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三册 第十一章 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阅读: 107 时间: 2022-11-18 21:56:04 0

1.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原理和方法。


科学思维

(1)等效思维:掌握电路等效处理的思想方法。

(2)应用:根据电路特点,进行分析和推理。



同步检测

自主探究(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

I

2.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1R1I2R2InRnIRU

3.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

不同点

n个相同电阻R串联,总电阻RnR

n个相同电阻R并联,总电阻R

R大于任一电阻阻值

R小于任一电阻阻值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大电阻

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相同点

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是3 A,已知R14 ΩR215 ΩR310 Ω,则(  )

说明: 说明: 138

A.电路的总电阻是6 Ω

B.通过R2的电流是1.8 A

C.ab两端的电压是12 V

D.ac两端的电压是18 V

【答案】 C

【解析】 电路中的总电阻是RR14 Ω Ω10 ΩA错误;通过R2的电流是IR2I× A1.2 AB错误;ab两端的电压是UabIR112 VC正确;ac两端的电压是UacIR30 VD错误。

【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为固定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P,电路的总电阻会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说明: 说明: B333

A.P向左滑动时总电阻将减小

B.P向右滑动时总电阻将减小

C.P滑到最左端时总电阻为R0

D.P滑到最右端时总电阻为零

【答案】 A

【解析】 P向左滑动时电阻R减小,根据公式,可得并联电阻一定减小,故A正确;P向右滑动时,根据公式,可知总电阻将增加,故B错误;P滑到最左端时,电阻R0被短路,总电阻为0,故C错误;P滑到最右端时总电阻最大,故D错误。


自主探究(二) 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两种接法的特点

(1)限流式接法耗能低,但电压调节范围小;

(2)分压式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大,并且可从零开始变化。

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及其应用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电路图

说明: 说明: AX475

说明: 说明: AX476

闭合开关前滑片位置

滑片在最左端,以保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滑片在最左端,开始时R两端的电压为零

负载两端的电压调节范围

UU

0U

通过负载的电流调节范围

0

【例2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是200 ΩR2300 ΩAB两端电压UAB8 V

说明: 说明: AX477

(1)S断开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

(2)S闭合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

【答案】 (1)4.88 V (2)08 V

【解析】 (1)S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1为限流式接法,R1的下部不接入电路中,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2获得的最大电压等于8 V,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1R2串联,此时R2两端的电压最小,UR2UAB4.8 V,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88 V

(2)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在最下端时,R2两端电压为0,当滑片在最上端时,R2两端的电压最大,为8 V,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8 V


自主探究(三) 电表的改装问题


1.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

项目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A

电路结构

说明: 说明: AX540

说明: 说明: AX541

R的作用

分压

分流

扩大量程的计算

UIg(RRg)

 RRg

IgRg(IIg)R

RRg

电表的总内阻

RVRgR

RA

使用

并联在被测电路中,接线柱接电势较高的一端

串联在被测支路中,电流从接线柱流入

2.电表改装问题的两点提醒

(1)无论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特征量UgIgRg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g并不改变。

(2)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指小量程电流表表头满偏时对应的R与表头串联电路的总电压;改装后电流表的量程指小量程电流表表头满偏时对应的R与表头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例3 有一个电流计G,内电阻Rg10 Ω,满偏电流Ig3 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该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电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应该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电阻是多大?

【答案】 (1)990 Ω 1 000 Ω (2)0.01 Ω 0.01 Ω

【解析】 (1)电流计的满偏电压为

UgIgRg3×103×10 V0.03 V

串联电阻需分担的电压

UUUg3 V0.03 V2.97 V

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99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为RVRRg1 000 Ω

(2)电流计两端电压

UgIgRg3×103 A×10 Ω0.03 V

分流电阻分担电流为

IRIIg(33×103)A2.997 A

由欧姆定律得分流电阻的阻值为

R  Ω≈0.01 Ω

改装后电流表的总电阻为

RA Ω0.01 Ω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 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 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500 Ω,满偏电流Ig1 mA,求电阻R1R2的值。

说明: 说明: 139

【答案】 9.5×103 Ω 9×104 Ω

【解析】 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接10 V电压,电流表满偏,即电流为满偏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规律,Ig(RgR1)10 V

解得R19.5×103 Ω

同理,当使用ac两端点时,接100 V电压,电流表满偏,

Ig(RgR1R2)100 V

解得R29×104 Ω

说明: 核心素养6

1.“半偏法测电阻

【题目示例】

小宇在进行电表的改装时,从实验室取了一块内阻约为100 Ω,量程为200 μA的电流计。小宇首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该电流计的内阻,已知电源为内阻可忽略不计的学生电源。

说明: 说明: B335

(1)小宇在测量电流计的内阻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小宇将可调电阻R1R2的阻值调至最大,仅闭合开关S1,调节电阻箱R1阻值为14 898 Ω时,恰好观察到电流计达到满偏电流200 μA;然后________(填序号)

A.保持开关S1闭合,闭合开关S2,同时调节电阻箱R1R2,直到电流计读数为100 μA为止,记下电阻箱R2的阻值

B.保持开关S1闭合,闭合开关S2,仅调节电阻箱R2,直到电流计读数为100 μA为止,记下电阻箱R2的阻值

(2)通过(1)操作,若R2102 Ω,则电流计的内阻为________(填序号)

