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培养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阅读: 1719 时间: 2007-12-10 19:49:00 1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信息时代即将到来,未来的主要矛盾是高素质人才的供需矛盾,未来的竞争是高科技经济人才的竞争,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培养尖子学生,就是拥护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也是我们重点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尖子生培养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运用“共生效应”,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人类当中也存在,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一个“共生效应”的杰出典型。根据这一原理,在尖子生培养上应培养造就一个尖子生群体,形成优生优培的良好氛围,形成群英荟萃的精英班或实验班,形成比学赶超、群雄逐鹿的氛围。实践证明,“单苗培植”,拼命抓某个学生的方法难以奏效,“水涨船高”,在大面积的“高产田”里方能培植出好苗子。
二、研究新高考的特点,改变传统观念
一位长期关注高考改革的专家认为:从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命题的指导思想变了,命题注重考查一个考生应具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是“大学要什么,高考考什么”,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非常明显,前者考知识,后者考能力(包括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力)和素质。那些阅读面广、思维和应变能力强的考生成绩冒尖。
根据新的高考特点,培养尖子生应达到如下要求:会追根溯源,掌握重要的学科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发掘自身潜能,有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养成多角度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会举一反三;理科生要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验能力,重视实验设计。
三、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
“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悬念,让他自己去讨论;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
己去抓住;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发展。” 这是浙江省嵊州市教委在培养尖子生方面提倡的“十
个给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遵循当今先进的学习能力学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是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绩,从而取得成就感,进而培养起学科兴趣。成就感越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越强,这是尖子生成长的规律。为此,我们的教学必须还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让学生懂得:成功的轨迹很简单:有一股精神,树立一个信念,再坚持不懈地追寻它,就会成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此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让我的学生背诵这段话,并理解其内涵,使学生明确成功的轨迹很简单,有一股精神,树立一个信念,再坚持不懈地追寻它,无论是“伊人”还是胜利都会向你招手。平日教学中,我经常和学生探讨名人成功的历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必胜信念,不断给学生进行精神充电,使学生持之以恒的向既定目标冲刺。
五、开展研究性学习,掌握新知识,扩大知识面
许多同学认为,上高三就应把自己封闭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为只要学好了书上的知识就可以了,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与现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在文科考试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在理科综合中也有反映。近几年的语文作文都要求对社会现象有一定了解并能做出简单的分析,而如果对外界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突然遇见就会觉得有一定难度,不易下手,但实际上涉及的都是经常谈论的问题。又比如,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试题,有关高科技的试题频频出现,象高考化学涉及的“巴基球”是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项目,象理科综合试题涉及的“聚乙炔”也是获诺贝尔奖的研究项目。这些试题起点高而落点低,如果对科学前沿保持一定的关注,那么这些内容就会派上用场而不必多费时间,同时这些试题也是区分度高的题目,会使尖子学生脱颖而出。因此,尖子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范围,应当是博与精的结合。博是指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广泛涉猎,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精是指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量多掌握高精尖的知识。为此,可设立两大沙龙,一是“文科综合沙龙”,一是“理科综合沙龙”,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去探讨、研究,教师只作必要的指导评判。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去认识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好方法。不仅如此,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尝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六、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我们学校的一项学生心理调查引起了我的警惕。在老师眼中存在不少小毛病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上都在正常范围,而一些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心理健康指标却超出了正常范围。这使我们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品学兼优不一定心理健康,好学生反而更容易情绪压抑。分析其原因,品学兼优的学生,头上顶着光环,在学习和生活中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但他们往往缺少宣泄的机会和环境,心里有了“疙瘩”,不敢对老师、父母讲,对同伴也不能倾诉。时间一长,心理上就出现问题。实践证明,情绪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育中应该为他们提供宣泄的时机,帮助他们维护心理健康。
此外,尖子生培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等等。
以上是我在培养尖子生方面的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