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来源: 作者:
阅读: 483 时间: 2020-03-02 18:19:32 3

【知识点一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

2.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酒精、水银和煤油。

3.摄氏温度的规定: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沸水的温度为100 。在0100 之间分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4.温度计的使用:

(1)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2)看清温度计的量程;

(3)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5)待示数稳定再读数;

(6)读数时玻璃泡留在液体中;

(7)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

5.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

玻璃泡

内液体

水银、煤油

水银

煤油、酒精

刻度范围

20 110

35 42

30 50

分度值

1

1

1

构造

玻璃泡与直管之间都是均匀细管

玻璃泡与直管之间有细而弯的缩口

玻璃泡与直管之间都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读数,不能甩

6.注意:

温度只能说是多少达到多少,不能说没有

温度计读数时先找零刻度,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线以下,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反之往上读;

使用温度计时不能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越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

【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

1.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2.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松香、蜡、玻璃、沥青

状态

固体

固体

熔化过程

吸热

吸热

凝固过程

放热

放热

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不变

不断升高

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不变

不断降低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持续放热






【知识点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液体含有的杂质等有关。

2.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蒸 发

沸 腾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不同点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下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积、液面上空气流速、液体温度

供热快慢

温度变化

降温致冷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共同特点

都属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3.液化方式:气体液化通常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气体液化要放热。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水蒸气液化为水,气体液化的好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

【知识点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有致冷作用;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要放热。生活中利用升华吸热达到致冷。

2.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人工降雨、电冰箱、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等。

3.注意:

判定物态变化时,要先明确物质的初态和终态,然后根据定义判别;

图象分析方法:明确图象中横轴、纵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图象表达的物理过程分析图象变化的特点,理解特殊点和特殊线段代表的物理意义;

生活中看见的白气雾状物,蒸腾的热汽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