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安徽高考文科状元曹姗:喜欢国际象棋、足球和超女
阅读: 1456 时间: 2007-10-25 07:24:00 1

人物:高考文科状元曹姗

来自:合肥一中高三(14)班

高考总成绩:678分

高考单科成绩:语文134分,数学136分,英语142分,文科综合266分。

兴趣爱好:国际象棋、足球、超女

“我才刚刚知道没多久呢,你们怎么也都知道了。”昨天下午,面对出现在眼前的各家媒体记者以及他们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话筒,乖乖女孩曹姗显得多少有点不知所措, 妈妈更是笑眯眯地躲到了镜头的后面。直到说到了高考的分数,曹姗才调皮地吐了吐舌头说: “整个中午我都很紧张,就跑出去玩了,跟初中同学一起逛街,后来妈妈打电话告诉我查168知道了高考分数是678分、并且很可能是安徽的高考文科状元时,我根本不相信,以为她在跟我开玩笑呢!她讲了好多遍我才相信是真的,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开心地给班主任夏老师打了个电话。”曹姗笑着说。

如愿以偿上北大

“我当时预估的分数没有这么高,只有660分,语文和文科综合分别少估了10分,选择的是北大光华学院的志愿,但填报的时候真是有些犹豫,怕自己考不上。”曹姗实话实说。

她的妈妈告诉记者,在曹姗上高二的时候,得到过一个去北大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当时安徽省总共有6名考生进入面试阶段,最后2个人被录取,曹姗是第三名,遗憾出局。那一次与北大的“擦肩而过”,不但没让曹姗气馁,反而让她坚定了考北大的信心。“那次从北京带回来的资料中,有一份北大的挂历,曹姗就把挂历一直挂在写字台前,并且表示‘看一眼就激励自己一次’。我想,她能取得今天的好成绩,跟她遭遇失利不轻易放弃、坚持到底,是有很大关系的。”曹姗的妈妈说。

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总结曹姗成功的学习经验,曹姗的妈妈和班主任老师都认为,她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孩子,学习起来很有计划,善于总结,并且贵在坚持。

曹姗告诉记者,由于她的家住得比较远,在葛大店那边,为了上学方便,她初中的时候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的,到了高中,又在合肥一中附近租了房子,由外公外婆照顾生活,学习上主要靠自己,没有请过家教。

“上42中的时候,目标就是考上一中;上了一中以后,目标就是上北大。”曹姗始终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从初中开始,她就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写在小字条上,做完一件划掉一件,哪怕有一件没做完,都绝不去睡觉。“这个习惯坚持了6年,很有用,而且让我每天都有成就感。”曹姗说,“除此之外,我还比较注意总结,考得好考得不好都会总结一下。文科的东西要反复才能加深印象,我记忆力也不算太好,就一遍一遍反复。比如高三的时候,历史书就背了七八遍吧。”

“刻苦是必须的,方法也很重要!”曹姗的班主任夏老师说,曹姗在高一的时候,成绩并不突出,直到高二进入文科班,从第一次考试开始就遥遥领先,以后几乎没考过第二,而且她通常要比第二名高出30分以上。夏老师认为,曹姗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除了刻苦努力外,还得益于善于与同学交流,“她对同学很大方,别人问她问题,她从不怕耽误时间,总是耐心细致地回答,其实,她帮别人解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她自己深入思考、理清思路的过程!”

爱看足球喜欢超女

“念书之余,我有很多爱好,喜欢下国际象棋,还得过合肥市的奖,不过上高中以后就不下了;喜欢听音乐,欧美的中文的都喜欢,超女中最喜欢周笔畅;还有,我喜欢看足球,最喜欢西班牙队。总之,我从来不会觉得没事可做!”曹姗表示。

说到自己的看球史,这个1988年出生的女孩开始滔滔不绝:1997年伊朗队和中国队踢了一个4比1一个4比2,从那开始,我就看足球了,那时候我才上小学。今年世界杯正好在高考考完以后开幕,我能看的都看了……爸爸用“看到劳尔就跳”来形容自己的球迷女儿,并且奉上了一段“插曲”:“1998年世界杯决赛那场,曹姗非要我们凌晨三点喊她起来看比赛,当时她年纪那么小,我们都没叫她,第二天一早起来,可不得了了,她居然气得不去上学了,后来我给她买了一只新钢笔,才总算哄好了她……”

校长寄语状元女要继续努力

“状元的本身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今年我们安徽的考生中,至少有40-50人是有争夺状元的实力的,合肥一中文理科每年也至少有5名考生有望争夺状元。曹姗一直是我们的‘种子选手’,她目标明确,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没有投机取巧,善于总结经验,有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周围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家庭氛围,最终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这也是我们学校的荣誉!”合肥一中校长陈栋说,他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来寄语曹姗,“进入北大后,会有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圈子,那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状元,所以,你要以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继续往上走,我们不仅仅要看你上北大,我们更会关注你今后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曹姗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话,轻轻点头。 

