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全安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2013.4-2016.5)
根据万州区教委《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在万州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黄全安名师工作室。为了全方位打造万州品牌物理教师,展示万州物理名师的风采,通过名师带动骨干教师群体发展,为了使工作室正常运转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制定本工作室工作方案。
一、工作室宗旨
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由同一学科领域内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组成的, 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名师工作室旨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物理教师队伍。 把名师工作室办成物理优秀教师的孵化器,物理教师队伍建设的助推器,万州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加速器,为万州区教育的快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工作室工作目标
1.带一支团队。
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管理岗位上出经验,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以引领学科教学共同发展。三年内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区级、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2.抓一批项目。
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同仁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3.做一次展示。
引领物理学科建设,每年承担一次区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建一个网站。
办好工作室资源网站《三峡教育网》,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网站成为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资源交流的平台,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学生。工作室成员每周上传2-3个优秀教育资源。
5.出一批成果。
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形式总结出来。工作室成员每学年至少发表或获奖一篇物理专业论文。
三、工作室工作思路
1.理论学习。工作室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一定的读书量,并做好读书笔记。
2.信息交流。定期集中或在网上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读书内容和读书心得。工作室建立QQ群(261430901),并以此作为彼此日常联络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3.深度研讨。每学期期讨论确定中心议题,通过授课、研讨座谈、撰文等方式就教学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对该问题系统的研究。定期开展 “物理教育沙龙”,由一位工作室成员设计话题,并由该成员主持、主讲,同时,欢迎有兴趣的其他老师共同参加,各抒己见,碰撞火花。
4.教学实践。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积极进行教学的实践探索。每学期争取开展一次“名师讲堂”,在全区开设探究性课题的汇报,公开教学,授课者为工作室成员或工作室聘请的老师。
5.课题研究。工作室确定一个总课题,每个成员可以确立子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对工作室成员要求人人都有各自主攻的课题研究方向,同时也参与其他的课题研究。
6.送教下乡。工作室成员定期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扩大工作室的的辐射作用,锻炼研修成员的教学适应能力。
7.总结提升。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认真撰写反思日记和教育教学论文。定期由工作室向各级各类专业学术杂志推荐发表。
四、工作室工作措施
1.成立工作室领导小组
工作室聘任唐果南、廖伯琴、周志良、余明华、王奇之、王文波、罗翔、姜有志为工作室专家指导小组,定期接受专家指导,听取专家学术讲座。
2.工作室研修员构成
陈青苗 |
男 |
高中物理 |
武陵中学 |
田 杰 |
男 |
高中物理 |
上海中学 |
王良枢 |
男 |
高中物理 |
分水中学 |
吴善钦 |
男 |
高中物理 |
万州三中 |
唐 正 |
男 |
高中物理 |
万州二中 |
秦 健 |
男 |
高中物理 |
新田中学 |
张应国 |
男 |
高中物理 |
万州中学 |
叶 勇 |
男 |
初中物理 |
万州中学 |
秦隆贵 |
男 |
初中物理 |
万州中学 |
3.工作室研修人员培养措施
(1) 工作室成员制定三年规划和年度专业发展规划。本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制定专业发展的三年规划,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每学期召开2次全体成员会,进行小结、研讨和布置工作等;每月在网上进行集体交流、研讨一次;
(3)通过集中和网上交流等方式学习、研讨市内外相关新课程教学要求(必修、选修)和教学建议;
(4)工作室主持人不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和文章;
(5)每半年检查通报成员完成规定目标的情况,并把研究成果在工作室网站上公布、交流。
(6)每年集体外出学习和交流一次, 外出参观学习要交学习报告。
(7)每年报销物理专业杂志征订费用200元/人,凭征订发票在工作室经费中报销。
(8)发表或获奖论文省级奖励300元/篇,国家级奖励500元/篇。
(9)区级课题主研人员课题结题奖励200元/人,市级课题结题奖励300元/人。
4.工作条件保障
(1)在万州中学办公楼三楼设立名师工作室办公室,并配备必需的办公设备。
(2)积极争取资金,用于聘请专家指导讲座和开展正常教研活动。
(3)万州区内活动费用由工作室承担,出万州区的大型活动由工作室负责生活和住宿费用,交通费回原学校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