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 口味翻新
编者按:
谁是学校发展和改进背后的力量?谁是学校真正的财富?他们年龄大多在30岁—45岁之间,他们富有远见、雄心勃勃、求真务实、专业过硬,他们就是中小学校的各层管理者。对他们进行培训,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与学校的改进和发展休戚相关。因此,本刊特设计了中小学管理者培训需求问卷,以期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中小学各层管理者的所思所求。
为了更充分、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小学教育培训需求的状况,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在本刊和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教育高端讲坛”上,对该区中小学的校长、书记、副校长、各处室主任、工会主席、骨干教师等进行了一次教育培训需求状况的问卷调查。
问卷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背景、期望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的主讲教师、培训的时间等封闭式问题,以及调查对象最感兴趣的话题,自身专业化发展最迫切的需求和学校发展最迫切的需要等开放式问题。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其中校长38份、书记42份、副校长37份、各处室主任82份、骨干教师60份、工会主席22份(由于样本太小,暂不做独立分析)。
培训对象背景
学历较高 年轻化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学历普遍较高,除个别校长和书记学历水平为中专以外,其余均达到大专以上。其中达到大学本科学历者,校长为68.4%,书记为67%,副校长和各处主任均为81%,骨干教师为57%,且副校长有3%达到硕士学历。显然,这种较高的学历状况是与大连市沙河口区较为发达的教育水平直接相关的,绝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已经走过了学历、文凭的达标阶段,开始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的发展。
与学历较高相反的是,调查对象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且许多调查对象的年龄与学历水平恰好成反比。校长的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35岁至45岁之间,占65.8%;书记的年龄阶段均处于35岁以上,35岁至40岁之间占50%,其次为51岁以上占21.4%;副校长的年龄更为集中,35至40岁之间占78%;各处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均集中于40岁以下,分别占92%和87%。诚然,年轻化势必会带来学校管理和教学一定经验上的缺乏,但也正是这一阶段的教育管理者们更易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勇于创新、与时俱进;骨干教师们更易于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水平。
教育培训要素
培训组织形式 更注重实效性
在调查对象被问到“您最喜欢的的培训组织形式有哪些”时,居前三项的分别为国内外考察、观摩占86%;脱产进修占64%,学术研讨会占49%;而对于校本培训、本区培训班、区以外的培训班及网上培训则反映一般。在采访中,大部分校长认为要收到培训的实效,学以致用,切实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开拓管理眼界,拓宽管理思路,考察、观摩是有效而必要的途径之一;一些教师反映脱产进修可以保证集中精力学习,从而解决工作和学习时间上的冲突;而学术研讨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找准教育管理和教学改进的方向。相比较而言其它几种培训组织形式,可能由于具体组织和实施等问题,大多流于形式,没有收到预想的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 更趋向发展性
关于培训内容,问卷设计了“您认为目前还要加大哪方面内容的培训”,并提供了12个备选项:教育管理最新的理论和思想、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学校问题分析和改进、学校品牌及文化建设、领导力、自我管理与专业发展、课程改革与开发、教学研究与管理、教师发展与队伍建设、德育和学生管理、财务预算和管理、家庭社区学校政府合作关系。
结果显示:51%的调查对象希望加大教育管理最新理论和思想方面的培训;其次为学校品牌及文化建设(46.5%);然后是教师发展与队伍建设(39%)和学校问题分析与改进(35%);而对于财务预算和管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则普遍反馈一般,仅占4%和8%。此外,校长对家庭社区学校政府合作关系也较为关注,有34%的校长希望加大此方面的培训,而对自我管理与专业发展却最为忽略,仅占3%;书记对课程改革与开发、教学研究与管理方面的培训需求最低,均为0;副校长对德育和学生管理、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需求也较低,仅为5%和8%;各处主任对教学研究与管理的培训需求亦不高,只有6%;骨干教师对领导力的培训需求只有8%,但对家庭社区学校政府合作关系方面相比于其他调查对象却较为关注,占23%。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得出:该区中小学的管理者和教师们的培训需求已经由注重常规性转向发展性,普遍希望加大教育管理最新理论和思想的学习,关注学校的品牌及学校管理的改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队伍建设等与学校发展休戚相关的环节。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但也不容忽视的是,调查对象普遍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关注度不够,不免令人忧心。
培训方式 更侧重实用性
当问及调查对象“比较喜欢的培训方式是什么”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观摩考察(85%);其次为管理案例分析(68%);然后是专家报告或讲授(54%);有指导性的研讨(52%)紧随其后;而对调查研究或课题研究则反馈较低,仅为16%。可见,调查对象普遍青睐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较为实用的培训方式。
在采访中,许多教育管理者认为管理案例分析在教育管理中能起着验证、深化所学理论,操演、训练管理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能为他们实施有效管理提供借鉴和样板,使其在自学和讨论中将他人的直接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培训主讲教师 更突出专业性
在问及“您希望培训的主讲老师是谁”时,大部分调查对象选择教育专家学者(75%)和名校长(56.6%);而其他行业或领域的领导占19%;教育行政官员最少,仅为8.7%。这说明调查对象更在意培训主讲老师的专业性,有专业性才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保证实效性。但部分校长、书记和副校长对其他行业或领域的领导及教育行政官员作为培训的主讲老师还是比较认可的,认为这样有利于他们拓展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和把握政策导向。
培训时间 更趋于集中
