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复习时间虽短,却不能没有计划。有些学生常感高考临近,时间不够用,却又无从下手。建议考生列一个时间表,这样就能目的明确,条理清晰,使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时间同步,心中不慌乱。
去年,有个女生就做得非常好。在距离高考还有35天的时候,她订了自己的复习计划——把知识过三遍。第一遍,用15天时间,第二遍、第三遍各用10天时间。她把复习任务细化到了每一天,列了一个计划表,贴在课桌上。每完成一项,她就画一个“√”。高考前,她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三轮复习时,模拟训练是家常便饭。但是,能与高考的时间完全吻合的训练并不多。高考上午考试时间在9点,而高三学生上午的模拟训练时间大多从8点就开始了。学生最好能利用 “高考时间”做高考模拟题。比如做语文模拟题时,时间卡在9点~11点半,在这个时间段内,认真答题,包括作文,要认真写完。
有些学生做模拟题时,喜欢拖拖拉拉,一套题能做3个多小时。还有些学生,只做客观题,不做主观题。这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模拟。
平时要养成用黑色水笔的习惯。有些学生平时喜欢用铅笔、圆珠笔答题,说等高考时再用水笔,这个习惯不好。去年,有个学生,平时喜欢用圆珠笔,高考时,换成了黑色水笔。因为平时没用习惯水笔,加上高考答题纸又硬,他觉得写起来很费劲,心情立马不好了。心情不好,就影响了考试的发挥。
曾经有个女生,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三轮复习时,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了文科上,数学题只是看看,想想解题思路,就放一边了。高考后,她只走了一个普通大学,让周围人颇感意外。
看着容易做着难,三天不练会手生。我们建议学生,在三轮复习时,要保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保证“手热”,不能把一轮、二轮复习时掌握熟练的知识、技能“放凉”或“整丢”。
高考时间紧迫,考场上学生心理紧张,需要有非常熟练的做题“手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考试。没有做题“手感”,在分秒必争的高考考场上,势必影响做题速度,影响考试发挥。
△规范答题,养成习惯。
卷面质量不高,潦草、涂改、不条理、不整齐、用笔颜色不美等现象比较突出。失分有时往往不是知识遗漏,而是答题不够规范。
规范答题的习惯靠平时养成,考生们可以学习近几年高考评分细则,熟悉各科规范答题的要求。平时答题时要纠正“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快、快而不准”的坏习惯,争取高考时该得的分一分都不丢。
△不能提早回家复习,家里环境虽好,但是没氛围。
实践证明,提早回家复习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一会儿喝杯水,一会儿上趟厕所,一会儿吃个苹果,或者干脆躺着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一个人在家复习,还会产生孤独感,对学习并没有帮助。建议同学们,不要提早回家,应留在学校,紧跟老师的进度,有序复习。
△饮食上保持清淡,忌生冷。
饮食是同学们后勤保障最关键的环节。复习和考试期间,同学们用脑过度,尽量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少吃肉,少放盐,保持清淡。另外,可以多吃菠菜、草莓、柠檬,这些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有助于缓解压力。胡萝卜、干果等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均可以提高记忆力。
切记不要再吃油腻及生冷食物,以防拉肚子及肠胃不适。此外,同学们要少食多餐,不可吃得过饱或饥饿。在感受到压力时,可以嚼口香糖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