心态

进取心

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短期目标并找到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避免应付敷衍和机械的接受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如何更科学的学习。

耐心

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会立杆见影。我们要坚信只要尽力,就在进步,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我在高二时,英语阅读和完形填空很薄弱,我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做两篇阅读和一篇完形,两个月后还是没有起色。一位英语老师告诉我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我静下心,继续按计划做,高三英语有明显突破,尤其是考试中完形填空基本上没有再错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使你的成绩暂时不是很好,也千万别对自己绝望而放弃努力。

平常心

考试临场发挥靠心态,不要在考场给自己施压,考场上应该暗示自己:只要把自己会做的题目都做对了就是成功,或是为自己找条后路,安慰自己。另外不要因试卷的难度而影响情绪,告诉自己:人难我难不畏难,人易我易不大意。

我建议大家不要在考试后情绪波动太大,从我高三的体验看模考的成绩与高考的成绩有相当的出入,没有必要太在意模考的分数,最重要的是分析模考中出现的问题并查漏补缺,迎接高考。

语文

作文――阅读积累法

语文的学习方法比较特殊,没有必要花费大量完整的时间,也无需做海量的题目,最重要的是“零存整取”积少成多。读书不在多,关键是做个会读书的有心人。我在学习之余爱看一些文化散文和古诗词,高二时我准备了一个照抄本,把自己阅读中看到的美句记录下来,每次考试前把照抄本读一遍,久而久之,那些名家的语言经过自己的加工思考和排列组合,就成了自己的语言,有助于在考场上写出比较有文采的文章。

大阅读――研读高考真题

散文阅读很灵活,并不是文章读懂就一定能拿高分,需要一定的答题技巧。我高三时开始用《十年高考》,看过文章后,先自己组织答案,再与参考答案比较看看有什么差异,参考答案是如何得出的,思路是什么。我认为要做好阅读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术语,再从文章中找出作者议论抒情的句子并结合题干进行整合提炼,同时考虑注解和标题。

数学

重视基础题

文科数学难度不大,高考的趋势是淡化技巧重视通法,很多时候一些数学基础很好的同学因为犯了低级错误而那不到高分。我们平时不能专找难题做,轻视基础题,其实高考中为数不多的难题也就是若干个基础题的组合。克服粗心毛病最好每天坚持做一定量的数学题,增加熟练程度,并且有意识的暗示自己集中注意力,提高正确率。

回顾错题

很多过来人都推荐错题本,这种方法很有效但不是适合所有人。我尝试把所有做错的题做上标记,一周抽一天把本周做错的题再做一遍,避免再犯类似错误。错提的回顾一定要按时而且要反复,这些前提的工作都推到高三可能时间会比较紧张。我的改错本上没有很多的题目,而是平时经常忽略的易错点和容易思维阻塞的知识点。

英语

大声朗读

我基本上每天早起读英语或新概念,朗读是一个培养语感的好办法,有助于在解题没有明确依据的情况下提高答案正确率。

坚持阅读训练

达到英语能力和应试能力的统一需要做一定量的题目,尤其是阅读和完形的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会立杆见影,一定要有毅力和耐心同时要会总结。我从高二起每天做两篇阅读一篇完形,做完后仔细思考做错的题,思维有什么偏差,出题者到底想考什么,逐渐使自己的思路接近命题者。

文综

以课本为纲

政史地的课本是最重要的依据,课本内容和体系结构一定要烂熟于心。我认为看书比背书效果更好。看课本有四个关键点:

第一、抓住书本的框架,再用具体知识来填充,这样我们接受的就是知识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第二、看书要细致,包括小字批注插图都要留意。

第三、复习要及时,上完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周日在家最好把本周的课程再熟悉一遍,加深印象。

第四、要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不能机械地背书。思考文字中隐含的意思和结论性语言是如何得出的。如课本中提到北美独立战争手启蒙思想得影响,究竟如何影响书中没有明确,我们就可以从领导人、《独立宣言》得发表、确立共和制等角度思考。

归纳总结法

在思考或是读参考书时可以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利于记忆。历史可以归纳相似知识点,如古代坚持唯物或唯心的思想家,古代对外交通的发展,世界之最,中共会议等;也可以举例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发生的大事。地理可以归纳一些答题的角度,如分析区位时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影响航行的因素从风浪、洋流、沿岸地形、冰山威胁等角度展开;常用的结论,如等值线的“高低,低高”规律等,以及一些热点区域的知识点,如南水北调的利弊等。政治可以记录一些常用的时政用语和知识点。

同学交流法

我很幸运周围有很多思维活跃的朋友,同学之间的讨论往往会给我启发和灵感。我习惯把遇到的问题记在小本子上,和一群同学讨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同学问我的问题,也会引导我去思考一些曾被我忽略的知识点。在高三后期,有时同学也利用下课时间互相提问,或是连历史线索,应该说也是加强记忆的好方法。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