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一:课程结构
修订的课标中课程分为选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必修课程。这三种课程非常明确:
1.选修课程:是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如果学生要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则必须根据自主招生学校要求选择其中的内容进行学习。
2.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如果学生要参加高考就必须学习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3.必修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生水平考试内容,当然也是高考内容。如果学生只想高中毕业,那么学习必修课程就够了;
变化二:课程内容
1.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调整: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修内容;数列、变量的相关性、直线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由原来的必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选修内容;
2.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删去了必修三算法初步、选修2-2推理与证明以及框图(文科)这三章内容,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解三角形”由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合并到“平面向量”这一章里了。必修和必选修均增加了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
3.具体各章节内容的细微变化
⑴必修课程
主题一: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包括了四个单元的内容: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这四单元内容常用逻辑用语与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有变化外,其他内容与实验版课标内容基本一样。
变化的地方:
①删减了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②删减了简单的逻辑连结词“或”、“且”、“非”;
增加了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的关系以及充要条件与定义的关系。
③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主题二 :函数
函数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应用。
这些内容与实验版课标基本一致,仅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①在函数的概念的内容中删去了映射;
②在三角函数里删去了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主题三 :几何与代数
几何与代数内容包括: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立体几何初步。
这三章内容与实验版课标要求大致一样,有变化的是:
①将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解三角形”融入进“平面向量”这一章内;
②“立体几何初步”删去了三视图这一内容。
主题四 :概率与统计
内容的变化:
①概率中增加了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②统计中删去了系统抽样和变量的相关性,将“变量的相关性”移到了必选修中“统计”这一章内;
③统计中新增了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这一内容。
主题五: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这个主题是新增的内容,要求学生以课题的形式来开展。课题研究过程包括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环节,要求学生撰写开报告、研究报告和报告研究结果。
⑵选择性必修内容
主题一 :函数
内容包括:数列,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变化:
①数学归纳法原来在推理与证明里,现在放在数列里,并且变为选学内容,不作为考试要求;
②在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里,删去了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和定积分。
主题二 :几何与代数
内容包括: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
变化:
①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前是安排在必修2圆与方程里面,现在将此内容放到了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一章内,这样知识联系更加紧密,逻辑性更强;
②抛物线由原来的理解变为了了解,降低了要求;
③去掉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表述,圆锥曲线整体要求有所下降。
主题三:概率与统计
内容包括:计数原理、概率、统计
变化:
①概率中的超几何分布由原来的“理解”变为“了解”,降低了要求;
②增加了全概率公式,提高了要求;
③统计中相关系数提高了要求,增加了样本相关系数与标准化数据向量夹角的关系内容;
④将必修中的变量的相关性移到此,但删去了统计案例。
数学
01 选修不作高考内容
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作为新课程理念的呈现载体,在结构及内容方面,按照课标的要求做了调整。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将它们贯穿于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另外,选修课程不作为高考内容,不分文科和理科,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
02 部分内容删减
调整了内容的顺序,更注重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使得整体结构和内容更趋合理。例如,新教材删除了算法初步的内容,立体几何里的三视图、概率里的几何概型等也一并删除。此外,还有一些内容做了调整,如数学归纳法不再作为高考考试要求。
当然,数学新教材里也新增了一些内容,如概率统计里边新增了有限样本空间,还有百分位数,复数增加了三角表示式等。
新教材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新教材通常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更多源于实际生活的案例。
03 单元变化
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其实与改革前的内容与顺序基本一致,必修第一册将原版人教A版教材中的必修一、必修四的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必修五不等式部分合在一起,还将命题、常用逻辑用语原先出自选修的内容合并成第一册的内容。
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也融合了原先人教A版中必修四的向量部分、必修二的立体几何初步以及必修三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同时还加入了原先在选修出现的复数部分,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原先三视图以及程序框图部分已经彻底删掉,现在只是给大家介绍直观图的概念。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可以明显感受到,新教材的编写者将有关坐标系以及解析几何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而且这一册的难点和重点为计算,难度相对必修内容,难度有所上升。
必修第二册内容相对少一些,只有两章,所对应的内容是数列与导数的相关知识,这一改革还是很重大的,将原本必修五的数列部分直接划入选修模块,并且和导数合并为一册。原先选修中的数学归纳法证明也合并到数列模块中。
选修最后一册主要内容是计数原理与概率,还有一小部分是线性回归方程,其实总体的要求是想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在之前一直宣传的数学建模,也在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中出现,说明改革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