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透镜
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两者的特征比较
|
凸透镜 |
凹透镜 |
外形特征 |
中间厚、边缘薄 |
中间薄、边缘厚 |
对光的作用 |
会聚 |
发散 |
相关 概念 |
|
|
三条特 殊光线 |
|
|
知识点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 和焦距(f) 的关系 |
像的性质 |
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
像距(v) 和焦距(f)的关系 |
应用 |
||
正立或倒立 |
放大等大或缩小 |
实像或虚像 |
像和物同侧或异侧 |
|||
u>2f |
倒立 |
缩小 |
实像 |
异侧 |
f<v<2f |
照相机 |
u=2f |
倒立 |
等大 |
实像 |
异侧 |
v=2f |
测焦距 |
f<u<2f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异侧 |
v>2f |
投影仪 |
u=f |
不成像 |
—— |
—— |
—— |
—— |
不成像会聚一点 |
u<f |
正立 |
放大 |
虚像 |
同侧 |
—— |
放大镜 |
理解:①焦点分界:2f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②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规律:物体沿主光轴移动时,像和物移动方向一致,即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减小),像变大(小);成虚像的动态规律:物体沿主光轴移动时,像和物移动方向一致,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2.生活中的透镜
3.凸透镜成像变化规律口诀法: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体移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变小。
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注意问题:
(1)做实验时,根据光具座的长度l与透镜焦距f的关系是l>4f。
(2)实验中,先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的某一刻度处,做好记录,再将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两侧。
(3)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4)如果烛焰的像靠近光屏上端,原因可能是凸透镜太高、烛焰太低、光屏太低,调整的方法分别是透镜下移、烛焰上移、光屏上移。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凸透镜不动,将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光屏则相应地远离凸透镜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6)凸透镜在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在u>2f时,物距的变化量Δu大于像距的变化量Δv,在f<u<2f时,物距变化量Δu小于像距的变化量Δv。
(7)若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成像的性质不变,但像变暗。
(8)成实像,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知识点三:眼睛与眼镜
1.眼睛与照相机比较
|
眼睛 |
照相机 |
折光元件 |
晶状体、角膜 |
凸透镜 |
成像元件 |
视网膜 |
光屏 |
看远近不同 物体的调节 |
调节晶状体的弯曲 程度(调节焦距) |
调节像距 |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比较
|
近视眼 |
远视眼 |
视觉特征 |
近处清,远处模糊 |
远处清,近处模糊 |
形成原因 |
晶状体太厚 眼球前后方 向太长 |
晶状体太薄 眼球前后方 向太短 |
成像情况 |
|
|
矫正眼镜 |
凹透镜 |
凸透镜 |
知识点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
物体―→物镜目镜
眼睛
2.望远镜的结构与作用
物体―→物镜目镜
眼睛
3.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