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写作: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来源: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
阅读: 1385 时间: 2022-06-20 10:16:05 4

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这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追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师个体为什么写作、怎么写作、写什么这三个基本问题。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教师才能进行自己的写作,才能让自己的写作长久地坚持下去。


自觉写作,才能抵达人的灵魂深处   
 

教书育人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着力点,教师只要把这两个方面做好,教育也就好了。但是,现代教育课堂则不一样,不仅要求教师教书育人,还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课堂、研究教材与教参、研究开发出校本教材,走适合自己与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道路。因此,现代化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向专业化教师发展、向专家型教师奋进、向教育家型教师靠拢,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大量的研究,走教学 → 研究 → 写作 → 教学的道路,以研究带动写作,以写作带动研究,促进现代课堂的纵深化发展。

 

现在,很多年轻教师为了职称论文发愁,到处求人发表论文,然后混一个职称,满足自己加工资的欲望。其实,求人不如求己,只要教师自己努力,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于开拓进取,那么教师的教育人生将更加精彩。很多教师的写作,都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都不是来自于主动的要求,而是来自于自己要评职称了,看到职称与金钱挂钩,在行政命令的要求之下从事的写作。这样的写作是一种被动的写作方式,也是 “假”写作,是伪教育科研。


 

写作,就是要发自内心深处地呐喊,要写出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被”写作。一些教师只是想通过写作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不是真正的爱写作本身。一旦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后,就会停止,再也不写作了。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写作之前就要弄清楚自己的写作目的,写作不是炫耀,写作不是手段,写作就是写作,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的思想,不带任何功利和目的;同时,让写作变成自己的一种生活,而不是为了自己想要达到评职称,或者其他什么目的,如果出于这样的目的,建议最好不要走写作这条路。毕竟写作是需要坐冷板凳、也需要看冷眼的事情。一个青年教师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坚持。自愿,才能抵达人的灵魂深处。


课堂,才是每个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核心的领域    

 很多人都认为,教师们的文章是写出来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 “上”出来的。一个没有认真对待自己课堂的教师,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更不可能发现教育生活中的美好。王君说:“课堂是你和学生生命在场的地方,每一堂课都要当成公开课来上。以课堂的质量来抵抗轻易飘逝的生命,凭借课堂的高度走向生命的高度。”

 

为什么有些教师写不出文章?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都没有发现生活的 “眼”。现代诗人何其芳说:“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快乐和宝藏”,讲的就是生活,就是生活的体验。没有生活体验,没有细致观察生活,就不会在自己大脑中留下痕迹,就不会给自己留下灵感闪现的基因。


朱熹强调多读书,“不必著意学如此文章,但须明理。理精后,文字自典实。”这种观点影响了近千年,很多人也确实因为书读得多了,文章也写得好了,但反例不是没有。我常常听一些老师抱怨,自己读了很多书,却写不出好文章。这恰好反映出一个写作的共性的问题——写作需要生活,这个问题,学生和老师都存在。

 

巴金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写作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写作,是生命的事业,是灵魂的事业,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写作。怎么做才能怎样写,很多教师之所以有精彩的写作,就是因为写作是这些教师激情课堂、激情人生的一个再现。很多教师总是在追问自己同样阅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不出好的作品。教育不是写作,而是激情演绎自己的课堂,当你的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的时候,你就会出现文思泉涌的灵感。其实,这也是一个内化知识的过程,阅读仅仅完成一个储存功能,而激情演绎课堂才是由储存到内化的转变,写作则是这种内化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很多教师总是喜欢别人怎么说,然后他怎么说。其实,教育写作需要的不是教育家怎么说,而是你作为一个教师怎样在演绎你的课堂、怎样在行走你的教育人生,然后完成你怎么说这个过程。可能你说的没有大教育家那样深刻、有底气,但只要是你怎么做就怎么说,我想这完全足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人生,否则,都是鹦鹉学舌、随波逐流,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基本定位。

 

最喜欢王君的那句话:“青春之语文,是恪守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之信条!青春之语文,是坚信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青春之语文,是矢志满头飞雪而童心不泯,是让生活永远荡漾着童真童趣的欢乐。”这也是笔者一直倡导的课堂。这不仅仅是一个青年教师的格言,也是一个青年教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的教育、用自己的理想追寻的教育,是一个青年教师为伟大的教育理想而奋斗不息的教育宣言。

 

很多教师找不到写作方向,以笔者为例,出版了《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做个有修养的学生》《小草根的教育视界》《批判教育与教师成长》等书。大家仔细看题目,就能看出写的什么,既不是一些高深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一些专业的学术著作,就是自己的课堂教育和人生历程和教育思考。因此,青年教师要写作,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好高骛远,就写自己的课堂,写自己的教育人生,真实、生动,而且耐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们热爱自己的课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想要谈写作,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青年教师写作的基本路径和方向    
 

(一)阅读,写作的基本前提 

阅读是写作的灵魂,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相反,写作也能促进教师更好地阅读。


 

