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
阅读: 1496 时间: 2005-12-16 15:41:00 1

    作为年轻的幼儿教师,当没有为人母时都不太能体会作为家长的那份对儿女的牵挂﹑呵护和期盼的感情,当工作中有些家长要求我们对他的孩子格外照顾时;当家长为一些小事不厌其烦找老师反复叮咛时;当家长因为孩子间的摩擦与老师发生争执时……相信大部分幼儿教师虽然能表面上尽力作好解释开导工作,但很可能内心中对此却是难以认同和理解的。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心中难免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对工作也逐渐懈怠下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天下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最聪明最优秀最可爱的人。作为家长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孩子的泪水和微笑。作为教师,当遇到前面所提到的类似问题时,不妨站在家长的位置去看问题,试想一下作为他父母面对这样问题或事件时,心态是怎样的?家长希望教师是怎样的?一旦有了这种变更角色的意识和心态,就不难理解许多家长对幼儿在园生活中的某些不满,对教师工作的某些抱怨或对教师的一些额外要求。只有拥有了这种心态,才可能公平﹑冷静的给予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

    同时,只有真正理解了家长,我们才可能的满腔爱心去关心每一个孩子,才可能有满腔热情去面对工作,“可怜天下父母心”,面对这拳拳的爱子之心,盼子之情,作为幼儿教师都能感到肩上的担子的份量,那不仅是沉甸甸的,还托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期盼。如果每一位老师真正把自己设想成孩子们的母亲,那么,我相信,许多工作可以提前做好,并且做得更细致,更体贴,让家长们放心离去,让家长们对我们的工作认同﹑满意。

    只有深入了解家长的心理,从家长的角度看问题,才可能掌握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在工作中,无论是汇报工作,处理矛盾,还是解决问题,都能抓住家长的内心想法和迫切的需要,从而寻求最佳途径与家长沟通。例:当工作中有失误时为家长带去真诚的歉意;当家长对工作有不满或建议时,我们能坦诚相见,共同探讨与交流;当为家长汇报幼儿情况时,能从点滴细节入手,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同时避免有失偏颇……

    我们的工作是面对孩子,服务家长。只有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才真正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我们的工作才得获得家长的配合与肯定。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