头经济多么桔据,也要设法弄点东西去款待。谁家有事要帮忙,她总是跑在最前头。
  他的母亲要强、豪爽、硬朗。在兵荒马乱之中,在刺刀下,在饥荒里,她挺身而出,为保护自己的儿女而承受一切艰难困苦。他也最肯吃亏,从不跟别人吵架。老舍继承了他母亲的性格。
在重庆的时候,他的生活相当清贫,但是老友相逢,卖了大褂,也要上一趟小馆,盛情款待。
1938年,在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时,没有地方,老舍出面去借;没有钱,老舍  出面去募捐;有人被捕,老舍出面作保向国民党政府要人,千方百计进行营救。老舍说:“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但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母亲的影响和朴素的教育,给老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在记念母亲时曾这样说道: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每个家长既为己育儿,又为国教子;既当子女楷模,又为别的孩子作表率。这种社会性熏陶感染少年儿童的表率作用,是任何物质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万里
  教育始于母亲的膝下,孩子耳闻一言一行,均影响他性格的形成。
  ——伯雷
  父母在儿童的气质中,奠定了最初几块基石。
  ——蔡特金

为了儿女都成为栋梁之才

——蔡和森、蔡畅的母亲伴子求学

  1919年12月15日,法国邮轮“央脱来蓬”号从上海杨树浦码头起航。第二天,报纸上登载新闻说:“乘斯船出发之留法勤工俭学生有30余人,均乘四等舱位,内有湖南女生葛健豪、蔡畅、向警予……”葛健豪(1865—1944)是革命先驱蔡和森和蔡畅同志的妈妈,当时已经50多岁。
她这样大的年纪,居然还携儿女到法国勤工俭学,不能不说是一件新闻。葛健豪一贯支持子女好学上进的要求。蔡和森从小就酷爱学习。13岁那年,他到酱园当学徒。一次,因为看书被店老板发现,挨了打,他愤然离店回家。他的父亲是个商人,脾气有点古怪。他见蔡和森回家很生气,举着旱烟袋要打蔡和森。妈妈却护着儿子,劝丈夫说:“这孩子不是块做生意的材料,便要他去做也做不好。你自己做生意,结果还不是越做越倒霉,何必叫孩子走这条路呢?”结果,她让孩
子上学,为蔡和森争得了求学的机会。葛健豪妈妈支持男孩子上学,也支持女孩子上学。当时,别的人家都把女孩关在房内,烙守着“娘家做女,莫出闺门”的古训,而她却让两个女孩子到外面跟男孩子一块儿玩;人家的女孩几岁就要缠脚,她却硬顶着,不这样做。
  1913年,她的丈夫为了五百块银洋的“聘礼”,竟许诺将13岁的女儿蔡畅嫁给一个财主做媳妇,这引起了葛健豪的气愤。她不顾丈夫持刀杀人的威胁,毅然决定带着蔡和森、蔡畅和已经结婚丧夫的大女儿蔡庆熙,一起到长沙求学。这时葛健豪已经年近半百了。她投考的是湖南女子教育养习所,学校当局见她年纪太大了,不肯让她报名。他要蔡和森为她起草了状纸,到县衙门去评理。县官听了她的申诉,批了“奇志可嘉”四个字,被破格录取。她的这些举动,给儿女们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为了追求真理,让儿女成为栋梁之材,1919年12月,葛健豪携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和儿媳向警予去法国勤工俭学,这对蔡氏兄妹是个极大的鼓励和鞭策。到了法国以后,蔡和森因身体不好,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妈妈葛健豪一面在蒙达尼女子学校求学,一面从事刺绣,帮助子女安排生活,使蔡和森得以专心致志地“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译出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重要著作。
  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他们接受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国后,他们都成为新民学会的积极参加者和活动者。她在长沙的家,成了蔡和森和毛泽东等同志经常聚会的地方。“新民学会”的成立,就是在她家举行的仪式。后来,蔡和森同志牺牲了,但她不知道这个消息,临终前,她要大女儿给蔡和森等弟妹们写信,说:“母亲已看不到你们的事业的成功了,但相信革命一定会成功!”

