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1 第三章-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
阅读: 254 时间: 2022-11-11 22:25:54 0

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

(2)知道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科学思维

(1)在二力平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2)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步检测


自主探究(一)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说明: C:\Users\huang\AppData\Local\Temp\Rar$DIa3056.8943\情境导学.tif

如图所示,著名景点——黄山飞来石独自静止于悬崖之上,它受哪些力作用?这些力大小、方向有何关系?它们的合力有何特点?


提示 受重力和悬崖对它的作用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悬崖对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二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

说明: C:\Users\huang\AppData\Local\Temp\Rar$DIa3056.8943\要点梳理.tif

共点力:力的作用线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同一点的力。

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0

【思考】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提示 物体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

说明: C:\Users\huang\AppData\Local\Temp\Rar$DIa3056.8943\深化提升.tif

1.两种平衡情形: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条件的表达式:F0

3.由平衡条件得出的三个结论


【例1 光滑水平面上,某物体在水平方向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将其中一个力F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将方向在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90°,保持另一个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则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施加力的大小为(  )

A.F              B.F

C.2F             D.3F

【答案】 B

【解析】 物体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力F与另一个力一定等大反向,当力F转过90°时,力F与另一个力的合力大小为F,因此,欲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力,故B项正确。

【训练1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B.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C.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沿任意方向所受的合力都必为零

D.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答案】 C

【解析】 物体运动速度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选项A错误;物体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时,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不是处于平衡状态,选项B错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合力为零,物体沿任意方向所受的合力都必为零,选项C正确;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合力为零,则任意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选项D错误。

自主探究(二) 静态平衡的分析方法

1.常用方法

合成法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分解法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将某个力按作用效果分解,则其分力与其他两个力分别平衡

正交分解法

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应用正交分解法,则有

FxF1xF2xF3xFnx0

FyF1yF2yF3yFny0

矢量三角形法

如果三个力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矢量三角形法可以充分利用几何边角关系求解平衡问题

2.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物体、质点或绳的结点等)

(2)分析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判定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4)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应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列出平衡方程。

(5)求解方程,并讨论结果。

【例2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偏角越大。通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那么风力大小F跟金属球的质量m、偏角θ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Fmgtan θ

【解析】 选取金属球为研究对象,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金属球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法一 力的合成法

如图甲所示,风力F和拉力FT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

Fmgtan θ

法二 正交分解法

以金属球为坐标原点,取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如图乙所示。则水平方向的合力Fx和竖直方向的合力Fy分别等于零,即

FxFTsin θF0

FyFTcos θmg0

解得Fmgtan θ

【训练2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BOA端、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AO的拉力F1BO的拉力F2的大小分别是(  )


A.F1mgcos θ        B.F1

C.F2mgsin θ         D.F2

【答案】 B

【解析】

 法一 合成法


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12,如图所示,又考虑到F12mg,由几何关系得F1F2

法二 正交分解法

O点受的力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如图(a)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2cos θF10F2sin θmg0,解得F2F1


(也可以用效果分解法求解,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法三 矢量三角形法

画出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b)所示。再将表示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平移到一个三角形中,三力构成首尾相接的封闭的三角形,如图(c)所示。则由几何关系可知F1F2

【例3】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说明: A434

A.F          B.Fmgtan θ

C.FN        D.FNmgtan θ

【答案】 A

【解析】

 (1)正交分解法

对小滑块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甲所示,将FN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

说明: A435

        甲

水平方向有:FNcos θF

竖直方向有:FNsin θmg

联立解得FFN

 (2)合成法

滑块受力如图乙,

说明: A436

         乙

由平衡条件知tan θ

sin θ

所以有FFNFN

(3)矢量三角形法

如图丙所示,滑块受到的三个力组成封闭的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得

FFN


          丙

      自主探究(三) 定杆动杆活结死结问题

1.“动杆定杆的比较

(1)“动杆:对于一端有转轴或有铰链的轻杆,其提供的弹力方向一定是沿着轻杆的方向。

(2)“定杆:一端固定的轻杆(如一端插入墙壁或固定于地面),其提供的弹力不一定沿着轻杆的方向,力的方向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确定杆中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2.“活结死结的比较

(1)“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

(2)“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定相等。

【例3 如图甲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P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P通过轻绳EP拉住,EP与水平方向也成30°角,轻杆的P点用轻绳PQ拉住一个质量也为10 kg的物体。g10 m/s2,求:


(1)轻绳AC段的张力FAC与轻绳EP的张力FEP之比;

(2)横梁BCC端的支持力;

(3)轻杆HPP端的支持力。

【答案】 (1)1∶2 (2)10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 (3)173 N,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 分别对C点和P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图甲中轻绳AD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AC段的拉力FACFCDM1g

图乙中则有FEPsin 30°FPQM2g

解得FEP2M2g

所以得

(2)图甲中,根据几何关系得

FCFACM1g100 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

(3)图乙中,根据平衡方程有

FEPsin 30°M2g

FEPcos 30°FP

可得FPM2g173 N,方向水平向右。

【训练3 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20 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10 N/kg)(  )


A.100 N         B.100 N

C.200 N         D.200 N

【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悬挂重物的绳的拉力大小Fmg200 N,故小滑轮受到绳的作用力沿BCBD方向,大小都是200 N。由几何关系得,CBD120°CBEDBE60°,即CBE是等边三角形,故F200 N


