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回家的孩子
来源:
作者:
阅读:
1022
时间:
2017-02-23 13:48:15 1次
一个不回家的孩子
初冬的清晨,浓雾笼罩着校园,四周都很寂静,只有教室朗朗书声合着射向迷雾中苍白的灯光证明,这里的生命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我准备好当天的讲义,走出办公室来到学校的小花园,准备活动一下筋骨。偶一抬头,隐约看见三个黑影在教学楼下过道处站着,隐约听到带有情绪争吵的声音。“哪班的学生还不去读书,在这里争吵?”心中狐疑着,禁不住朝教学楼走去。
三人中一个男孩,两个中年人。中年人是一对夫妇,他们送孩子到学校读书,这时还和孩子争吵。孩子看见我从雾中出来,靠近他们,立即停止争吵。先是目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用眼睛恨恨地扫了扫对面父母,低下头,不再作声。
我问:“该上课了呀,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中年妇女抢先发问:“你是谁?”
我看了看满脸沧桑的中年妇女一眼,然后答道:“我是校长。”
中年妇女话匣子立即打开,我看一时说不清楚,就打断她的话,“不在这里讲,到我办公室去吧。”
安顿他们坐下,我问:“是什么事,孩子怎么没有上课?”
中年妇女迫不及待,“这孩子接连三周放学都没有回家,这次不是因为感冒,他还不会回家。”情绪非常激动。
在旁边的中年男子开始说话:“我是他的继父,我对他好,无以复加了,要钱我从来没有吝啬,说要多少就给多少,那怕找人家借,那怕我们当家长的不吃不穿都要尽力满足他。”
“是的,这个不要脸的东西,他亲生老汉不要我们母子了,他还不晓得争气。”中年妇女抢着又说,“每次放学,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到家,就是看不见他的踪影,我怎么不急呀!我就指望他快点长大,有点出息啊。我们夫妇的腿都是残疾,走路困难,不能到学校接他,我就在门口小路上等,等啊等,眼睛望穿了还看不到他回来,真是急死啦。”
她抹掉眼角的泪水继续说:“老师,你评评理,他该不该这么做?他是不是要把我气死才省事。”
“呜……呜……”中年妇女一边抹泪一边伤心地哭起来。
我转过头看学生,他仍然一脸的不以为然。
我对这个家庭心生怜悯,心想“都说‘寒门出孝子’,‘穷人家的孩子早立志’,这家子怎么啦?”
停顿一会儿,我对孩子说:“你父母说的是真的吗?”
“是的,”学生嗫嚅着说。
我关切地问:“这些天都到哪里去了呢?生活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一五一十地把经过告诉了我。我接着问:“为什么你要这样呢?”
“在家不好玩,他们喜欢骂我,他们只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不喜欢我。”
“‘他们不喜欢你’,什么意思?到底是谁?”
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母亲。”
“你说说,你母亲在哪些方面表现为不喜欢你。”
“在我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她对我的朋友说,我在家不听话,不爱做作业,学习成绩不好。她和我的朋友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当着我的面也总说我不听话,成绩差,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好。晚上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老是唠叨,张家娃那里比我好,李家的娃那里比我好。我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我很伤心呢。”孩子十分委屈地回答。
“离家的这些天,你吃饱饭,睡好觉了吗?”我有点同情这个孩子,也同情这个家了。
“饭有时吃饱了,有时没吃,睡觉时被子很薄,有点冷,所以就感冒了。”学生小声地说。
我对学生家长说:“这孩子说的是事实吗?”
“是的,我说他,也是为他好啊。”母亲振振有词地回答。
“你身体不好,把孩子带这么大真不容易,这孩子在你心中有没有什么优点呢?”
“这……好像没有。”她停了一下,肯定地说:“还是有一点点有点,但是不多。”
我接着问孩子:“母亲把你带大,你该不该感谢她呀?”
孩子说:“妈妈其实不容易,特别是在满足我物质需要方面,可以不惜余力,我应该感谢她养育我。但……我也有面子呀。”
听了孩子这话我很感动,于是对孩子说:“同学,我打算从今天起开始关注你的行为和你们的家庭,如果你在学习上想进步,需要我的帮助,我一定尽力帮助你,但是,你要向我保证,从今往后,每次放学都按时回家,不让妈妈担心,只要你做到这点,我保证你妈妈今后不在‘骂你’,好吗?”
孩子将信将疑地看看我。
“不相信我吗?”
“我相信,今后我保证回家,谢谢你,校长。”
我把孩子的父母叫到办公室外面,轻声说:“问题出在我们当家长的身上。孩子知道错了,今后就看你们,特别是当妈妈的改变了。”
“谢谢你,老师,我该怎么办呢?”中年妇女听了我带有些许责备的话,听到孩子向我所作的保证,不在哭泣,语气不在凝重,无奈仍然写满脸庞。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叫人心情沉重。不过我还是坚定地说:“我们慢慢来,首先你们要做到不拿孩子的短处与别人比,要看到孩子的朴实、自立、孝心……这些优点,不苛求孩子一夜间变得完美,不强求学生立即变得样样都行,每门学科成绩优秀,也不仅仅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我们共同期待孩子‘自然成长’,慢慢地改变他吧。”
中年夫妇犹如获得救命稻草,连连点头,忙不迭地说:“好的,谢谢。”
说完,我牵出孩子,将孩子的手递到中年妇女的手中。我目送他们携手走出办公室迷茫的巷道。
“我能为这个拼凑的家庭做点什么?”我自言自语地说着。风波虽然平息,心情却更加沉重。
反思:
做学习型的现代家长
社会转型,教育迷失方向,家庭教育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转变,独生子女,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极端舒适的生活,什么道德啊、责任啊、艰苦啊……等等他的词典里没有这些概念。家长呢,什么都惯着孩子,该孩子自己做的事不让孩子去尝试,该有的挫折教育没有,什么都大包大揽,当孩子一旦有了叛逆,大家都谈“逆”色变,又都束手无策 ,显得十分慌乱和无助。
北京四中学校校长李希贵曾经说过,“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要想孩子按照成人的意志发展和成长,家长们要好好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助推其健康成长。我们的社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无可厚非。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人们急功急利,什么都向钱看,缺失责任和道德。中国农村有句俗语叫“养而不像老子,娘心里明白。”你看,现在的孩子所缺失的,哪一点不是拜父母所赐呢?
知名作者孙三宝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书中说:“孩子的天赋父母不能决定,但父母的教育却能决定孩子这一生。最好的老师不是在课堂上教孩子读书认字,而是在教孩子如何去面对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父母应该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成功的品质,独立解决困难,自信面对挑战,远离恶习,主动承担责任,热情地投入生活,友好地看待他人等方面加强教育,为孩子铺下一条成功的路,赢在起跑点!”
教育孩子,学校尚可以尽一些绵薄之力,教育家长,学校可以做些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