A.100 Ω               B.102 Ω

C.204 Ω               D.14 898 Ω

【模型提炼】

S2断开时:

说明: 说明: b336

电路总电阻:RR1Rg

S2闭合时:

说明: 说明: b337

电路总电阻:RR1R

【模型分析】

因电路中电流很小 ,所以电路中电阻很大,且电阻R1RgR大的多,S2断开时:电路总电阻RR1RgR1S2闭合时:电路总电阻RR1RR1,只要R1不变,S2闭合后电路总电阻可以认为不变。开关闭合前,电流计调至满偏电流,开关闭合后,干路电流仍为满偏电流,

说明: 说明: b338

所以当调整R2使灵敏电流计半偏时,通过R2的电流也为RR2

【详细解析】

【答案】 (1)B  (2)B

【解析】 (1)调节电阻R1使电流计满偏,闭合S2,若想保持电路总电阻几乎不变,干路电流不变,则需保持大电阻R1不变,只能调节R2,故实验步骤只能选择B

(2)调整电流计半偏时,两支路的电流相等,则两支路的电阻也相等,

RgR2102 Ω

【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闭合开关S2(半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所以流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两支路电阻略有差异。

(2)结论:并联电路,电流大的支路的电阻较小,所以RR2Rg

2.“替代法测电阻

【题目示例】

为了测定电流表A1的内阻,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300 μA,内阻约为100 ΩA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是200 μA

说明: 说明: 140

R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Ω

R2是滑动变阻器;

R3是保护电阻;

E是电池组,4 V,内阻不计;

S1是单刀单掷开关,S2是单刀双掷开关。

(1)根据电路图,请在实物图(图甲)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2扳到接点a处,接通开关S1,调整滑动变阻器R2使电流表A2的读数是150 μA;然后将开关S2扳到接点b处,保持R2不变,调节电阻箱R1,使A2的读数仍为150 μA。若此时电阻箱各旋钮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电阻箱R1的阻值是________Ω,则待测电流表A1的内阻Rg________Ω

【方法介绍】

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 (特性和关系) 相同的前提下, 将实际的、 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 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的思想方法。例如:曹冲称象。

替代法测电阻,是借助电阻箱、电压表或电流表,单刀双掷开关测电阻的一种方法。利用电阻箱与待测电阻对电路产生相同的阻碍效果,进行等效替代。

【方法分类】

1.电流等效替代法

(1)简化电路

(2)等效替代:两电路结构相同,电流相同,则电阻相同,RxR0

注意:在上下两个模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要相同,以保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

2.电压等效替代法

(1)电路简化

(2)等效替代:两电路结构相同,电压相同,则电阻相同,RxR0

注意:在上下两个模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要相同,以保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

【详细解析】

【答案】 (1)见解析图 (2)86.3 86.3

【解析】 (1)根据原理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逐步连接实物如图:

(2)电阻箱R1的读数为(0.3680) Ω86.3 Ω,由等效替代关系可知电流表A1的内阻RgR186.3 Ω

【方法感悟】

等效替代法是我们常用的简化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于复杂的问题,怎样入手,可以类比思考。曹冲称象,先称大象还是先称石头呢?当然先称大象。同理,在进行电阻等效替代时,应先接入未知电阻,测量电流或电压。然后我们需将大象赶下,换称石头,这就好比单刀双掷开关,断开待测电阻,接入电阻箱。大象和石头产生相同的排水量,就好比调节电阻箱使电路产生相同的电流或电压,表明此时电阻箱和待测电阻阻值相同。用这种方法推而广之,可以帮你推开另一扇思考问题的大门。

同步检测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电阻R和一根电阻为零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

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并联支路中最小的电阻

C.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减小时,总电阻将随之增大或减小

D.电阻R和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无穷大

【答案】 D

【解析】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如果电阻R与电阻为零的导线并联,则电阻R被短路,总电阻为零,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并联支路中的任一电阻,即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2.(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AB的电压恒定。那么开关S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S接通前的(  )

说明: 说明: AX543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设AB间的电压为U,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S接通前,通过R2的电流IS接通后,通过R2的电流I××B项正确。

3.(滑动变阻器电路分析)如图所示,AB间电压恒为U,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灯泡上的电压数值(  )

说明: 说明: AX544

A.一直为U             B.一直为0

C.逐渐增大到U        D.逐渐减小到0

【答案】 C

【解析】 滑动变阻器为分压式接法,灯泡两端的电压在0U范围内变化,选项C正确。

4.(电表的改装)有一毫伏表,它的内阻是100 Ω,量程为0.2 V,现要将它改装成量程为10 A的电流表,则毫伏表应(  )

A.并联一个0.02 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0.2 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50 Ω的电阻

D.串联一个4 900 Ω的电阻

【答案】 A

【解析】 电表的满偏电流为Ig A0.002 A,把它改装成量程为10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并联电阻阻值为R Ω≈

0.02 ΩBCD错误,A正确。

同步检测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