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十大内容
阅读: 460 时间: 2014-11-13 17:33:00 1

物理说课十大内容

管建祥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224000)

摘要:说课是指说课人根据所拟定的课程,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把备课上课的主要过程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向他人口述该课的具体教学设想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材、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及作业等十个方面介绍说课内容,阐述物理说课“说什么”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  说课  教学设想

说课是指说课人根据所拟定的课程,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把备课上课的主要过程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向他人口述该课的具体教学设想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说什么”是说课重头戏。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际,总结出物理说课十大内容,具体如下:

一、说教学理念

说本节课教学的基本理念,即从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双方互动出发,说明本节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支撑点。例如,

1、依据“人本理论”教学理论,要面向全体,关爱每个学生鼓励和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2、依据“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重在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兴趣。开启思维之窗,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理论与实践循环往复,上升的过程,主动探索的过程。

3、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对知识的获取,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建构,就是把已经存在的凌乱的、无序的东西,有规律地组建起来。

二、说教学思想

    说怎样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突出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三为主的原则;通过什么途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例,《大气压强》的说课

教育学理论认为,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时,不仅要根据学科特点,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本节选用“导、辅、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一个比较新颖、能很快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实验:为什么饮料会吸不上来?又为什么容易被吸上来?这种实验中演示出来的新奇的现象,会转化为他们追根究底、自觉学习的动力。

三、说学科特点

说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其的特点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物理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些特点组织教学。

四、说教学对象

   说教学对象主要说其心理特征及知识结构: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与本节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衔接和提升;分析学生学习本课题的有利条件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分析学生原有的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方法与本节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的过程、方法之间的延续、改进和改善;分析学生原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本节应树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迁移、转化和升华。

例,《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的说课

高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大体有以下几点:

已经学习过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和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知道磁通量的概念和变化情况;

知道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知识面较窄,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还存在单一性,知识缺乏系统性,推理及知识迁移等抽象思维能力明显不足,创造性思维缺乏锻炼;

本课除了要理解并掌握楞次定律的基本内容外,还可以使学生的世界观和物理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说教材

   说教材主要指对教材的理解、分析、知识点的掌握、重难点的确定、解决的措施。

1、说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从分析课程标准及整体教学目标入手,确定本课程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性质及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例,《动能、动能定理》的说课

本节课是功的概念的深化,又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功和机械能变化之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基础;动能是机械能中的一种形式,动能定理、做功和机械能变化之关系的本质,是一个问题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学好本节课对学好机械能一章有重要意义。

在以后的电场、电磁感应、光电效应、原子核物理等单元的学习中,也要联系到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所以,本节课是中学物理重要的基础知识课。

2、说教学目标

   要依据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总体要求确定课时目标。新课程标准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是学科教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及其构成的体系。技能是通过实践而获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领,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本节教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活动程序。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操作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指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艺术和文化素养,是心灵体验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是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是帮助他们养成尊重知识、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强调的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例,《动量定理》的说课

根据教材、大纲和学生情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是学生认识物理模型工具在物理学的作用;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量定理的学习,使学生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意识;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团队意识;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说教学内容

要围绕本节课主题,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及感情体验结合起来,做到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并重,联系学生实际,鼓励想象、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

例,《牛顿第一定律》的说课

教材安排的思路为,第一部分是历史的回顾,从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认识谈到伽利略的质疑,进而介绍伽利略的分析、迪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充分再现了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艰难,具体介绍了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第二部分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分析,重点讲清楚惯性的概念。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师生互动,着重理解、掌握或感悟的部分,难点是掌握本课程的阻隔,是学生过去知识、经验及技能与即将需要掌握内容之间的断层。说课是要讲清突出重点的程序和策略,解决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例,《简谐运动》的说课

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模型,它不考虑振动过程中的阻力,且忽略弹簧的质量,是研究复杂振动的基础,分析简谐运动的特点、规律是本节教学重点。但学生以往仅分析过恒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单程运动,而对在力的大小、方向不断变化的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的分析没有知识基础,这成为教学的难点。

