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二中致全校住校生一封信——手机的危害
来源: 万州二中
阅读: 1154 时间: 2016-04-29 20:57:27 1
致全校住校生一封信——手机的危害
亲,每天晚上回到公寓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是看书、刷题、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吗?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摸出手机看短信、耍微信、聊QQ、刷朋友圈了?熄灯之后的莹莹幽光之下,你是否还在打游戏、玩微博、逛贴吧、看小说、读漫画?忘了买手机时信誓旦旦说的“用来听英语听力”“用来加强与家人的联系”了吧。本来每天晚上回到公寓后亲本还想计划学点什么,做点什么的,是什么让亲忘记了一切哦?对,是手机。每天晚上公寓熄灯后亲本想按时休息,但是什么让亲你乐不思蜀、废寝忘食呢?对,还是手机。是什么让本来好学上进、积极进取的你逐渐远离理想、远离书本、远离课堂、远离亲人和朋友,对,还是手机。
但手机的危害,亲知道吗?请亲花费你原本准备玩手机的几分钟时间,认真阅读下面的内容……
《重庆晨报》报道,长时间熬夜,紧盯电脑、手机、电视……这些生活中的坏习惯,可能让你患上淋巴瘤。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淋巴瘤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35万例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过20万。而淋巴瘤每年发病率平均增长3%~4%,其发病率已经超过白血病,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重庆,2014年淋巴瘤发病率为6.82/10万,即每年近3000人患上淋巴瘤,其中约三成患者因未重视淋巴瘤早期症状,未能得到明确诊断。“实际上,超过半数的淋巴瘤都是可以临床治愈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刘耀副教授说,由于人们对于早期症状的不重视,加上淋巴瘤会“伪装”,造成医生误诊,所以淋巴瘤发病率才会持续上升。今天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你对淋巴瘤了解多少?有资料显示,淋巴瘤的发病率已超过白血病,是目前发病最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而在重庆,每年新增近3000淋巴瘤患者。由于淋巴瘤会伪装,常常被误诊。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刘耀向重庆晚报记者介绍,胃肠道表现的淋巴瘤被误诊的几率最大,长期出现胃痛、鼻塞症状,可能是淋巴瘤。刘耀说,淋巴瘤的症状遍布全身,最典型的就是淋巴结肿大,长期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瘙痒等症状。但如果淋巴瘤的症状表现在其他部位,则极易误诊。今年42岁的崔女士家住渝中区,4年前感到自己腹胀、胃痛,她前往医院进行胃镜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胃部有一鸡蛋大小包块,医生最初诊断其患上晚期胃癌,便为其进行了胃大部切除手术,但手术后切下的胃部包块病理检查提示其并非胃癌细胞,而是淋巴瘤。崔女士后转入新桥医院血液科经过进一步的诊断,医生确诊其胃内的包块为胃部原发性淋巴瘤,经过3年多的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后,已临床治愈。刘耀介绍,鼻咽部位的一些症状,也容易延误治疗。去年,他接诊的一名30多岁的男性患者张先生,长期鼻塞,同时偶尔还流鼻血。张先生说,对这些症状,自己从没引起重视,每次只是到家周围的小诊所开点药。直到去大医院经过鼻腔检查后才发现异常,病理学检查为鼻腔恶性淋巴瘤。病因不排除电脑手机辐射影响。刘耀说,相较于前两种情况的误诊,淋巴瘤最常出现的不明原因发热,伴有肝脾肿大症状,则可能导致治疗延误。这种情况在一些社区基层医院,根本查不出原因。因此,一定要到三甲医院进行诊断明确。新桥医院血液科主任张曦教授介绍,淋巴瘤同白血病一样同属于人体免疫系统一类的疾病,随着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病毒感染等因素对人体影响越来越大,儿童和青少年淋巴瘤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对于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未能明确,但不排除电脑、手机、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等等日常生活中对人体造成的电磁辐射影响。专家提醒,预防淋巴瘤最好方法是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早期淋巴癌对症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大部分淋巴瘤可临床治愈。 “淋巴瘤同白血病都属于人体免疫系统一类疾病。”张曦介绍,随着环境污染、食品污染、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虽然目前淋巴瘤发病原因尚未能明确,但上述原因都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可能引发淋巴瘤。
如果觉得危言耸听,那长期玩手机的你是否会有大拇指痉挛、头颈部僵直疼痛、眼睛干涩不适、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等症状。
亲,你还要继续玩手机吗?我们该怎么办呢?
好吧,学会放下。手机,是工具,而不是玩具。玩物者,物亦玩之。我们不做玩物丧志的人,我们要做手机的主宰,而不是做手机的奴隶!

万州二中德育处
学生公寓管理处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上一篇: 没有了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