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在发生种种变化。一些与使用网络有关的问题则成为引发亲子冲突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韩国的研究机构,开展了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比较研究。
在2018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上,课题组发布了《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一、初二学生,有4170名中国中小学生,美日韩三国各两千名左右学生共同完成调查问卷。
中国家庭亲子沟通中的五宗“最”
最愿意与父母网聊
中国学生使用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的比例最高,美国学生从不使用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的比例最高。
比较发现,日本和中国学生经常使用网络与父母沟通的比例更高。中国学生有63.8%用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韩国学生有57.8%用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在四国中分别位居第一、二位。
最敞开朋友圈给父母
微信朋友圈、QQ空间是父母了解孩子的另外一扇窗口,也是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新渠道。
中国学生在社交网络向父母公开个人状态的比例最高,韩国学生比例最低。四国比较发现,中国学生中有68.3%、美国学生有51.5%、日本学生有38.2%、韩国学生有32.5%把社交网络发布的状态对父母公开。可见,中国学生在社交网络向父母公开个人状态的比例最高,接近七成,而韩国学生公开个人状态的比例最低,仅三成多。
最易被误解成玩游戏
有时孩子使用网络只是在查一些学习资料,也会被父母误会为玩游戏,从而引起亲子矛盾。
在这方面中国父母尤其敏感。数据显示,父母误会孩子的比例,中国为57.5%,美国为39.7%,日本为34.4%,韩国为49.6%。可见,中国父母比其他三国高8至23个百分点。中国父母把孩子上网查资料当做玩游戏的比例最高。
最少互动时玩手机
中国家庭坐在一起各自玩手机比例最低,日本家庭比例最高。
数据显示,家人坐在一起却各自玩手机的比例超过一成,有时这样的比例接近四成,合计有近半数学生反映遇到这样的情况。四国比较发现,日本家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的比例最高(25.2%),中国家庭出现这种情况的比例最低(8.5%),美国、韩国居中。
最缺乏网络安全提醒
对孩子上网情况的监护方面,中国父母对孩子使用网络注意事项提醒最少,日本父母告诉孩子注意网络危险最多。
数据显示,日本父母经常给孩子提醒的比例最高(65.6%),其次是美国(40.2%)、中国(31.9%)、韩国(22.3%)。可见,中国父母在提醒孩子注意网络危险或使用网络注意事项方面还做得不够。
网络时代,改善亲子关系的五大策略
1、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国中小学生家庭的亲子交流状况不太理想。父母需提高亲子沟通能力,增进亲子沟通与交流。首先,父母要有平等真诚的态度,放下父母的权威,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特点和情绪。其次,父母要提高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学会倾听,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很多时候大于语言本身;孩子有烦闷等情绪时,先抚慰情绪再进行沟通,避免一开口就说教或指责。
2、关注孩子心理需求
在四个国家中,唯独中国中小学生与父母(监护人)交流的首要话题是学习。父母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注重孩子心、智、体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日益丰富的心理需求,尤其是青少年早期孩子的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建立亲密亲子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父母需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构建亲密有间的亲子关系。本次研究发现,中国中小学生拥有智能手机近七成,仅次于韩国;拥有平板电脑的比例也近四成,拥有普通电脑的比例超过四成。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建议加强中小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合理使用电脑、手机、网络等信息化产品的能力;父母要提升自身的媒介使用素养。网络时代亲子沟通更需要智慧。父母提高了自身媒介素养,指导和管理孩子使用网络才能更有技巧和针对性。
4、协商网络使用协议
本次研究发现,父母的监督是孩子形成良好网络使用习惯、产生网络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建议父母们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议双方都能接受的上网协议,如果能由孩子为主来提出协议内容更好,父母可以鼓励、监督孩子自觉执行。这也是培育孩子毅力、自制力、好习惯的方法,父母可通过与孩子的讨论增加亲子沟通机会,在相互理解中共同成长。
5、信任和尊重孩子
调查发现,中国中小学生使用新媒体与父母进行沟通有良好的感情基础。但是,有超过半数的中国父母“冤枉”过孩子,把孩子使用网络查资料当做玩游戏的比例在四国中最高。
建议父母应保护好孩子信任成年人的美好情感,客观看待与尊重理解孩子的网络使用行为,给孩子更多积极的关注,使孩子获得情感满足与心理支持。
作者:孙宏艳、张旭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