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课与评课的几个问题
阅读: 651 时间: 2011-12-17 16:09:00 1
关于说课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说课的几种含义
1.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师生实际,向其他教师说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2.  说课是指讲课教师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堂课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这样上,即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其内容涉及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其对以上诸项所作的分析。
3.  说课是一种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研究活动。
4.  说课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每堂课的具体知识为内容、以教学具体操作为借鉴,对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进行设计。
5.  说课是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每课或每单元、每模块的具体特点,由说课教师向其他教学或教研人员口头表达该课的具体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课”可以是一种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与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或者是一种对其进行教学培训的形式。
6.  说课是在一定的场合下,教师依据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讲说教学方案,然后让听者评说,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的教学研究形式。
7.  从狭义讲,说课是以教师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每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程序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系统。从广义讲, 说课是以教师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每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对其进行培养和训练的组织形式。
二、说课的意义
说课的目的在于对教师进行全面了解,并进行综合评价。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过程中,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是一种能达到教研能力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说课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能够体现出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能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了解程度;能够体现出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经验的掌握程度。它不同于一般的上课,它不仅要求教师知道《课程标准》如何规定、教材如何安排、教参如何处理,更要求教师阐述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为什么这样安排,为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理论依据等。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程标准》、教材,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的转变,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有利于教改经验的传播。在长期教改实践中,许多骨干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教材的研究有独到之处。由这些骨干教师将自己多年来的教改经验,通过说课的形式传播开来,能使其他教师获得启示。同时其他教师通过参与说课活动,可以获得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快了个人成长的步伐。因此,说课有利于交流教改信息,浓厚教研风气,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
3.有利于促进教材、教法的研究。说课是研究教材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通过说教学目标、教材的地位、编写意图及重点、难点,正确地为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并根据教学实际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使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更强,教学效果更明显。同时,说课又是研究教法改革的有效方法,利用、借鉴中外先进教学方法使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有利于学生生活泼地学习,主动全面地发展。说课,要求教师重视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注意优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教给他们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细心操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主动。
5.有利于对教师的综合评价。说课由于时间短(一般是15—20分钟),又不需要学生,不受场地的限制,能弥补时间与空间的不足,更有利于展现教师的综合实力,在相同时间内,能使更多人参与,提高评价的效率。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备课多是一种个体行为,我们备完课就去上课?“讲两层皮”的现象在所难免。而说课主要是体现备课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备课与上课这两个环节之间,重点不仅要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有什么理论说明和实践依据,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完成对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和突破。说课是为了上好课,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也是对上课的总结、归纳、提炼和升华,具有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价值。
三、如何说课
 (一)、说课的要素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系统,它包含五个主要要素:
1.    教师口头语言表达; 
2.    教育科学依据;
3.    教材教参;
4.    本节课的具体要求;
5.    教师群体 
 (二)、说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说课时必须说明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具体内容及其理论,实践依据。
1 、依据教学纲分析教材,分析学生。
2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标本思路。
3 、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
4 、说明优化教学过程结构的设想。
5 、说明教学方法的择优和教学手段的优化。
  6 、说明教学效果的事例。
(三)、说课环节
说课的体系包括: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等几个环节。体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思想。关键是“为什么这样教?”。
⑴说教材。A.说清课程标准对教材所教内容要求完成的任务(一级要求、二级要求)B.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要说清楚所教这一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衔接点等。C.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订得全面、具体、适当,而且要说出为什么这样确定D.说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指明如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要说好教材,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刻苦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科学把握和处理教材。
 ⑵说学生。说清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知识能力,对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及差异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状态和智力水平等实际出发,说清本课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⑶说教法。要说出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采用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一要说运用什么教法,二要说为什么运用这种教法。例如: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和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所采用的手段和理由;为处理某个环节教师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把握,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方式和手段,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的原则。
⑷说学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当前教改的热点研究课题。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上课的过程中要重视学法指导,那么说学法就是说课的重要环节之一。说学法要说清楚四个问题: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怎样的学习方法,为什么要掌握这个学习方法,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好这个学习方法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怎样的学习习惯。也就是说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单纯是指教给学生多少种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之分的,教师进行说学法活动时不能只停留在学习方法系列这一层面上,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来,学法指导要想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实施。学法指导是渗透、揉合、交织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唯一途径。所以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钻研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其次要注重某一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体会,顿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又如何通过哪些途径,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现能力、归纳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等);再次说学法时要注意细腻,切忌粗放,否则容易和说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或和说教法相重。
⑸说教学程序。说教学程序是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的综合处理和操作安排,是对课堂教学的精要阐述。其主要内容是:说出本节课的课堂结构安排,(例如)教学流程要一目了然;说出本节课师生双边或多边活动的具体安排和依据(如何体现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激发动机、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注意每一步都要说出教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说出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和练习意图;说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训练意图。说教学程序是应前后一致,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向一定的目标发展,与前面的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课时可以单独说教学程序,也可以把说教法、说学法融入说教学程序之中。
⑹说板书。说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
四、说课的注意点
说课的听众是同行和领导,而不是学生。因此,说课者的说位要置身于听众思维与学生思维的交汇处,面对听众讲述如何教学生。说课还要找准说点,要把备课与讲课的临界点作为说课的基点和落脚点。说课还要把握好说“度”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如何把握“说度”呢?只要抓住本节课的特点特色,突出某一方面,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章有法,就把握好了说度。要注意以下四点:
1、把握要求、容量适当:把握好程度份量,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处理好提高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的要求、容量的关系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上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步子应该迈实,对所讲的内容应能基本落住。实际上,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速成"。教师的素养体现在对课堂教学中程度、分量的“度”的准确把握上。
2、立足于“课”,寓技于“课”:“说课”的侧重点主要是在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上。“说课”不同于教学基本功比赛,不同于教学技能表演,它必须立足于“课”本身。
   3、掌握详略,突出重点:“说课”时,应在全面介绍情况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那些教师较为关心、渴望了解的重点问题,展示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办法,以充分发挥“说课”的交流作用。
   4、避免空乏,力求实在:既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又要有落实的措施,使人看得清,抓得住,发挥好“说课”的交流作用。
 
