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科老师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他肩负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认为任,他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 做到班主任的“四要”。 一、 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班级工作的前提,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学生病了,端一杯热水,看看医生;下雨了,送一把雨伞,添一件衣服;几天没来,到家里走走;情绪不好,谈谈心,开导开导;运动场上,加加油,助助威;辍学了,动员动员家长、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资金帮助,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情,为我们教育学生,做好班级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班主任还应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情况。揭去威严、冰冷的面纱,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还原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真实自我,和学生同悲泣、共欢乐,做一个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二、 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中出现的违纪现象,一定要严格要求,做到防微杜渐。对违纪现象的批评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决不能采取打、骂、罚等高压手段。对于无主观故意的违纪现象,要及时提醒学生,宽容学生;对于有主观故意的违纪现象,要查清事实,寻找主观故意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要求学生还体现在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培养学生自觉的文明、礼貌、道德、卫生等习惯。 三、 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中国有句俗语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才敢于批评、教育学生,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 要平等对待学生。学生是受教育对象,但学生有自己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对于学习上、经济上、能力上有差距的同学,班主任更不能表现出讨厌、轻视、冷落的态度,而应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 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
学生是未成人,但是在人的基本权利和人格上,和成年人是一样的,是同等的。但是学生的权利是否能够享受得到,他们的人格是否能够得到尊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因素到关重要。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开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亲近学生,确保他们享受到各项基本权利,不轻视他们,不藐视他们,更不歧视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就尊重老师,就相信老师,就听老师的话,就按老师的要求做。这样,学生也就有了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础。尊重学生才能够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作为老师,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地,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其足够的温暖,以便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的潜能。对学生关心、爱护不仅仅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更重要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的体现,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
三 做好差下生的转化工作.
一个班级肯定有好学生,也有差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差下生真的无药可救了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差下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我们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雨露,健康成长。一 、班主任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对待差下生,首先要抱有正确的态度,要正确地看待和评价差下生。他们的“后进”并非一成不变,在他们身上也会有潜在的闪光点。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寻找和挖掘其上进的火花。一旦发现,就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要尽一切可能树立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调整心态。使他们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发扬光大。二、 抓住特点、因势引导。 差下生的特点是复杂的,其个性也有不同类型。班主任要根据差下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采取不同的措施,即可以晓知以理入手,也可以从动情导入手。注意教育过程的阶段的反复,有步骤且耐心地教导,促其向好的方面转化。此外,做差下生转化工作,要注意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包括他们信任的教师、朋友、同学及家长,创造一定的教育情境,抓住教育机遇。同时,要及时巩固和发展教育效果,激发他们的自尊、自爱和自信,促进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总之,要转化差下生,要动之以情,才能晓知以理。只要我们不厌其烦地做好教育工作,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差下生一定能进步,最后成为一名好学生。
四 做好班级的重点工作。一 、加强学生的无神论教育,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我们以阵地建设作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保证,以“雏鹰行动”为载体,以“争章”活动为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了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了“五爱”、“讲文明、树新风”、“读好书”、“法制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组织少先队员开展读书、演讲、征文、走访、调查等各类活动,引导他们学习历史、了解国情,增强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二、继续深入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争做现代化新城区文明学生。结合校大队部工作安排,对学生各方面的常规进行检查、监督。使学生基本能做到按时上学、放学排队回家,戴好小黄帽、红领巾、校牌才能进校。在校要说普通话,不讲脏话,下课做安全的游戏。 加大服务少年儿童的少先队工作的力度。为了培养队员的参与、互助、团结的意识,增强队员的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班级中积极开展“手拉手”活动,并鼓励互助员之间进行通信。通过活动使队员们从小窗口看到了外面的大世界,看到了祖国这么大还有穷山窝,使队员主动地接受国情教育。四 校内全面推进雏鹰争章活动,使考章落到实处。 “争章”活动是“雏鹰行动”的外壳,“雏鹰行动”的整体要求是通过各枚雏鹰奖章的具体标准体现出来的。在班中积极开展“达标争章”活动。鼓励同学把争章过程中的感受写成争章日记,积极向《广播台和雏鹰报》投稿。班考评员要学会如何合理运用队会、晨会或课余时间及时考章,使争章活动落到实处。五 深入开展“五自”学习实践活动。继续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提写的“五自”(即: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为基本目标,凭借科普宣传月及科技节的的东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科技实践活动与法制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构建一个少先队社区工作活动的大网络,从家庭、社会、学校生活的各方面,帮助少先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
总之,作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