面对新课程下的现代化教材和现代化课堂,很多教师都感觉吃力,然后变相地转化,把新教材和现代化课堂又向传统的教材和课堂转化,导致自己的教学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这样不仅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全面发展,也导致自己停留在传统教学课堂,得不到更大更快的发展。所以,广大教师应该做一个教育的学习者、接受者,在学习和接受中不断地进步,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如果教师阅读量增加了,学习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多了,那么,教师处理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也就变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再也不会因为不适应新教材和现代化课堂而烦劳、苦闷。相反,如果教师不学习,把学习仅仅局限于学校组织的某些培训、听课,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艺术、教育手段都将是十分有限的,那我们的教育也就只有长期地苦闷下去。所以,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从改变自己的阅读开始,一旦阅读开始了,那新的教育人生也就开始了。

 

(二)教案,写作的基本方式 

写作,其实并不神秘,广大教师天天都在写作,只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让写作变异,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2005年,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教师高丽娅状告学校把自己的教案丢失,要求学校赔偿自己的损失费,因为,教案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是自己的财产之一,学校保管就得给自己保管好,现在自己要拿出来整理,却丢失了,理应要求索赔。这个案例的结果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我仅仅要告诉大家的是,教案也是教师的劳动成果之一,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教案写作,不要一想到写教案就参考教参,而是要写出自己的思想、灵魂以及创新。

 

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广大教师在教案写作问题上持 “应付”的态度,很多教师所写的教案从严格意义上根本不是写,而是全盘照抄照搬,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意,这样的做法是不健康的,也对自己不利。为什么很多一线教师没有创造性、没有发展性,关键的因素就在这里,教师“应付”的写作态度使教师的开拓进取精神沦丧,没有开拓进取精神,当然没有创造欲望、创造力。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别人上优质课所发的教案时,不禁感慨万千,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落伍;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某些教学杂志上刊发的优秀教案佩服不已;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盼望教参上有完美的教学设计,我们要复制、粘贴,为我所用。其实,只要我们自己做一个有心人,在备课时按照自己的思路写教案、备课、上课、做一个有思想、能思想的教师,我们也能像别人那样写出漂亮的教案,写出有创意的教案。

 

(三)博客,写作的良好平台 

博客是现代教育者的一个崭新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尽管教师写博客,但是很多编辑都只会到一些名人、专家的博客采稿,看似这个平台对青年教师毫无用处,它却能引导教师养成写作的习惯,养成发现生活与教育眼的习惯和品质,这给教师在写作上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看似毫无用处的平台,教师却能通过博客这种交流方式认识不少教育人士和编辑老师,也会认识一些专家学者,甚至会得到这些人的指点,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和热情,以及提升写作水平。因此,写博客不仅是一个练笔的好方式,更是一个促进交流的好平台。


 

(四)随笔,写作的重要方式 

教师写随笔,是一个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由于随笔写作是教师思考的智慧结晶,因此,思考是写作的支柱。教师应该在现实教学中积极地思考教育对象、教育事件,做出理性的判断、分析、找到解决方案,并用这样的理性思考来支撑自己日常的教学工作,在日积月累的写作中,陶冶、升华、凝聚自己的教育思想。

 

随笔,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写作当中最容易写的东西。但是,随笔看似简单,却不能流俗化,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智慧的语言。所以,教师要写好随笔,首要的前提并不是写随笔,而是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课堂,上好每一堂课,注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关心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教育去泽被每一个需要吸收雨露、阳光滋润的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感悟课堂、感悟学生、感悟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感悟自己的心灵跳动,这是写随笔必要的前提。凡是那些上课不认真的教师、不用心的教师,是写不出好随笔的,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支撑的艺术,那是伪艺术,不是真正意义的艺术,只能骗过人们的眼光,而躲不过历史的监督。

 

随笔既是自己教育实践的真实反映,又是自己教育的真实反映。随笔主要是对自己教学课堂原生态的反映,然后稍做文字加工处理。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写随笔,能够写出好的随笔,只要你用心教书、用心思考你的课堂、思考你的学生、思考如何让你的课堂活跃起来,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笔必须要有很强的思想性,没有思想的随笔算不上随笔。因此,教师写的随笔必须反映出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否则,就会人云亦云,不能够引起读者的视觉美和阅读欲望。

 

(五)专业论文,写作的专业化发展 

专业论文是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建设性建议、创造性发展、独到思考等的写作。专业论文(学科论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是教师在上课中对教材、课堂、专业知识所做出的理性思考。


 

专业论文的要求非常高,具有思想性、教育性、指导性、导向性等功能,因此,这就对教师要求更高,专业论文必须是对学科教学某一个切入点所做出的独到的思考和见解,能够给人带来新的启发、新的思考,能够引领其他教育者朝这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

 

一般教师写不出高深的文章,也没有必要写那些太专业化的论文。很多一线教师没有专家学者、教授那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必要,但是,一线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课堂处理精彩的地方进行研究,比如:教学的导入法、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如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等。教师进行这样类似的专业写作,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使自己不断向专业化写作过渡、靠近,使自己也成为专业化写作人才。

 

结语


写作,教育写作并没有看上去的那样难,其实就这么简单。作为教师,只要你正确对待你的课堂、学生和教材,注意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注意你自己思想的发挥与创造,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生活的眼和勤奋执着的心,就能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写作之路,就能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中学部)

点赞是一种美德
4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