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讨论教育的特点时,需首先确定教育特点的____,这个参照系就是与教育活动处于同一层次的其他____。
-
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实的基础上对教育特性的____。
-
3.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____活动。
-
4.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是一种____的活动。
-
5.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____的活动。
-
6.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____和____。
-
7.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____活动。
-
8.人类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是____。
-
9.在早期,人类传递社会经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有人有意识地提供____或____,让另外的人模仿;其二是有人利用语言文字将____总结归纳出来,以浓缩化、集约化的方式提供给另外的人,让他们理解并掌握。
-
10.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教育方式和动物的____方式相比有极大的优越性。
-
11.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____。
-
1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之使作善也”。这是____在《____》中对教育的界定。
-
13.英语中“教育”(education)一词,来自____语,其本意是对人____。
-
14.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____,教育即____,教育即____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
15.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____。
-
16.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是对人的一切天赋力量的和谐发展的一种____。
-
17.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____、改变人的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
18.学校教育是由____机构的____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
19.从广义教育角度看,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____的人。
-
20.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____。
-
2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和____。
-
22.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____。
-
23.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____。
-
24.在广义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被称为____。
-
25.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有两种“教”的活动对象或客体,其一是____,其二是____,但它们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
26.____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
27.____的矛盾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
28.教与学之矛盾两方面既有____又有____。
-
29.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____是矛盾的主要方面,____是矛盾的次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