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校的秋季素质运动会,学生会独自承办了其中的开、闭幕式及跳绳、踢毽两个项目,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良好的组织、精彩的演出(有合唱、舞蹈、相声、军体拳、太极拳表演、武术表演、时装模特表演等)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片喝彩,有的老师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的学生真了不起”。说实在话,当初学生提出由他们承办运动会部分项目时,我们有些老师表示怀疑,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搞,但学校领导充分信任学生,决定把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及跳绳、踢毽两项目交由学生去办。学生会接下任务后,向全校各班级招标,中标班级(十六个)演出具体的节目,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是由学生一手筹划、组织、训练的。
通过以上这件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行为,这就是学生主体性管理。学生主体性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自觉性更强,更重要的是在品质、人格、社会行为等各方面来塑造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管理不同于传统的管理,传统管理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漠视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因而它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我校近年来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做法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学生管理班级这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管理的最基础内容。
1、班干部民主选举或竞聘上岗,并有规定任期,任期将满时,由全班同学对其工作进行评价。许多班级改革了常规管理制度,如有的班级设立了常务班长,有的班级设立了值日班长,而有些班级则实行了助理班主任制度等等。
2、班级事务民主化、公开化。开学初,由全班同学共同制订班集体发展目标,并讨论、制定班级各项管理制度,成立德育考评小组等等。总之,班级各项事务要充分征求全体学生的意见,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班级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
二、学生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之余,学生有许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尤其是绝大部分学生是寄宿生的学校,学生在校内有着更大的活动空间,而教师又往往鞭长莫及,无暇顾及,如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则往往是东堵西塞,事情不断。我们作了以下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会组织人员检查各班的教室常规、包干区、食堂卫生以及进行黑板报、广播操评比等,量化打分,并把成绩及时公布。
2、由各班轮流在食堂维持就餐秩序,轮流在校门口设立文明礼貌督查岗,学生会再对各班的工作进行评比。这样,不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
三、学生自己开展活动目前我校的学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各班的主题班会、辩论赛、知识竞赛以及学生承办运动会部分项目等等。通过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了学生个性,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主体性管理,我们觉得有三条原则必须坚持:
(1)全员性。学生管理不是个别的、简单的,应该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关注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
(2)组织性。参与管理不是无组织的、散乱的,学校在每位学生充分产生管理热情之后,要特别注意调动组织力量,利用共青团、学生会等开展规模性的活动,体现管理的程序化、科学化。
(3)制度化。学生主体性管理不能盲目,不能随意性太强,要制定一些制度措施,既要保证学生能充分表达意愿、实施行为,同时也要对工作范围、内容和责任进行合理的约束。
我校的学生主体性管理还刚刚起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主体性管理代表着德育工作的方向,如何把它引向深入,如让学生参与教师评价、让学生参与校政管理等等,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