六、说教学程序

说课时要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学生认知规律及其特点,恰当设计教学流程并适当分配教学时间及调控教学内容。

例1,《电场强度、电场线》的说课

(一)导入新课(3分钟):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电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且可以借助仪器所接收的东西。

(二)新课教学(35分钟):

1、说明电场的性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

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和方向;

引入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的意义。

2、以点电荷的电场为例,

推导其周围的场强大小公式、并分析场强方向;

引入检验电荷的概念,并分析检验电荷的电量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对场强大小、方向的影响情况(不影响);

    分析公式E=F/q在描述场强大小、方向方面具有的普遍意义。

3、分析电场线,归纳几点:

电场线是不存在的,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

静电场中,电场线始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不形成闭合曲线;

电场线表示场强大小、方向的方法;

电场线不相交。

4、利用模拟实验形象观察

用验电羽显示电场线;

用头发屑显示电场线。

(三)巩固联系(7分钟):

1、电场的性质有几点?为什么E=F/q可以反映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2、若空间各点的场强大小、方向都相同,其电场线如何划?

(四)布置作业:(2)、(3)、(4)。

(五)板书、板图:教学中整版一分为二,左边为概念、公式,右边作图、分析。

例2,《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的说课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科学世界观与思想品德的过程。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拟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为:观察、实验、实践。

1、观察:通过观察人吸气和呼气时的动作,引导学生分析呼气、吸气与气体体积的关系。

2、实验:通过在注射器内封闭一段气柱,让学生亲自压、拉来感受力与体积的关系。

3、实践:通过学生亲自制作打气筒,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和动脑筋的习惯。

例3,《怎样认识力》的说课

1、激发引学(5分钟):通过用手拉弹簧、磁铁吸引大头针等感受力;

2、阅读思考(5分钟):阅读教材中讲述及例子理解力的概念;

3、小组讨论(5分钟):力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

4、师生共议(15分钟):力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

5、巩固练习(10分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分析。

机动时间5

七、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依据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而定,以语言为主、直观为主或实践为主的都可以,关键要强调师生认同、共同参与、省时、高效及优质(学生学会乃至会学)特点。

例,《焦耳定律》说课,采取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八、说教学手段及板书设计

    教学手段要善于借助于电视、计算机、实验等现代化手段及幻灯、挂图等传统的工具辅助物理教学。板书设计注意科学合理、体系清晰及条块清楚。

九、说教学评价

    评价以人本和发展为核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强调评价主体互动化,使评价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内容多元化,注重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情感体验等综合素质的检测与考察;过程动态化,既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建构及其成长发展的过程。评价要确实起到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及积极导向的作用。

十、说作业

    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特点,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做适量的作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资料:

1]陈翔雁 关于说课模式的探讨 《浙江教育研究》2001年第3

2]张华国 王秋岩 教师说课说什么 《河北教育》2006年第1

3]叶惠良 论说课 《教师发展课堂》2005年第1

4]夏志清 论说课 《河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4

5]杨宝能 曾渊 论说课《教师论坛》2000年第4

6]文野 漫谈说课《西藏教育》2000年第4

7]朱自振 浅论说课《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月第2卷第2

8]武京宝 范辜芹 说课说什么《山东教育》20023月(中旬)

9]王会华 路文忠 说课三题《青年教师导报》2000113

10]李琼华 论说课《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1月第19卷第1

11]吴永熙 王明怡 建构主义理论和物理说课研究《课程与教学》2002年第5

12]陈敬欣 “动量定理”说课案《教育实践研究》2004年第12

13]朱柄连 “简谐运动说课”《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第11

14]林家祥 “电场强度、电场线”《中学物理》2001年第4

15]万芳 “大气压强”说课《中学物理》2003年第12

16]刘香利 “电流强度”说课设计《中学物理》2000年第7

17]郑顺利 “气体的压强和气体的体积的关系”说课《中学物理》2002年第2

18]王娟 “怎样认识力” 说课《中学物理》2001年第2

19]徐君生 “动能、动能定理”说课《物理教学探讨》2002年第3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