  国家之富强在于民智,民智之增进在于教育。
  ——黄兴
  母子之间的感情,是一种既纯洁又美丽的感情,因为两者之间没有任何杂念。
  ——摩路瓦

宁死不当回奸

——马本斋的母亲以身教子

  七七事变后,为了保卫家乡,抗日英雄马本斋(1901—1944)带领一批乡亲,组成回民抗日武装,并担任总队长,到处打击敌人。敌人把他看作眼中钉,千方百计地想把他消灭,但抓不到他。
  马本斋是个出名的孝子,把他母亲抓起来,他不会不投降。这是敌人想的一计。一天,敌人真的包围了马本斋家的村子,杀害了许多老百姓,逼他们把马母交出来。眼看敌人又要杀人了,马母从人群中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地说:“我就是马本斋的母亲,你们抓我好了,不能杀老百姓!”马母被抓走了。敌人一方面给马本斋写劝降书,一方面对马母说:“共产党、八路军快完蛋了,你不如给儿子写个信叫他到这边来,在那边做多大官,到这边还做多大官,保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马母气愤地说:“我儿子不图做官,不当回奸卖国贼!”敌人拔出战刀,“当”的一声摔在桌子上,然后又举起手枪威吓马母。马母拍着胸脯说:“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叫他去的,我儿子打你们是我叫他打的,叫我让他投降万万不能!是杀是剐你们随便吧。”
  敌人虽然气得浑身发抖,但又不想杀她,便把她关了起来。一天,鬼子又来逼她,叫她给儿子写信,劝他投降。马母说:“好,我说,你们写。”
  鬼子高兴了,很快拿来纸和笔。马母清了清嗓子说:“你们记着:‘本斋,你们打鬼子勇敢。打得好,妈高兴。妈宁可死,也不能叫你投降当回奸。’鬼子一看不对味,把纸笔朝马母掷去,然后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马本斋听说母亲被抓,心如刀割。当他知道母亲不仅不写劝降书,还要儿子更加英勇打鬼子,心里更加激动。他想:母亲从小就让我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她支
持我和弟弟出来打鬼子,我只要英勇杀敌,就是听母亲的话,就是孝顺母亲,宁死也不投降。
他把仇恨化为力量,杀敌更加勇敢、顽强。马母为了和敌人斗争,决心绝食。临死的时候,她对身边照顾她的一对好心夫妇说:“孩子,我不行了!我死了以后,你们告诉我的儿子本斋,他娘对得起他。
  叫他狠狠地打鬼子为我报仇,给乡亲们报仇……”
  马母壮烈牺牲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解放区,成为千千万万母亲的榜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子
  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伊索

望你们以此为戒

——李立三不向子女隐瞒自己的错误

  早年参加革命,后来犯“左”倾错误的李立三(1899—1967)共有6个孩子。在那戎马倥偬的时代,6个孩子分别出生在中国和苏联的6个地方。直到建国初期,他们才陆续回到爸爸身边。
待孩子们都找回来了,李立三便问他们:“我曾犯过错误,你们听说了吗?”
  孩子们告诉他:“听过一点,只知道什么‘立三’路线,但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要知道啊!”随后,他便把自己犯路线错误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孩子们。李立三认为,父母犯的错误应当告诉子女,这也是对子女的教育。可以让他们知道:第一,父母不隐瞒错误,不说谎;第二,可以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少犯错误。
  他把自己的错误告诉孩子们后,深情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讲个人的面子,只讲人民的面子。一个人犯了错误,首先要想到党和人民,不但要承认错误,还要把自己犯错误的教训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胸怀。”
  一天,孩子们得到一张李立三和另一个人的合影,照片后面有李立三的题词:“天下英雄唯使君与吾耳。虽不必有此事实,亦不可无此志气。非敢自负,实自勉也。”
  李立三看了,对孩子们说:“照片上的另一个人并没有为革命干什么工作。至于那个题词,充分反映了我少年时期狂妄自大的坏习气。我在这方面吃过不少亏,后来犯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更是与此有直接关系,思之痛心。望你们千万以此为戒。”

  精神上的熏陶对人的个性形成影响很大,这种熏陶来自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成年人的全部生活。
  ——斯·亚·多列茨基
  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
  ——加里宁
  自我批评也就是最严格的批评,而且也是最有益的。
  ——高尔基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
  ——雨果

