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好政治课
阅读: 2807 时间: 2004-11-13 08:18:00 1

    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状况用“尴尬”一词形容,贴切无比。一方面,在大谈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作为核心应备受重视。不管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材的培养,还是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中学政治课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学生普遍厌学政治课:重视的,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知行脱节;不重视的公开喊出60分万岁;甚至出现根本不想学的状况。而学生无非就像一张白纸,在纸上能不能画出好画,除了看纸张好不好外,更重要的是看在纸上作画的人,所以学生对政治课学习会产生这样的态度,也不能单纯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了。究其原因,当然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我认为,造成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方面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政治课表现出不感兴趣。而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更使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反差大。加上各种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假"。以上这些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成为影响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家庭方面
现在在校学生的父母,普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子女的学习都有高标准、严要求。但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子女的政治课学习要求只集中体现在一个字,就是"背",那怕是死记硬背,那怕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只要能及格就行,说到底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这不仅降低了学习上来自家庭的期望值,而且助长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行。
三、教学方法方面
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以至影响学习。
以上原因,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就表现为“厌学”。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无力去改变一些客观因素,而我们也并非无能为力,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 讲好开头,引起“注意”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怎样讲好开头呢?
教师对教材应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可以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也可以通过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等。例如,在讲初一的《珍惜时间》一课时,可以用一个杯子装满了石子以后,还可以装沙;装满了沙子以后,还可以装水的实验演示,来导出时间就像杯子里的空间一样,看似有限,事实上是有弹性,是可以合理安排的。这种导课方式与简单的谚语导入相比要生动得多。
二、活跃课堂气氛,拓展授课形式
1.多给学生“思、讲、议、练”的机会
对于说教味较浓的政治课,如果教师一直“满堂灌”,学生一定会困倦,他们充其量只是一根根灌满了各种道德规范和概念的“香肠”,毫无实效可言。政治课教学过程是“思、讲、议、练”的过程 ,一定要多给学生安排思考、说话、议论的时间。例如在讲初中《调节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心境》一课时,可以为学生设计讨论题:“当被老师或同学误会时,你会产生怎么样的情绪,并怎么处理这种情绪?”让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不但活跃气氛,更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说明能力,以适应目前的开卷考形式。
2.运用恰当有趣的比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政治课教学可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有趣的比喻、精彩的名言、简短的故事、或学生较感兴趣的时事等,突破难点、激发兴趣。例如,在讲“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时,可以把人的成长过程比作是“中国足球踢进世界杯”的坚难旅程。学生通过对中国足球的认识也理解了我们人生是在受挫中不断前进,不断成熟的。
3.拓展授课方式,寓教于“乐”
为了不使政治课堂不至于死气沉沉,我们可以在授课方式上下功夫。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测试、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小漫画创作等形式来完成枯燥无味的政治课教学任务。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的乐趣。比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可以用心理测试的形式先让学生对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又比如,在讲《勤俭节约》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就“勤俭节约”和“刺激消费”展开辩论。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动了教学工作。
三、巧用语言武器吸引学生“注意”
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是形体语言、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媒体,它传达思想与情感、事实与信息,是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几千年人类语言文明的沉淀,各行业不同的语言特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思索的东西。作为政治老师,语言是传授知识和道理的最重要的武器,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一武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下面就这一问题,浅谈一点个人见解。
1.流畅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成分。学生从政治教师的讲授中,能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教师授课的语言流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语言流畅是政治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要把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行云流水般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语言氛围中学习知识。
对于政治教师,习惯性的废话、重复、停顿,为一大忌。这一习惯是有些教师长期以来不注重语言修养而留下的痼疾,而要改掉这一不良习惯,非下大气力不可。首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其次,多听听相声、评书,学习相声、评书演员驾驭语言的技巧;第三,进行朗读练习和与周围的人多进行语言交流。有心,有恒,就必有所获。另外,精心备课也是使授课语言流畅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将教材烂熟于胸,授课时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教师流畅语言的视听对象是学生,这种流畅必须为学生所体验,即语言传达的信息必须是学生需要和能够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为政治教师另一大忌。那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以致达不到教学目的。
2.生动
生动的授课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辨别力,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活泼语言的感染力,在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传达出另一种信息,即这些内容是可识、可记、可信的。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采用低声音、慢节奏,以便使学生有一个思考、回味的余地;在讲述一般性内容时,采用高声音、快节奏,以达到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印象的目的。幽默又是使教师教学语言生动的法宝之一,只要有心,幽默无处不在。政治课涉及面广,会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它简捷明了,能表达出深刻的内容;它令人捧腹,课堂上师生开心一笑,大家心情愉悦,教学效果更佳。
3.清晰
一堂课45分钟,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强调什么,落实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否则,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学生理不清线索,抓不住中心,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用宏亮的声音清晰地表达出来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学政治课讲大道理,唱高调,枯燥无味,老师难讲,学生厌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在政治课本身,而是教师没有动一番脑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是我们能从以上几方面来规范自己的上课过程,那么一定能打造出美好政治课。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