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赞赏孩子时,常常陷入一种误区:赞之不当,赏之不妥,结果一番好心却没有收到预期的好效果。那么,家长赞赏孩子有哪些技巧呢?
坚持原则——父母的赞赏对孩子而言恰如施肥:肥量恰当才能稳妥而科学,而施肥过多或过少,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父母在赞赏孩子时,一定要坚持原则,既不能盲目地赞赏,随意地赞赏;也不能吝啬自己的夸奖,对孩子的进步和成长熟视无睹。
不攀不比——千人眼中有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千个父母的眼中也就有千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是唯一的,因此,父母在赞赏孩子时,切不可把他(她)与别人等同起来而相互攀比。那种夸奖,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增加孩子心中的反感。因为更多的孩子向往独特性。
恰如其分——家长赞赏孩子最忌讳大而全的夸奖,那样会使孩子茫然无措。比如孩子画的小鸡很漂亮,父母在赞赏时,就要直接地说:“呀,你这只小鸡画得真像!太漂亮啦!”而不能笼统地夸赞:“哟,孩子,你的智商可真高,瞧这幅画画得多棒!真有艺术天赋耶!”因为一幅画画得好,不等于孩子就是智商高或具有艺术天赋。这种“戴高帽”式的赞赏无异于鲁迅先生所说的“捧杀”,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极易使孩子养成爱虚荣的不良习惯和心理。
夸不过夜——俗话说:“当面夸子,背后教妻。”孩子应当得到赞美时,家长就应当着众人的面前及时夸奖,而不能事后赞赏。那种“马后炮”式的赞赏,往往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也有被肯定和赞赏的欲望和需求。当众赞赏孩子,其实对孩子是双倍的奖赏。
发现亮点——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这对父母来说,是一门基本功。做家长的,要经常发现和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和潜能,一旦发现了某一方面的优点,就要对孩子进行及时的赞赏,而且这种赞赏要不断转移到新的优点上去。就某一方面的优点进行重复赞赏,孩子和大人都会产生“赞赏疲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