茄子不开虚花,小孩不讲假话

——彭德怀教育子女的故事

  彭德怀(1898—1974)一生没有子女,他把弟弟彭金华烈士的女儿彭梅魁当做亲生女儿,他们长时期生活在一起。
  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对国内形势的不同看法,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并且被罢了官。
  不久,彭德怀搬出了中南海,住到吴家花园。在那里,彭德怀亲自开荒种菜,挖塘养鱼种藕,把一个残墙断壁、草木凋零的荒园,改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花园。梅魁看到伯父年纪大了,劳动有些吃力,便劝他说:“你不能这样不顾身体啊!”彭德怀说:“孩子,劳动对我来说是需要的,再说国家还很困难,我不能为党工作,还可以为人民减轻一点负担啊!”
  彭德怀住的地方叫挂甲屯。这儿的老乡世世代代喝土井里的水。他把自己院子里的水接到街上,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老乡们住的房子有的是土坯垒的,遇到下雨,他就戴着草帽,卷起裤腿,走街串户,看看这家屋顶漏不漏,问问那家房子牢不牢,并把房子有危险的人家,搬到自己院里来住。谁家的孩子病了,他总要去看看;谁家的孩子结婚,他就跑去祝贺;谁家老人去世,他也要去悼念……伯伯的行动,使梅魁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一天,伯伯带着梅魁走到院子的墙跟前,指着墙外的一棵树问她:“梅魁,你看这树为什么没有叶子?”
  梅魁知道是因为自然灾害,老乡生活困难,把树叶打下来吃了。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只好望着伯伯,不开口。走了几步,彭德怀又问:“你们厂里有没有人得浮肿病?”梅魁说:“没有。”其实,她没照实说。彭德怀又带她到自己的茄子地里,指着茄棵对她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不讲假话。”然后又用手指着自己的前额说:“我这个老头子就像小孩子一样不说假话。我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梅魁啊,我希望你长大以后,不要追求名利,搞那些吹牛拍马、投机取巧的事。要做老实人,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到人民的疾苦啊!”对于伯伯的教导,梅魁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激动地说:“伯伯,我一定向你学习,不说假话。”

  对子女的教育是在每一件琐碎事情上,在你的每一次举动上,每一个眼色上,每一句话上。
  ——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

定量有恒

——徐特立教育孙女成才的故事

  徐特立(1877—1968)有两个孩子,先后都为革命牺牲了,身边只留下一个孙女徐禹强。徐家一棵独苗,祖父祖母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可是祖父徐特立有个原则:生活上不准特殊,学习上要刻苦认真。孙女徐禹强上学的时候,祖父要她住校,过集体生活。那时是供给制,祖父吃“小灶”,孙女只能吃“大灶”。改成薪金制之后,祖父有专门厨师做饭,只准孙女和工作人员一起到食堂吃饭。他对孙女说:“你是革命的后代,不能坐享其成,不能滋长特殊化思想,要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要走自己的道路,为社会出力。”禹强上初中一年级时,因为生病住了院,耽误了半个多月的功课,出院后,得笨,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拦路虎’自然会让路的。”为了鼓励孙女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徐特立还对她说:“我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已经43岁了,别人都说这么大年纪了,要想学法文,非常困难。可是,我坚持‘定量有恒’的办法,经过一年多努力,还是考上了巴黎大学。你才十几岁,记忆力和学习条件比我那时强多了,只要自己肯下工夫,就一定能学好。”禹强出院后,每天要去医院理疗,正好祖父每天也要到医院去,他就利用路上的时间,帮助孙女复习单词。祖父说一句中文,孙女答一句外文。回来的路上,再换过来,祖父说外文,孙女说中文。祖父的热情帮助,使孙女越学越有兴趣。很快,拉下的外语课全部补上了。学期结束时,祖父看到孙女的成绩报告单,特别是看到外语成绩那样好,满意地笑了。

  性至善,待教而成。
  ——荀悦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应知学问难,
  在乎点滴勤。
  ——陈毅

