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乐之·好之 ——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学习随感
来源: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作者: 徐发林
阅读: 1172 时间: 2021-11-01 14:16:19 4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万圣师表的孔老夫子,早就告诉我们: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诚哉斯言,20211030日至31日,我们也非常荣幸地带着以学为乐的态度,怀着无限的期盼的心情,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的文益堂大厅参加第八届全国特教会,接受了知识的洗礼!

    本次会议是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科研的最高水平的盛会。虽然已在一线工作20多年,我们还是第一次亲临这样的会场,倍感荣幸之至!整个会议持续一天半,们却丝毫不觉疲惫。聆听各位专家教授对物理教学的独特见解,我们如沐春风,收获良多,现将一些感悟与物理同仁们分享!


    此次大会由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编辑部和重庆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由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承办。大会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教所副所长周智良先生主持,与会专家有华东师范大学管曙光教授、西南大学廖伯琴教授、万州教师进修学院黄全安副院长、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钟进友校长、重庆市教科院中教所阮享彬老师等,以及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线下参会代表。会议内容包含:大会报告、现场展示课和名师教学思想、创新实验、教研论坛、物理学科教研基地”及名师工作室”展示活动。疫情影响,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与会代表通过重庆出版集团的智播云”参加直播平台的线上会议。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廖伯琴教授解读新课标。一个多小时的报告时间里,她深入浅出地把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目标剖析得淋漓尽致,不愧为一代物理宗师!接着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带来有关量子革命以及现代物理启示录的视频报告。听完陆教授的讲解,我们不禁思考,如果年青一代能够摆脱追星娱乐的轻浮,静心学习并思考这些开创人类新纪元的新事物,我们的国家必将更加强大若要将我们的下一代引领到这个方向上来,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更是责任重大。多么期望我们的学生能秉承自然科学的光辉,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接下来,与上午的前沿性讲座不同,下午的展示课于我们一线老师而言是再熟悉不过,毕竟上课正是我们每一天的工作。然而,将我们的课堂与各位优秀教师的展示课对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物理要用实验说话,不能填鸭式灌输知识点。只有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考虑到教学中去,方能成就平民化教学、均衡化教学,才能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梦想,这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首要职责。


    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是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的物理教研组组长苏道浪老师有关《牛顿第三定律》授课内容,首先,他借由学生对现场各位代表的欢迎鼓掌之机,便捷有效地引入主题,再通过物理视角让学生分析鼓掌时手的受力过程。在一个主题引入中就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其次,在第二个环节中,他让学生用弹簧秤定性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相关实验探研能力得到了培训。紧接着第三个环节,他让学生利用力传感器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关系进行定量的科学探究。最后,第四个环节是本节展示课的高潮,他让学生在前面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对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再次体现出从物理视角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他这节课从引入、定性探研、定量探研、理论推导这四个环节,让新课标中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得恰到好处,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落地的教学示范,是我们日常教学设计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课堂的典范。

第二天上午则是物理大咖们的报告汇集。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来自万州教师进修学院黄全安副院长的关于依托物理基地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报告。其报告内容条理清晰,高屋建瓴,也正是有他作为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师傅,在专业上对我们的引领,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


    一天半的时间是短暂而有限的,但获得的知识却是无限的让我们受益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这些感悟与收获,脚踏实地落实到物理教学过程中,力争做一位人民教师的榜样,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为学生终身发展贡献力量!

    教师之乐,教学之乐,源于加强自我学习为乐,夯实自我的素养为乐!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两天,我们在物理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雨露,有醍醐灌顶之感,感恩各位专家悉心传授,让我们能一遍遍回味学习的甘甜!





点赞是一种美德
4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