同步检测

整体法和隔离法 动态平衡问题

1.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组成系统的每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选取研究对象时要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结合。一般地,当求系统内部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求系统受到的外力时,用整体法,具体应用中,应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例1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壁之间再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m,圆球B和半圆的柱状物体A的半径均为r,已知A的圆心到墙角的距离为2r,重力加速度为g。求:

说明: A449

(1)物体A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

(2)物体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 (1)(Mm)g (2)mg,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 (1)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NA(Mm)g

(2)B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sin θθ30°

由平衡条件得

FNABcos θmg0FNABsin θFNB0

联立解得FNBmgtan θmg

由整体法可得物体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fFNBmg,方向水平向左。

说明: 规律方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原则

(1)当分析系统所受外力时,可以采用整体法来分析外界对系统的作用力。

(2)当分析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隔离法且选择受力较少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3)整体法的优点在于减少受力分析的个数,但不能分析内力;隔离法的优点是对多个物体受力了解比较清楚,但计算时有点麻烦。

【训练1 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所示。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并对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同样大小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下列选项中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

说明: A451

说明: F:\2022年线上教学资源\高一资料\01  2022秋物理新教材高一上人教版必修 第一册(S)\202221102101003物理新教材高一上人教版必修 第一册(S)\教师word文档\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A452.TIF

【答案】 A

【解析】 将两球和两球之间的细线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整体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整体受到a球上方的细线的拉力F线的大小等于ab的重力大小之和,方向沿竖直方向,故此细线必定沿竖直方向,故A正确。

说明: A453

2.动态平衡问题

1.动态平衡: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缓慢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题型。

2.处理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

(1)解析法

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2)图解法

适用情况: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且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变化。

一般步骤: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三角形定则将表示三个力的有向线段依次画出构成一个三角形(先画出大小方向均不变的力,再画方向不变的力,最后画大小、方向均变化的力),由题意改变方向变化的力的方向。由动态图解可知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3)相似三角形法

适用情况:在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一个力是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外两个力是变力,大小、方向均改变,且方向不总是相互垂直。

解题技巧:找到力变化过程中的几何关系,利用力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通过分析几何三角形边长的变化得到表示力的边长的变化,从而得到力的变化。

【例2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已知A的圆半径为球B的半径的3倍,球B所受的重力为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墙壁对B的支持力为F1AB的支持力为F2,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F1F2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说明: A456

A.F1减小              B.F1增大

C.F2增大             D.F2不变

【答案】 A

【解析】

 法一 解析法

以球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可得出F1Gtan θF2,当A向右移动少许后,θ减小,则F1减小,F2减小,故A正确。

法二 图解法

先根据平衡条件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如图乙所示的矢量三角形,在θ角减小的过程中,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出,F1F2都减小,故A正确。

【训练2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力F拉着绳的中点O,使OA段绳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如图所示。设绳OA段拉力的大小为FT,若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当力F的方向顺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  )

说明: A454

A.F先变大后变小,FT逐渐变小

B.F先变大后变小,FT逐渐变大

C.F先变小后变大,FT逐渐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FT逐渐变大

【答案】 C

【解析】 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当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当力F的方向顺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由图可知F先减小后增大,FT一直减小,故C正确。

说明: A455

【训练3 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光滑轻质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力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BCA30°。此过程中,轻杆BC所受的力(  )

说明: A458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大小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C

【解析】 以结点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FN的合力F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相似三角形得,且FG,则有FNG,现使BCA缓慢变小的过程中,ACBC不变,即FN不变,则轻杆BC所受的力大小不变,C正确,ABD错误。

说明: A459

同步检测

1.(共点力平衡的条件理解)下列运动项目中的运动员没有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

【答案】 B

【解析】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F0,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项中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v0F≠0,不会静止在最高点,故不是平衡状态,故选B

2.(静态平衡问题的分析)(2022·浙江萧山中学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本质量为m的书放置在倾角为θ的倾斜桌面上,此书有三分之一部分伸出桌面外,桌面与书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本受到的支持力大小mgcos θ

B.书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mgcos θ

C.桌子对书本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D.若将书本伸出桌面部分变为四分之一,书本所受支持力会增大

【答案】 C

【解析】 书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 θ,故A错误;书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一定为mgsin θ,不一定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不一定为μmgcos θ,故B错误;桌子对书的作用力即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它们的合力一定与重力等大、反向、共线,即方向一定竖直向上,故C正确;若将书本伸出桌面部分变为四分之一,书本所受支持力不变,故D错误。

3.(“定杆动杆活结”与“死结”问题)甲图中,轻杆AB一端与墙上的光滑的铰链连接,另一端用轻绳系住,绳、杆之间夹角为30°,在B点下方悬挂质量为m的重物。乙图中,轻杆CD一端插入墙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现用轻绳绕过滑轮挂住质量为m的重物,绳、杆之间夹角也为30°。甲、乙中杆都垂直于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根杆中弹力一样大

B.甲图中杆的弹力更大

C.两根杆中弹力方向均沿杆方向

D.若甲、乙中轻绳能承受最大拉力相同,则物体加重时,乙中轻绳更容易断裂

【答案】 B

【解析】 图甲中B点受力如图,杆受力沿杆,两端绳中拉力大小不同,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FN1FT1


图乙中D点受力如图,杆受力不沿杆,绳中两个拉力大小相同。可知

FN2FT1FT2mg

综合以上分析,易知FN1>FN2

AC错误,B正确;

若甲、乙中轻绳能承受最大拉力相同,则物体加重时,甲、乙图中绳子拉力大小关系如下

FT1>mgFT1

故甲中轻绳更容易断裂,故D错误。

同步检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