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瞬而逝。即将进入“知天命”之年,回想自己在教育战线奋战的三十年,特别是任校长的十几年,感悟良多。在此,愿 敞开心扉,略谈刍荛之见,还望大方之家指正。权当抛砖引玉,如能得到大家的指教,我将深感荣幸之至,定将化感激为力量,以更大的热情为教育事业再尽绵力。
人文化成 锤炼素质
——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之“生本”篇
衡水市第二中学 秦海地
孔子有言:“天地之性,惟人为贵。”《管子》揭示:“霸王所始,以人为本。本安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就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人安邦治世的思想源泉。当代教育人,尤其是学校管理者,应该从这里出发,继承这些传承久远、日久弥新的精神基因,秉承“生本”理念,努力改进学生管理方式,对学生管理充满人文关怀。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作为一名校长,我时刻注意让自己的管理“向生命处用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真正关爱学生。
我始终认为,教育最实在,教育不能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我们必须先给学生“面包”,再给学生“水仙花”。教育工作可以不新奇,但必须扎实;教育工作可以不抢眼,但必须有效。返璞归真,教育必须使学生茁壮地成长,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对学生最大的人文。
这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到处充满挑战的时代。“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养不成健全的性格,就没有茁壮的成长;不能到理想的学府继续深造,学不到必需的知识与能力,“学生的终身发展”就变得遥不可及。因此,最切实际的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具备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发展的本领。把孩子们扔进“狼群”,让孩子们具备良好的抗挫能力、适应能力,这就是教育“苛酷的柔情”。
二中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基础的学生,他们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只要给孩子们“把好脉”、“对症下药”,孩子们都能煅造成钢,打造成才。把“平凡的孩子接进来,优秀的人才送出去”,这是我们最成功的教育,也是我们对万千孩子最大的人文关怀。“向孩子们生命处用心”,关爱孩子身心健康,磨炼孩子坚强意志,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养成孩子良好习惯,树立孩子必胜信念,我们让学生管理工作时刻“以生为本”。
关爱孩子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了。尤其是青少年,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本应处于精力旺盛、身强体壮的最佳阶段,但是肥胖、孱弱、萎靡等词汇却不离他们的左右,健康正在慢慢地远离这些本该健康的孩子。教育者的人本良知,让我们对这些“受伤”的孩子们无法释怀。
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是我们一直都关注并研究的教育课题。如何让孩子更健康?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革命的本钱”?如何让孩子心理健康、阳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首先,身体素质是基础。我们通过加强学生餐厅管理,做好孩子健康的“后勤部长”。为了给学生们增加营养,学校通过增加饭菜品种、调整饭菜口味,做到粗粮细粮科学搭配、蔬菜水果合理配比,提供孩子们成长所需的营养,为他们的身体健康夯实物质基础。其次,运动锻炼是要素。我们为学生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强健学生体魄。每日两次跑操运动,跑程为1600米,每周两节体育课,学校安排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如趣味运动、打篮球、踢足球、跳绳、踢毽子、做体操等,既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又提升了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再次,心理健康是核心。学校以主题班会为主阵地,通过宣讲伟人事迹、制作视频、编排情景剧等丰富的形式,对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及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接受学生的咨询,让学生远离阴暗,走进阳光。
磨炼孩子坚强意志
现在的青少年,被称作“生活在蜜罐里的一代”,被看作是“娇骄两气的一代”。而未来的他们,要挑起民族强盛的重任,完成开拓创新的使命。
要担当重任,现在的青少年有必要经受大熔炉的历练,有必要经受搏击风雨的洗礼。正缘于此,我们特别注重磨炼学生坚强意志。其中,“跑操”就是我们给学生的一堂必修课。我们组织学生每天早晨5:45准时跑操,日复一日地坚持,让学生在看似简单的跑操中去经受磨炼。此外,我们还在每天上午大课间组织学生跑操。上操,必须准点守时;站立,必须笔直挺拔;动作,必须干净利落;步伐,必须协调一致;口号,必须撼天动地。看似轻而易举,却是很难做到;看似枯燥乏味,却是博大精深;看似没有个性,实则锤炼品质。这样的跑操,我们让学生学会了慵懒中的奋起、风雨中的坚强、集体中的适应。每一次跑操都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震撼、一次洗礼,三年的跑操锻造了学生们坚韧顽强的品质、迎难而上的勇气、坚持到底的毅力,送给了学生们一笔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由于此,二中毕业生纷纷在学校网站留言板中写道:感谢母校让我们变得坚强,让我们得以成长。
塑造孩子美好心灵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优美典雅的教育教学环境,启迪心智的励志标语,健康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新的学习氛围,“超越永无止境”的二中精神,激情燃烧的成长乐园,这些良好的校园文化,时时处处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为此,我们让花木含情,墙壁说话,让每一条道路,每一栋楼宇,每一个文化区、文化版块,都给学生以启迪,净化着学生的心灵,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君子有九思”(《论语》),“九思路”要学生“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史记》),“经纬路”要学生“经纬天下,经邦纬国,经文纬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景行路”要学生“见贤思齐,尊崇高德”;“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