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道化学虚拟现实课堂——杂化轨道理论(一)
来源: 矩道科技
阅读: 998 时间: 2023-07-25 15:28:22 0

矩道化学虚拟实验室,基于一线教学实践,以学科素养为指导,以开放性、探究性、学科性为主要目标,助力基于情境、问题导向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化学学科关键素养——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探究与创新、归纳与论证的养成,推进个性化学习,引领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VSEPR模型虽然能够比较好的预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但是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原子轨道与成键方向的不同。

我们以甲烷分子为例,甲烷分子实测的和VSEPR模型预测的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若认为CH里的中心原子碳的4个价电子层原子轨道——2s2px2py2pz分别跟4个氢原子的1s原子轨道重叠形成键,无法解释甲烷的4C-H是等同的。因为碳原子的32p轨道是相互垂直,而2s轨道是球形的。

https://video.judaoedu.com/judaoguanwang/000721/1/01.gif

CH的分子结构和价电子轨道

为了解释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鲍林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鲍林假设,甲烷的中心原子——碳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4个价电子层原子轨道并不维持原来的形状,而是发生所谓“杂化”,得到4个等同的轨道,总称sp³杂化轨道。

https://video.judaoedu.com/judaoguanwang/000721/1/02.gif


sp³杂化,还有两种由s轨道和p轨道杂化的类型,一种是1s轨道和2p轨道杂化,杂化后得到平面三角形分布的3个轨道,总称sp²杂化轨道;另一种是1s轨道和1p轨道杂化杂化后得到呈直线分布的2个轨道,总称sp杂化轨道。

下图中画出了sp³、sp²和sp三种杂化轨道在空间的排布。

sp³杂化中3p轨道都参与了杂化,杂化后的4个等同轨道互相之间张角最大,形成正四面体。


sp²杂化中,未参与杂化的1p轨道垂直于杂化轨道形成的平面,杂化后的3个等同轨道互相之间张角最大,形成正三角形。


sp杂化中,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互相垂直,并垂直于杂化轨道形成的直线。

值得注意的是,杂化轨道总是用于构建分子的σ键,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才能用于构建π键。

点赞是一种美德
0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