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第七章 力
来源: 作者:
阅读: 371 时间: 2020-03-13 15:33:14 1

知识点一:力、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2)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5.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知识点二:弹力

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属于弹力。

2.力的测量

(1)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使用方法::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零;

注意事项: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最大量程;b.使用前先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c.测量时,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轴线的方向一致。

知识点三: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mg,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出来。g9.8 N它表示__1_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3.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4.作用点——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对角线的交点。

5.注意: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等。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