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 )
A. 自发性 能动性 创造性 B.自主性 能动性 创造性
C. 自发性 能动性 创造性 D.自主性 能动性 创新性
2.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老子 D.孔子
3.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 )
A.智商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发生认识论 D.情商理论
4.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地体现在( )
A.选修课程 B.校本课程
C.乡土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5.目前生命教育被忽视的原因主要有:教育的异化、教师的功利化情结和( )
A.社会的客观压力 家长的客观期望 B.社会的主观压力 家长的主观期望
C.社会的客观压力 家长的主观期望 D.社会的主观压力 家长的主观期望
6.知识经济要求人才的素质是( )
A.科学素质 B.人文素质 C.专业素质 D.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
7.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 )
A.新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发生认识论 D.信息加工论
8.现代教育活动主张( )
A.知识本位 B.教师本位 C.被动学习 D.尊重学生
9.尊重受教育者就不能( )
A.尊重学生 B.了解学生 C.适当体罚 D.与体罚划清界限
10.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
A.面向全体 B.面向社会
C.面向未来 D.面向生活
11.“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的理论根据是( )
A.主体教育理论 B.尊重的教育理论
C.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D.创新教育理论
12.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认知学徒式、随机访取式和( )
A.角色扮演式 B.课堂会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