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故事---比尔·盖茨
阅读: 2562 时间: 2006-07-17 20:41:00 1

                    美国·世界计算机业巨头

比尔·盖茨(1955—),美国西雅图市人。中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一年后辍学,开始从事令他痴迷的计算机事业。1975年正式创办微软公司,28岁成为全球电脑大王,曾被评为1998年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晚降生在美国太平洋西岸的西雅图,他的童年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位有文化、有修养的母亲。母亲玛丽·盖茨生下了儿子后,丈夫已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她便放弃教书的工作,全心全意操持这个家庭。作为对教书工作的一种替换,玛丽受到她母亲的影响,成了一名社区工作的自愿服务人员。她承担的第一个自愿服务工作是为西雅图历史和发展博物馆做讲解员,工作的内容包括到各地方学校为学生们讲解本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当时,盖茨只有三四岁,由于家中没有请保姆,所以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她在学校里向学生们讲解西雅图历史和文化情况时,盖茨就坐在全班最前面的桌子旁边。尽管盖茨是一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他表现得比学生还要专注。小盖茨死死盯住母亲,真可谓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对此,玛丽·盖茨喜在心头,对小盖茨的表现大加赞赏。

盖茨的母亲是个不平凡的女性,除了教养盖茨和他的姐妹,还在各种社会组织中担任过重要职务,除联合道路公司外,还担任过华盛顿大学评议委员这样显赫的职位。玛丽·盖茨交游广泛,认识许多名流,为盖茨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有一次,比尔·盖茨准备在班上作《为盖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报告。这份报告使父亲明显感到比尔·盖茨对企业事务的敏感。从此,每次社交活动,父亲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儿子引见给他的商界朋友。这对比尔·盖茨后来从事计算机事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尔小学毕业后,父母在他是该读私立中学还是读公立中学的问题上进行了认真分析。由于比尔·盖茨在小学时就是一名不“安分”的学生,父母希望儿子在新环境中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上有纪律约束。当时,西雅图有所私立中学,名叫湖滨中学,该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纪律严明,这所学校比较符合比尔·盖茨父母的要求。

比尔·盖茨开始不愿意去,他认为湖滨中学的校规校纪太严格,对人约束过多,但当他听了父母对湖滨中学优越的学习条件的分析后,还是同意了。

在湖滨中学,比尔·盖茨虽未改掉那些所谓的“坏毛病”,但他的数学天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也正是在那儿,他迷上了令他倾注毕生精力的计算机。比尔·盖茨常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对待学习,凡是他喜欢的课程,他就狠下工夫,学得非常出色,反之,就一般性地对付。

父母尽管知道儿子的某些课程还可以学得更好,但他们从不因此而责备儿子。因为他们知道,儿子不是不用功,知识不愿在不喜欢的东西上浪费时间罢了,他把自己的才智和心血都用在了刀刃上——他喜欢的数学与计算机上。

比尔·盖茨中学毕业时,很想到哈佛大学读书,这也正是父母的心愿。他们认为,只有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才能使儿子受到最好、最全面的教育,他的天赋才能被充分激活。但在专业选择上,父亲与儿子发生了分歧。父亲在美国律师界的声望很高,他十分希望儿子能继承父业,但比尔对学法律当律师不感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数学和计算机。

所幸父母是很开明的,当他们发现儿子对当律师不感兴趣后,意识到若强迫他学法律,只会扼杀他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对他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父母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决定让儿子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盖茨顺理成章地跻身全世界一流的哈佛大学。有一天,他却突然告诉母亲:他要退学,去实现他那时那个并不怎么起眼的梦想。对此,他的母亲表现出无比的坦然,让儿子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比尔·盖茨的这次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奠定了他的计算机事业的基础。20年后,比尔·盖茨的微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视窗。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