要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陶铸教育女儿的故事

  “文革”期间,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陶铸(1908—1969)被软禁以后,他的女儿陶斯亮被允许同他在一起住了一个多月。由于监视很严,他们父女虽然相见,但不能谈论任何情况。尽管这样,陶铸还是利用一切机会,找女儿谈话,向女儿表达自己的情操和志向。一次放风,陶铸和女儿在一个池塘边散步。陶铸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四周池水里的荷花,对陶斯亮说:“亮亮,你看它出污泥而不染,光明磊落,象征着一种崇高的品德,你要好好记住它。”陶铸还给女儿讲历史上忠臣的故事。他讲了东汉末年的范滂。当时宦官擅权祸国,到处是贪官污吏,范滂不畏权势,勇敢斗争,揭发了“深为民害”的权豪之党20余人。贪污的州官听到范滂来,望风解印而去。后来,范滂被诬陷逮捕,县令想放他逃跑。范谤说:“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他挺身就险,死时只有33岁。江青、陈伯达等人曾无中生有地散布陶铸是“叛徒”的流言蜚语,一时把陶斯亮的思想搞得左右无主。一天,她趁监管的人不注意,问陶铸:“爸爸,你是出卖过同志吗?”听了女儿这样的问话,他愤怒得浑身发抖,然而他并不责怪女儿。他望着女儿的眼睛,深沉地说:“难道你也不相信爸爸?我是宁愿把自己的鲜血洒在地上,也不会做那对不起党的事。”过了几天,陶铸同志把自己1935年在国民党监狱里写的咏志诗,抄录给女儿:
   “秋来风丽费吟哦,铁屋如灰黑犬多。
  国未灭亡人半死,家无消息梦常过。
  虞外空谈称绝学,残民工计导先河。
  我欲问天何聩聩,浸凭热泪哭施罗。”

  诗中的施罗指的是邓中夏、罗登贤两位烈士。陶铸同志把自己处在敌人铁窗下的胸襟披露给女儿,不仅是为了回答江青、陈伯达的无耻诬蔑,也是为了使女儿能继承这样一种忠于革命的气节。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
  ——契诃夫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申涵光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为善,犹为不教也。
  ——黄宗羲

循循善诱

——叶圣陶的教子艺术

  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有三个孩子,一个叫至善,一个叫至美,最小的叫至诚,都小有名气。说起叶老对孩子的教育,怪有意思的。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中央。叶圣陶戴上老花眼镜,坐下来开始给孩子改文章。至善、至美和至诚兄妹三人,各居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父亲并不责怪他们,说是改文章,实际上是和孩子们商量着共同措辞,提炼思想。叶圣陶给孩子改文章不像老师那样在文章上画画改改,而是边看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他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孩子:原本是怎样想的,究竟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有时候,至善、至美他们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孩子们就尽情地笑起来。每改罢一段,
父亲就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当,孩子们也就跟着父亲默诵。父亲的训练是严格的,但又是生动活泼的,三个孩子不觉得枯燥、乏味,十分喜欢父亲这样的训练。叶圣陶从来不出题目,硬逼着让孩子们去写。不过父亲有个要求,即使是练习,也应该写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孩子们照父亲的主张去做,觉得可写的东西确实很多,用不着胡编,也用不着硬套,写出来的东西不会雷同,多少还有点新意。父亲看了孩子们的习作,总是很喜欢,鼓励他们继续写作。
  父亲教儿学步,循循善诱;孩子们自奋其力,自然进步很快。兄妹三人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文章就得到朱自清、宋云彬的好评,出版社还出版了他们的习作《花萼》和《三叶》,宋云彬和朱自清分别为两本集子写了序。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我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
  ——巴甫洛夫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