 
 
 
 
 
 
 
 
 五、对说课的评价
 
说课评价细目表

评价一级指标
评价二级指标
权重分
得分档次
得分
A
B
C
D
教材20分
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说出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所处地位及处理方法.  
6
 
 
 
 
 
教学目的准确、具体,符合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实际. 
5
 
 
 
 
 
教学重、难点,关键点确定正确. 
5
 
 
 
 
 
联系大纲、教材,正确说出确定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的理论根据. 
4
 
 
 
 
 
教法10分
选择恰当,多种,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4
 
 
 
 
 
准备合适、多种教具和学具.
2
 
 
 
 
 
结合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贴切具体地说出所选教法的理论根据.  
4
 
 
 
 
 
学法10分
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能恰当运用学习方法培养能力. 
6
 
 
 
 
 
具体并有针对性地说出学法指导的理论根据. 
4
 
 
 
 
 
教学程序设计50分
教学内容和渗透的思想观点科学、正确.   
4
 
 
 
 
 
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难易程度.  
4
 
 
 
 
 
教学目的明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楚.
7
 
 
 
 
 
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散难点. 
7
 
 
 
 
 
教法运用恰当灵活,有创新.启发诱导得当.  
6
 
 
 
 
 
体现学法指导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4
 
 
 
 
 
直观教学,电化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演示正确. 
5
 
 
 
 
 
练习紧扣教学目的,份量适当,具有针对性. 
3
 
 
 
 
 
各环节安排的理论根据正确、恰当、具有针对性. 
10
 
 
 
 
 
教学基本功
10分
说普通话,语言流畅,准确,精练. 
4
 
 
 
 
 
说课姿态自然、大方.
2
 
 
 
 
 
板书字体工整,布局合理,重点突出. 
4
 
 
 
 
 
总体评价
(档次)
总得分
 

评价人:                                                       二〇〇七年十月十一日
 
 
 
 
关于评课的几个问题
 
一、评课的含义
“评课:是参加听课的教师对执教者的讲课或说课进行客观的科学评价。
二、评课的基本要求
  评课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能力等方面做出客观性价值判断,从而使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已的教学。
  评课要抓住以下几点:
  1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正确,完善,教学过程是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了目标的指向性。
  2 、知识的传授及所学心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情况,重点、难点的处理是否恰当。
  3 、教学各要素是否有利优化,三为主原则体现如何。
  4 、教学过程是否严谨有序,环节转换是否有机,自然、艺术,师生情感交流是否生动活泼和谐。
  5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媒体应用情况。
  6 、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7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熟练情况。
  三、如何评课。
  评课是教学活动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另一种教研形式,其中,上下级之间评课或教师之间的评课以及学科之间的评课,都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评课”应遵循的原则:
  ⒈科学性原则。教学是一门科学,它有内在规律。评课者应帮助执教者认识并掌握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理论,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学要求和特点,针对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工作。
  ⒉启发性原则。评课者要采用好的方式,启发执教者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钻研教材,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案。通过评课,使执教者开启思路,悟出教学的真谛。
  ⒊民主性原则。评课就其本质而言,是评课者和执教者共同探讨教学规律的过程。在“评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执教者,认真倾听执教者对上课的设想。不要以专家、权威自居,应平等地和执教者切磋琢磨,共同研究。
  ⒋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教学上很重要的一条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教学。这一原则在评课中同样适用。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评课者要针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千篇一律,千人一法,难得到实效。
  (二)评课的内容:
  ⒈评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识。上课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不同的教学思想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最能集中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评课”首先要从宏观上引导教师以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过程。对教师教学思想的指导,应通过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设计来进行。
  ⒉评教学内容。就是帮助执教者科学地处理教材。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①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②找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③理清所教知识的发展脉搏。教师的教学应立足于今天,回顾昨天,展望明天,整体地、连贯地把握所教内容。
  评课时,还要引导执教者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依据《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和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内容的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⒊评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的具体步骤。教学程序应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上,必须既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
  ⒋评教学方法。教学法专家这样说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评课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执教者自身特点,评价执教者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否能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评教学方法不能只考虑老师怎么教,而要时时想着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⒌评教学效果。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学效果如何。通过执教者对教材的理解、驾驭课堂的能力、教法和媒体的运用,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