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爱你 —浅谈中职学生的教育
来源:
作者:
阅读:
963
时间:
2017-02-24 11:37:08 1次
我拿什么爱你
—浅谈中职学生的教育
巫溪县文峰职业中学校 杨友林 15696532093
文章摘要:职业教育者要用爱心来认识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做到因材施教;职业教育者要用爱心读懂学生,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生活本来;职业教育者要用耐心唤醒学生良知,教会学生学会独立、学会生存、掌握本领,使人人皆可成功成才。
关键词:识学生 懂学生 教学生
孩子,职中是我们的“家”,我本不忍心再次诉说我们这个“家”的历史,但我又不得不说,因为父母期盼的市直属中学、本地的重点高中、普通高中,那些招生使者不屑理睬我们,就连县外的中职学校也在我们面前挑三捡四,那眼神至今都还清楚地留在我们的心中。无奈之中留下来,组成了今天的家。当然我们中的有些家长不懂、不重视教育、不会管理孩子、本着把孩子年龄混大了事;还有的家长要外出务工、无人照料孩子,这才送到学校托养;当然我们当中有些孩子是调皮捣蛋、没有人生目标、没有长远追求的糊涂虫;……面对这样的一批孩子,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我究竟应该给予孩子些什么样的爱呢?用我的职业责任心、职业能力,用我发自灵魂深处的爱来认识你们,读懂你们,唤醒你们的良知,用不偏不倚地爱,帮助你们找到上帝为你们仍还开启的那扇窗。
一、“识”学生,知其所需
一年一度的重庆市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文明学校当然不失时机地开展活动,那天不是要布置大合唱的舞台吗,当我吃力地搬来梯子布置舞台时,有几个在合唱队的同学看到了,他们主动地跑来说:“校长,我来帮你。”当时啊,我真有点吃惊呢,中职学生怎么还这么体贴人啊,人们不都说中职学生是“魔鬼”呀。也许是他们急着合唱吧,不然他们不会来帮我的。但是在参加重庆市中职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一个“无恶不作”的学生在参加男子110米栏决赛的时候又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发令枪一响,这个同学从助跑器上一跃而起,由于用力不当,发力过猛,跨第一个栏就被绊倒,落地时他顺势一滚,躲过傍边跑道队员的钉鞋,爬起来接着比赛,最终还为代表队夺得了一枚奖牌、获得荣誉。如果是传说中的中职学生,他可以就这一摔,不在比赛,任其身体落地,还可绊倒旁边队员,影响比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你采取了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方式参加完比赛。
(图一) (图二)
孩子,其实你们的品德比别人不得差,你们的才能比人家或许更胜一筹呢。水彩画(图一)红池之秋,不就是十月份“天子城”的景色吗!那山、那灌木丛,你就怎么画的这样栩栩如生呢。隶书“上善若水”(图二),不看“红池一凡”的落款,我真以为是出自哪位书法大家之手呢。原来上帝为你开启的那扇窗外竟有如此风景。
还有,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相当于运动员的奥运会。那是针对市场岗位设置的比赛项目,不仅要有操作理论的记忆,还要有操作技能的掌握,你们在训练的时候,不管在大棚里,还是在没有电扇的实训室里,你们都能够挥汗如雨,反复进行着枯燥而单纯动作,一做就是一组,腰佝偻着,时间短的25分钟左右,时间长的需要4、5个小时,对于没有机会吃苦的你们来说,不知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然而你们比的是中国女排精神,比的是中国神舟上的中国工匠们的精神。比赛场上高手云集,你们拿出平时练就的胆大心细的本领,沉着应战,超水平发挥训练水平,在工程测量中水准测量—闭合高程差测量,结果达到2毫米的精确度,就连监考老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这就是你们的测量结果。初次出征就捧得三项等次奖,创下巫溪职教参加市级大赛的获奖记录,实现巫溪参赛奖牌零的突破。所以,我想跟我的同行们、我们的家长、天下所有人说,去掉我们喜欢戴着的有色眼镜,除去执着于单一考试分数,看看我们孩子,重新认识他们。心里、眼里、耳里都多存一把尺子,多加一个标准,更多的发现孩子,或许他们当中就有第一个是“屠呦呦”或者“莫言”呢。
二、“懂”学生,因势利导
我清楚记得,刚调入职中工作的那会儿,你每次看到我不理你的时候,你总是大声招呼我一声,不等我看到,你就扬长而去,其实,你并不是在尊敬我,你是要引起我的注意。我和你坐下来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之后,从此你叫我不再那么大声,而是微笑着和我挥挥手,然后轻轻离去。还有一次,我值周负责你们的就寝纪律,那天晚上,你们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还在寝室说话,我于是拿出了当老师的“威风”,朝着你们的寝室大闹一通,然后你们才慢慢安静下来。第二天课间操的时候,我对你们说:“我恨死你们了,我对学生是文明的,然而你们这样不遵守纪律,让我大声吼叫,败坏了我的名声。”其实,你们是在讨论晚自习考试的题目。我没有深入了解你们不能按时就寝的原因,凭什么吼啊?后来的几天,你们给了我足够的面子,让我生活在天堂里,天天和作为天使的你们在一起,真实而幸福,就寝纪律、内务整理,得到了寝室管理员和德育处的肯定。