严字当头

——侯宝林教子的故事

  侯宝林是著名的相声艺术大师,他在相声界自成一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经验。他的大儿子侯耀华是影视界的明星,小儿子侯耀文是相声界的后起之秀,他们的成才融进了侯宝林的许多心血。
  侯宝林对两个儿子从小就严格要求。他常说:“相声是一门综合艺术,不是消愁解闷耍贫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多种知识,是干不好这一行的。”因此,尽管两个儿子小时候在相声表演上都很有才能,但侯宝林却极力反对儿子们荒废学业去说相声。耀文8岁就迷上相声艺术,父亲反对,他就偷偷地学,一招一式已开始有点侯门相声的味道。耀文读初中时,铁路文工团向社会公开招考相声演员,他被一个同学拉去应考。他表演的是刚在北京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优胜奖的段子——《学校采访记》,结果被主考官一眼看中。但侯宝林坚持说:“相声从街头撂地摊,到现在登了大雅之堂,它不再是生活的小丑,生活的调料,而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相声演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要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你初中还没毕业,不适宜当演员。”文工团的负责同志答应给他补习文化,耀文也表示:要先当好学生,然后再当演员。这时,侯宝林才同意了耀文的要求。侯耀文成了专业相声演员后,侯宝林对他的要求更严格了,在思想品德上一丝不苟,对艺术则精益求精,从不马虎了事。一次,耀文从外地演出归来,把一家刊
物给他拍的“相声表演脸谱剧照”得意地拿给父亲看。谁知侯宝林看了十分生气:“瞧你这些照片中,哪一个有点儿人样!还在杂志上刊登,都不嫌脸红?一个演员要认真严肃从艺,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
  有一次侯耀文出演《关公战秦琼》,台下反应冷淡。他心中很不自在,便一个劲儿地琢磨着往这个段子中加点“佐料”什么的。他把这一想法说与父亲,想不到侯宝林一脸的严肃,毫不含糊地说:“即使没人乐,演员也不能在台上胡说八道。”《关公战秦琼》是侯宝林的拿手戏。解放初,侯宝林应邀到中南海为中央首长说相声,有一次毛主席听完《关公战秦琼》后特别兴奋,特意提出下次要让他再演。为了把握好这出相声的艺术精华,侯宝林当场让耀文将《关公战秦琼》说了一遍,然后一一加以点拨。侯派艺术如何流传下来,由此可以略知一二了。还有一次,耀文乐滋滋地回家,刚进门就发现气氛不对头——父亲正在生闷气。“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正要转身开溜,只听父亲大喝一声:“过来!你脸红不红?说的什么玩艺儿?”侯宝林指的是儿子最近演的那个段子《山东二黄》。耀文不明底细,不敢吱声。第二天,耀文急忙赶到团里,将录音调出重新听,原来不是他与石富宽合说的。于是急忙拉着石富宽一起去向侯老先生声明,要求“平反”。耀文壮着胆子说:“爹,你消消气儿,那段相声不是我俩说的,你听岔了。”
  “那为什么听着那么像?”侯宝林问。
  “有人跟着瞎学呗!”
  侯宝林在弄清事实真相后说:“《山东二黄》是个传统段子,两个演员的唱腔,不管是京戏还是山东戏,都不对,根本不该上舞台,何况还录了音在电台上播呢!你俩要说,我帮你们排。”
  两个年轻人喜出望外,于是家里成了排练场。侯宝林一遍遍地给他们示范。他们得侯氏相声真传,学得真谛,演出的效果自然非同寻常。努力多学一点东西,提高综合素质,这对一名演员的发展至关重要。侯宝林也非常清楚这一点。有一年中秋节晚会,著名演员王铁成朗诵了一首词,作为节目主持人的侯耀文称赞道:“您这诗朗诵得太好了。”第二天,侯宝林一见耀文便说:‘称为什么不能好好学点东西?一个搞艺术的人,对诗和词都搞不清楚,不丢人嘛?”耀文一听,知道自己错了,低着头不吱声。父亲抓住时机继续说:“耀文,你既当了演员,就要做个像样的演员,做有所贡献的演员,要不负这个称号呀!”接着,侯宝林加重了语气:“首先要做个书架子,书架上要摆满书,当然摆书不是为了装样子,而是为了长学识、增见地,丰富思考,发展艺术!书少,总免不了技穷!”父亲说得句句在理。以后,耀文迷上了书,他读天文地理,读文史哲医,读艺术理论……许多年后,耀文回忆起父亲的教诲,不无感慨地说:“实际上,现在的
确不少相声已经技穷。技穷就成了黔驴子,只摆样子,不为人所需要,名声与其作品、表演水平大大地不平衡了。有的自甘落后,更有人以各种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东西换取廉价的笑。这不是让人又痛心、又忧虑吗?”
  侯宝林常对儿子说:过去当个名演员十分难。现在可容易多了,说个好段子,一下子就传遍全国。可是,你们到底懂多少相声?我干了一辈子,越干越觉得这门艺术高深。你千万不可沾沾自喜,有点儿名后,要争取当个好演员。从创作到表演,说。学、逗、唱,都得有一套。最后要争取做个艺术家,有自己的风格、流派,有自己的相声理论。一句话,你不能止步不前。你们该琢磨着怎么干点我们这一辈子没人干过、没干成的事儿。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列夫·托尔斯泰 舐犊情深的父亲