敦化路”要学生“修身养德,以德树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弘毅楼”要学生“抱负远大,坚强刚毅”;“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礼记》),“格致楼”要学生“追求和皈依‘科学精神’”;“学也者,知之盛者也”(《吕氏春秋》),高三“知盛楼”要高三学子“知识与能力高标准要求”;“知行合一”(王守明),“知行楼”要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中庸》),“知远楼”要学生“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勤耕楼”,领导办公“勤耕不辍”,学生更应如此;“思源堂”,要学生“饮水思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铭园”,要学生“铭心立报,永矣无贰”,立志成才;“宜园”,“学习休息两相宜”,要学生“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名校林”,国家重点大学的学校名称及其校训,激励学生成一流人才,树一等品格。
“墙壁文化”、“廊道文化”、“专题文化”,人文气息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置身二中校园,自然熏陶,人文感染。借用诗人柳亚子的诗句“此是桃源仙境界,已同浊世隔尘埃”,这样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使人乐观奋进、昂扬向上。人文化成,润物无声。精神立校,文化育人。校园文化透露性情,体现精神。学校有了文化,就有了精神,有了灵魂。“唯先必争”、“一切皆有可能”、“超越永无止境”的二中精神已经植入二中人内心深处,并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促使学生更成功、更优秀。
养成孩子良好习惯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木桶定律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人的发展同样如此。人的失败往往由自己的某种坏习惯所致。我们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面引导,以半军事化模式规范管理,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要素。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养成教育,我们下了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每一次升旗仪式,每一期专题活动,每一个“值得回忆的日子”,让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每次放假做一次家务、给父母写一封信,家长会上给父母献上一束鲜花,让学生“感恩父母,珍惜亲情”;上课前打扫干净的讲台、讲桌乃至黑板下沿,认真仔细完成的作业,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老师,珍惜老师的劳动”;同学遇到困难时的一句鼓励,朋友取得成功时的一次喝彩,共同分享成功途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体会友情的可贵;认真抹平的铺面、跑操到位的动作、认真书写的一个符号,让学生规范严谨;课堂上坐姿端正、思考积极、回答响亮,让学生专注高效;每一次失败后的爬起,每一次困惑后的坚定,让学生学会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扎实进行的养成教育,使我校最终形成了“低进优出”的教育特色,兑现了“平凡的孩子接进来,杰出的人才送出去”的教育承诺,使二中学子的综合素质获得最大限度增值发展,让学生收获学业成功的同时,实现了精神、性格的华美转身。
树立孩子必胜信念
由于学校生源质量的限制,我校学生起点不高,自信心普遍不足。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Bandura)认为,当你尊敬的人强烈认为你有能力成功地应付某一情境时,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教师是学生最信服的人,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最具效力。教师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教师的激励会让学生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所以,我校要求教师在各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你能行”。
我们以激励教育为核心,确定激励四环节,即精神激励、环境激励、榜样激励、活动激励。让“超越永无止境”“一切皆有可能”“相信我们可以创造奇迹”的二中精神根植二中学子内心深处,激发他们不断超越、不断进步、“化平凡为神奇”的精神力量;“文化长廊”、“楼体文化”、“三大文化区”激情成长的文化景观,置身其间,徜徉学海,二中学子醍醐灌顶,三年求学生涯更是一次心灵之旅;名人志士、“平凡中的伟大”、身边学星、成长故事,无穷的榜样力量让二中学子张开飞翔的翅膀,在成长的天地中自由翱翔;演讲比赛、艺术节活动、体育运动会、学科竞赛、十八岁成人礼,层出不穷的学校活动,给学生搭建了放飞梦想的舞台,让青春的生命在二中怒放。四环节激励教育帮助学生们重拾信心、树立自信,让他们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昂首向前!
尤其在高考期间,每位学生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心理比较脆弱,我们精心推出的“高考七天乐”活动,让高考像过节一样快乐,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建立宽松的应考氛围,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走向考场。教师用彩纸制作成精美图案,寓意学生是腾飞蛟龙、破茧彩蝶、翱翔雄鹰、威猛虎狮,为学生佩戴成功丝带、自信笑脸、成功班徽,让他们在寓意高考成功的巨型榜上印下指印,跑操时为学生树起“高考必胜”大旗……通过种种做法,时时处处激励学生,加强他们的必胜信念。老师们用大爱感动着每一位学生,用实际行动激励着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以爱为基础的事业,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育应使人文精神薪火相传,对学生的管理应该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对学生的要求应宽严有度,刚柔并济,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社会的要求很实际,要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家长的愿望很朴素,要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让学生茁壮成长,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明天,这是最大的“生本”,也是我时刻牢记在心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