孩子啊,学习可是你现在的职业,为什么不努力学习呢,今后凭什么养活自己、你的孩子、你的父母呢?校长,您放心吧,这个时代还是不错的。你看,我的表哥就只有初中文化,他在广州还开了一个小厂,每年都能够挣十多万呢。我现在读高中了,学的是现代农艺,我在学校大棚里观察了大棚的构造,搭建的材料,特别是学校的立体栽培,我特别有兴趣,等我长大了,我想在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节果蔬,我家还有接近十亩土地和山林,我想我今后有能力养家糊口的。当时,我听了你的话,心理暗暗再说,你的口才不错,至于你的理想,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后来的几天,我都在想,我们的中职教育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还是像普通高中一样,窄化到过独木桥,走升学这条路吗?而学生凭劳动、凭大棚技术养家活口我就该对这样的学生不信任,甚至嗤之以鼻、不齿夸奖?其实,比尔.盖茨、爱迪生、中国的袁隆平好像文凭都不是好高的。看来我们的分歧,不能完全归罪与你们,孩子,是我们这些教育者,这些大人不懂你的心。
三、“教”学生,立德树人
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爱”。我认为教育者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爱常常包含着施爱者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给予.像这种无原则的给予、奉献,有时可能还是有害的。在学校、在家里,孩子获得所需太简单、太容易,离开家庭和学校之后的普天之下哪还有这样的事儿,于是悲剧就要发生。“给孩子食物只会让孩子成为大人,给孩子观念会让孩子成为伟人! ”也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人与人的生活质量之所以不一样,主要原因就是在后天受到的教育内容不同。
叶澜说:“教育是直面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成长的人类伟大而特殊的事业。”我们设想一下,什么叫成长?成长与考试、成长与升大学是否就是等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研究认为:“素养”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能成功地应对情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并能顺利地执行生活任务的内在先决条件。“素养”是可教、可学、可测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
所以,职业教育者要教学生,必须心中有爱、有人;职业教育者要做到恰如其分地爱,首先要唤醒我们自己,教育者自己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明确育人的责任,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是人间的大爱。职业教育要走与普通教育不同的人才培养道路,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特点,助其所长、鼓励成功。教育者如果不懂得爱,没有爱人的心,怎么能够做到爱学生?
然后耐心唤醒学生,在当下,中国制造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这里对中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学生为什么选择职业教育,有时实属“无奈之举”,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挫折,上帝为他们掩上了传统理念上的学习成才之门,所以职业教育者更要有等待的耐心,慢慢唤醒学生的认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这是人才的最低标准,没有道德、没有职业理想,不管学生多么具有才华,都不会为社会所用,都不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从教学生传统美德开始,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感恩他人。围绕着人的未来发展来处理知识与品德的关系问题。良好道德、传统美德不能像雨后的春笋,嗖嗖地从学生心里自发地滋生出来,需要教师长期地、孜孜不倦地以身示范,让学生在和谐的学校美德文化环境中浸染,一丝一毫地集成,所以需要耐心,要有等待的功夫。
第三,教会学生的生存本领,社会需要多元,人的成功标准也应多元。不以单纯的升学为唯一标准评价成功,只要一个人对社会无害,对他人无害,自己生活能够独立、有幸福感,这样评价成功,那么人人可以成功。杨东平对北京师范大学的准老师也曾说:“增加一条评价的标准,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如何让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独立,学生有独立生存的本领,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交个学生生存的本领,掌握未来岗位所需要的技术,熟悉岗位工作流程。人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中职学生过去的文化成绩不是十分理想,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浓,但是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是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点。职业教育者利用资源和课程优势,“投其所好”,在做中、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生存的本领,结合学生家庭经济发展需要教技术,传播理念,促进生存本领的掌握,从而点燃学生心中的那盏灯,唤醒生命的自觉。
参考文献:
1. 图一《红池之秋》,学生张维维,高二.1班
2. 图二《上善若水》,学生肖多,高一.4班
3.《回望》,叶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期刊《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1.12.11、朱光军
5.《教育就是唤醒》,彭兴顺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