——谢葆璋教育女儿冰心的故事

  冰心,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人,1900年出生。冰心的父亲名叫谢葆璋,年轻时经严复推荐,入天津紫竹林水师学堂,毕业后成为海军军官。他为人正直,作战勇敢,曾任威远舰枪炮二副,参加过甲午海战。后任“海圻号”巡洋舰副舰长、海军练营营长、海军学校校长等官职。辛亥革命后,出任海军部军学司司长,是近代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爱国将领。冰心的母亲也是一位有很高文学修养的妇女。冰心从4岁起,母亲就教她识字。冰心在谢家排行老大,又是惟一的女儿。谢葆璋视女儿为掌上明珠。父亲循循善诱,关怀、教育女儿成长。谢葆璋称得上是一位科犊情深的父亲。当谢家的伯母、叔母们催促给冰心扎耳朵眼时,他就说:“你们看,她左耳唇后面,有一颗聪明痣,把这颗痣扎穿了,孩子就笨了。”他还不让孩子穿紧鞋。冰心深知慈父对她的疼爱,所以,她刚一感到鞋子有点紧,就故意在父亲面前一瘸一瘸地走。父亲一见,就立刻埋怨妻子:“你又给她小鞋穿了!”
  谢葆璋在烟台任海军学校校长时,经常带女儿去海边散步,教小冰心如何打枪,如何骑马,如何划船。夜晚,就指点她如何看星星,如何辨认星座的位置。他还常常带领冰心上军舰,把军舰上的设备、生活方式讲给女儿听。谢葆璋作为巡洋舰上的青年军官,曾到过英、法、意、日等许多国家。有次,他从海外归来,气愤地对女儿说:“我觉得到哪里,我都抬不起头来,你不到外国,不知道中国的可爱,离中国越远,就对她越亲。但是,我们中国多么可怜呀,不振兴起来,就会被人家瓜分了去……”接着,他又说:“我们堂堂的中国,竟连一首国歌都没有!我们这次到英国购买军舰,在举行接收典礼仪式时,他们奏完英国国歌之后,我们竟奏一首《妈妈好糊涂》的民歌调子,作为中国的国歌……”
  在父亲的教诲下,冰心的心中从小就播下爱国的种子,它鼓舞着冰心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道路。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她就把攒下的10块压岁钱,送到申报馆,去捐款劳军。当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毫不犹豫地积极投身到学生的爱国运动中去。
  冰心从小聪明好学,7岁开始读《三国演义》;8岁读《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23岁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专业。后来,她又去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1926年回国,曾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理事、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她一生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都是审美品位相当高的艺术品。她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家和语言大师而享誉世界。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可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佚名

言传身教 苦心教子

——李苦禅教子的故事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委员。他的美术作品雄浑厚朴,磅礴大气,天趣自然,个性鲜明,与国画大师潘天寿并列为当代两大写意花鸟画家。李燕是李苦禅的儿子,在李苦禅的悉心教育下,李燕在画坛上脱颖而出,所作之画也颇有造诣。李燕的成长历程蕴含着父亲李苦禅的心血。
李苦禅十分重视对儿子的品格教育,他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的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嫉恨贤达,诬杀忠良,害死岳飞,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又说:“如果作者人格鄙劣,是无人格,实在与艺术没有缘分,枉言真美善!”
  李苦禅如此教子,也如此做人。1937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苦禅“出山”,说什么“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哩!”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而拒。某天有个汉奸来求画扇面,李苦禅草草画就,并大草一行:“日月已沉海,蛟龙乱升天!”此汉奸附庸风雅,不识草字,竟满意而去。
  李苦禅常对儿子说:“干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不行。古来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穷出身,不怕苦,练出来的。”接着,他结合自己的从艺过程,说:“我有个好条件——出身苦,就不怕苦。当年,我每出去画画,一画就是一整天,带块干粮,再向老农要棵大葱,就算一顿饭啦!有时也来个‘一个小子儿横吃横喝——花一个小铜子儿买人家农民两个老玉米棒子,搂些干草点着烤熟了,横着啃,完了再到菜园子,爬水槽(横的)那儿喝凉水。这不是‘横吃横喝’吗?!”在父亲的指导下,李燕不怕风吹日晒,不畏跋山涉水,长期坚持野外写生。每次速写归
来,李苦禅都要查看。
  1980年,李苦禅父子赴香港举办“李苦禅、李燕父子书画展”。在宴会上,盛情的主人问李苦禅:“您老喜欢用点什么?”他笑着说:“我是——有腿的不吃板凳,有翅的不吃飞机。”“客气啦!请点菜嘛!”主人把菜谱递给他。“我会点什么?我是挤混合面儿、杂合面儿阳军侵占北京时的一种劣等粮)过来的,会点什么!”对李燕用的速写工具,李苦禅要求越简便越好。李燕理解父亲的用心,用铁窗纱钉在木框上,边上系一个塑料小墨盒(筒形),再钉上一叠毛边线,随画随翻。父亲看了后感到很满意,说“又轻便,又实用,而且便宜。”李苦禅对工作、生活条件要求不高,但对艺术却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李苦禅要求儿子“画自己的东西,创自己的笔墨”,自成风格。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道士看见一个瞎眼老头从南边走来,路中间有块大石头挡着。一个道士说:“老头,从左边绕过来!”另一个道士则说:“老头,从右边绕过来!”你猜,老头怎么着?他一下子从石头上蹦过来了。说完故事,李苦禅说:“作画就要这样,‘画思当如天岸马,画家常似人中龙’。画画不可人云亦云,落入前人窠臼。”
  李苦禅的这种教子方法是高明的。踩着父辈的足迹前进,虽说便捷、安全,但却是一种不成大器的方法,只有让晚辈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东西,才能独树一帜,有所成就。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贫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贫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达
  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涂悲鸿
  要记住: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
  ——卓别林
  尊重是一道栅栏,既保护着父母,也保护着子女,使父母不用忧愁,使子女不用悔恨。
  ——佚名