教育培训利用什么时间进行培训效果比较好呢?55%的调查对象首选脱产培训;41%认为要在正常工作时间内;31.5%希望能在假期集中培训;大部分调查对象不希望在周末安排培训,所以仅有6%选择周末。总之,调查对象更倾向于集中培训,以保证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深入性。短期的培训,学习的内容往往是零散的,不易整合和内化到实际管理和教学过程中。
培训关注焦点
“最感兴趣的话题” 更加具体
为了更能如实地反映各个层次的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们对教育培训的不同需求,此次问卷采用了部分开放式问题。
当问及调查对象“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时(按照反馈问题的普遍性程度降序排列),校长最感兴趣的话题依次为:如何实现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品牌及文化建设,如何建立特色学校;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及工作热情;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等问题。书记依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高效能学校和学习型组织;教育改革现状及前景;学校的特色建设;教育管理最新理念及外国教育先行者的经验等问题。副校长则为:如何建立最有效能的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及工作学习热情的激发;如何解决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级行政部门对教育的认识;国内教育发展先进地区和国外基础教育如何开展等问题。
可见,尽管校长、书记和副校长关注学校管理的问题优先次序略有不同,但他们作为学校管理的最高决策层,关注问题的焦点还是比较一致的,普遍集中在与学校的发展和改进休戚相关的学校的品牌和特色,学校的效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工作热情的激发等方面,而对学生的发展和培养,以及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明显关注不足,这也验证了前文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状况。
相较于以上学校管理者,各处室主任和骨干教师们更为关注与教学相关方面的问题,诸如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学生的发展等问题。各处室主任最感兴趣的话题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改革何去何从以及如何与现行高考制度相适应;素质教育的前景和推行的可行性;教师的自我管理和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效能,建设高效能学校和学习型组织。骨干教师则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的现代化和人才的多元化;师生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教育先进地区和国外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更加务实
目前,专业化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因此,这次问卷特设计了“自身专业化发展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这一问题,按照反馈问题的普遍性程度降序排列,结果如下:
校长专业化发展最迫切的需求是:了解教育管理前沿理论与思想,得到教育专家具体的指导与引领;希望能有外出考察或到名校挂职锻炼的机会;自身领导力的提升,思考力的培养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校长在采访时表示希望能有到名校挂职锻炼的机会,这有助于结合自己办学实践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困惑进行系统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提升自己的管理和创新能力。
相比之下书记主要与人打交道,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所以他们的需求侧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扩大视野、见识,增进与外界的交流;以及党务工作、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书记这一特殊的职业,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部分书记反映希望在克服职业倦怠方面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指导。
而副校长最迫切的需求是:提升教育理论水平,了解大量管理案例,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其次希望经常能有培训的机会,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案;了解当前最新教育动态和理念;并提升自身领导力,专业知识和素养等方面。
各处室主任和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主要集中于教育教学等的相关方面,诸如:加强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和讲坛,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开阔视野;有专家的引领,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并希望能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教学有效的结合。
“学校发展最迫切的需要”趋于一致
对于“学校发展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反馈,各个层次的教育管理者的观点较为一致,基本达成共识:排在第一位的需要即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其次为学校特色和品牌的树立;然后是外界的支持,包括学校经费的投入,专家的指导和引领,政策支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社会各界和家长的理解和合作等。
而教师对于此问题的回答主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发展最迫切的需要是:上级领导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关注教师需求,消除从业压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效进行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成材发展环境等方面。可见,教师的职业压力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需要学校、社会各界、家长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和理解。关注教师需求,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教师营造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也应该成为学校发展最迫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