厄运面前不低头

——傅抱石教子的故事

  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不仅在艺术上成就突出,而且在教育子女上也堪称楷模。他的儿子傅小石从小聪颖过人,上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是高材生,然而校门未出,却横遭厄运:1957年被打成“右派”,蒙冤20多年,其间又遇车祸,造成跛足,1979年平反昭雪,却又乐极生悲,中风倒地,致使右半身偏瘫。面对厄运,傅抱石倾注全部的父爱,使傅小石能够面对命运的打击,不气馁,不屈服,坚持在艺术道路上摸爬滚打,终于成为艺术上的一个巨人。
  傅抱石年轻时东渡扶桑,专攻美术,回国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是国画界与刘海粟、吴作人等齐名的现代国画大师。傅小石是傅抱石的大儿子,自幼颖慧过人,3岁时,南昌举行儿童健康、智力比赛,他面对陌生大人的提问,对答如流,从容自若,居然荣获第二名。傅抱石分外喜欢小石,自小辅导他,教他握笔作画。有一次,傅抱石夫妇外出,有客来访。父母归来后,小石据情相告,父亲问他来客是谁,小石这才想起忘记请教客人的姓名,乃灵机一动,将一只空烟盒翻转过来,在上面画出来客的尊容。父亲看到画中人的面部特征,一下子便认出来了。
  小石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勤奋学画,曾在全国专业杂志《版画》上多次发表版画作品。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被选为班长。著名版画家江丰欣喜地对傅抱石说:“你的儿子是个天才。”小石的外公说得更甚:“这孩子是块材料,要是将来没出息,你们到我坟头去接我三鞭子。”人生的道路从来是坎坷不平的。1957年的一场政治风暴,将傅小石打人了“另册”。知子莫如父。父亲怎么也不相信儿子会反党反社会主义。他借着赴京为人民大会堂作画的机会,约来了在北京双桥农场劳动改造的小石,见小石骨瘦如柴,表情拘谨,傅抱石的心头不禁泛起一股酸楚。他对小石说:“以后,你可以常来,我已经同有关方面打过招呼,一则可以看我画画,二则可以跟我当当助手。记住,不管什么时候,画画是不能丢掉的。”
  父亲的关怀,增强了小石继续作画的信心。他白天勤勤恳恳地劳动,晚上则通宵达旦地作画。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小石倾注7年的心血,完成了一部美术理论专著《图案设计新探》。著名画家黄永玉看了这部专著后说:“我认为这本书至少可以用五国文字出版。”在父亲的教导下,傅小石还如饥似渴地阅读鲁迅、郭沫若。胡风的作品。小石还与画家司徒乔的女儿司徒圆合作,共同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浪花集》。对傅小石的作品和为人,艺术大师刘海粟作出过这样的评价:“不能用寻常的尺子去量。这是一颗热情的、不甘沦为平庸而虚度岁月的心,对祖国、生命、青春、历史、爱情、土地,平凡与不平凡的人们唱出的赞歌,是生命和艺术战胜死亡、残疾的丰碑。”
  是的,当傅小石右半身偏瘫时,他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顽强地同命运抗争,锻炼用左手写字绘画。当傅小石的“左笔画”在首都和香港展出时,人们很难相信这一幅幅纵横不羁、峻丽飘逸的画作,竟出自一个残疾人之手。

父母应该是儿女的榜样

——美国黑人领袖约翰·布朗的教子经

  约翰·布朗(1800—1859)是19世纪美国人民反对黑人奴隶制运动的杰出领袖。他有7个孩子,其中6个男孩,回个女孩。他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一度,他曾经常喝些苹果酒和葡萄酒之类,他的孩子一见他开酒瓶子,都围上
去,这个要喝一杯,那个要喝两杯。后来他成了个禁酒主义者。为了孩子,他滴酒不沾,处处做孩子的表率。他要求孩子们认真读书,自己每天首先拿起书本。朗诵时,有一点小错误也要纠正过来。他要求孩子们尊老爱幼,关心别人,自己首先做出样子。他的女儿在回忆父亲的文章里说:“我经常看到父亲对祖父特别亲切而尊敬。冬天临睡前,父亲总要把祖父周围的被子塞好,夜里还要起来问问祖父晚上睡得可暖和。他对祖父总是那样和蔼可亲,真是我们的好榜样。”约翰·布朗经常教育孩子,不要眼热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要及时归还失主。他的女儿刚上学不久,在一条板凳后边拣到一块花布。这块布不太大,可是在女儿看来倒是一件宝贵的东西。回家后,她没吱声。但在给要好的小朋友讲这件事时,被父亲听到了。他走到女儿身边,露出深切慈爱的神色说:“你知道那块花布是哪个孩子丢的吗?”女儿说:“不知道。”父亲告诉她:“那么,你明天上学时带上它,看看能不能找到失主。这件事虽小,但你要记住:如果你丢了什么珍爱的东西,不论它多么小,你总希望拾到它的人送还给你,对吗?当然,别人也是这样。”第二天,小女儿拿着那块小花布终于找到了失主。 孩子们在各方面都准确地模仿自己的父母,包括模仿父母的弱点,简直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不仅模样长得像,就连举止和习惯都像得出奇。
  ——A·马尔库沙
  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心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
  ——加里宁
  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赫
  每个成年人要对自己当着孩子的面讲出的每一句话负责,对当着孩子的面做出的每一个举动负责。
  ——C·B·奥勃拉兹佐夫

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令人尊敬的卓娅和舒拉的母亲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曾有两位英雄受到世界青少年的敬仰和爱慕。一个叫卓娅,一个叫舒拉,他们是姐弟二人。母亲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在一所小学任教,同时又在师范大学学习。父亲阿那托利·彼得罗维奇在研究院工作,又在速记讲习班学习,并且还要努力准备上函授工科大学。他们时常很晚回家,到家时孩子们已经入睡。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经常有人抱怨:“我们没有时间,我们的工作很忙。”可卓娅和舒拉的父母认为:忙,并不妨碍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在于用心,而不在于用多少时间。在于注意生活中的言行,而不在于“长篇大论”。难道谁还要“特别地拨出一部分时间在家里教育孩子”吗?那么,他们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呢?1923年,苏联人民的领袖列宁同志逝世的时候,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一家和全体苏联人民一样,经受了巨大的悲痛。这时候,小卓娅刚生下来不久,舒拉还没有出世。可是,做父母的并没有忘记教育孩子。他们把刊登着斯大林关于纪念列宁的誓言的报纸收存起来,准备等女儿长大了,让她看看。果然,14年之后,正当女儿卓娅准备入团的时候,母亲从箱子里拿出了这张保存多年而发了黄的报纸。卓娅激动地读着这张特地为她保存的报纸,深深地被斯大林同志的庄严誓言所激动。
  显然,为了这件事,卓娅和舒拉的父母并没有花费专门的时间。卓娅和舒拉牺牲后,母亲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妮写了一本回忆录,即《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详细地记录了两位英雄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喻明了他们家庭教育的经验。她说:“对子女的教育是在每一件琐碎的事情上,在你的每一次举动上,每一个眼色上,每一句话上。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连你怎样工作,怎样休息;你怎样和朋友谈话,怎样同不和睦的人谈话;你健康时候是怎样的,在病中是怎样的,在悲伤的时候是怎样的,在欢乐的时候是怎样的——这一切,你的孩子是都会注意到的。他们是要在这一切事情上模仿你的。”这些话,的确是教育子女的经验之谈。

  家庭之间,一言一动,当思为子弟足法。
  ——张履祥
  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第斯多惠

transfer prescription coupon evans.com.mx free cialis coupon 2016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