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讲练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来源: 黄全安名师工作室
阅读: 118 时间: 2021-08-13 03:58:08 0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v0at

(2)位移公式:xv0ta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022ax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三个推论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v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

x2x1x3x2xnxn1aT2

(3)位移中点速度v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2)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122232n2

(3)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为

xxxxN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n1(1)()()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自由落

体运动

运动

条件

(1)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2)由静止开始下落

运动

性质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运动

规律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hgt2

(3)速度位移公式:v22gh

(1)速度公式:vv0gt

(2)位移公式:hv0t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02=-2gh

(4)上升的最大高度:H

(5)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

 

命题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本应用

1.重要公式的选择

重要公式

题目中所涉及的

物理量(包括已知

量、待求量和为解

题设定的中间量)

没有涉及

的物理量

vv0at

v0vat

x

xv0tat2

v0atx

v

v2v022ax

v0vax

t

xt

v0vtx

a

2.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方法


[典例1]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l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

说明: E:\胡方庆\课件\2022\一轮\优化探究\人教物理\教师用书word\22.TIF

 

 



[思路点拨] 解此题关键是分析运动过程,灵活应用规律。

(1)过程分析:

(2)按规律选取关键信息:

物体从A滑到C做匀减速到零的运动,可考虑逆向思维。

xBCxAB13,可考虑比例关系的应用。

[解析] 方法一:基本公式法

因为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

v022axAC                

vB2v022axAB        

xABxAC              

①②③解得

vB                       

vBv0at             

vBatBC                    

④⑤⑥解得tBCt

方法二:逆向思维法

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其逆过程为由静止开始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设物体从BC所用的时间为tBC

由运动学公式得xBCxAC

xBC

由以上三式解得tBCt

方法三: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35(2n1)

因为xCBxBA13,而通过AB的时间为t,所以通过BC的时间tBCt

方法四: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推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AC。又v022axACvB22axBCxBC,由以上三式解得vB。可以看出vB正好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点是这段位移的中间时刻,因此有tBCt

方法五:图象法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画出v t图象,如图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规律,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的平方比,得,且ODtOCttBC,所以,解得tBCt

说明: E:\胡方庆\课件\2022\一轮\优化探究\人教物理\教师用书word\24.TIF




[答案] t

命题点(二)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1.求解自由落体运动的两点注意

(1)可充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律解题。

从运动开始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下落高度之比为1357

从运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gt

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下落高度之差ΔhgT2

(2)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等效于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此类问题。

2.研究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方法

(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

(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

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和多解性

对称性

(1)时间的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

(2)速度的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3)能量的对称性

物体从AB和从BA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mghAB

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

多解性

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最高点除外)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

 

[典例2] 在离地面高h处质点A做自由落体运动,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的地面上质点B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若B在上升阶段能与A相遇,求出v0的取值范围;若B在下降阶段与A相遇,求出v0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 解此题关键是画出两质点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找到相遇点,利用好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

[解析] 如图所示,以B的初位置为原点O,竖直向上为y轴正方向。

A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的位置坐标和时间的关系为

y1hgt2

B做竖直上抛运动,它的位置坐标和时间关系为

y2v0tgt2

两个质点相遇的条件是y1y2

hgt2v0tgt2

可见AB相遇的时间t0

B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1

若要使B在上升时与A相遇,必须满足t1t0

所以B在上升过程中与A相遇时v0的取值范围为v0

B在下降过程中与A相遇,必须满足<,即v0<

但又要在B落地以前相遇,B落地的时间t2

必须满足t2t0,即,得v0

因此,在B下降过程中与A相遇时v0的取值范围为>v0

[答案] 见解析

命题点(三)多运动过程组合问题

1.问题特点

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运动满足不同的运动性质和规律,交接处的速度是连接各段的纽带。

2.求解思路

(1)由题意画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示意图,直观呈现物体的运动过程。

(2)明确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找出题目给定的已知量、待求未知量以及中间量。

(3)合理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同时列出物体各阶段间的关联方程。

[典例3] 为了抗疫和社会经济发展,从2020217日零时起,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现今,经国务院同意,从56日零时起,全国收费公路将恢复收费。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2 m/s的速度朝收费站沿直线行驶,如果走ETC通道,需要在距收费站中心线前d10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4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走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t020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求:

(1)汽车走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走人工收费通道,应在离收费站中心线多远处开始减速;

(3)汽车走ETC通道比走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

[思路点拨] 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1)ETC通道时经历三个运动阶段:

(2)走人工收费通道经历两个运动阶段:


[解析] (1)ETC通道时,减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则

x164 m

故总的位移x12x1d138 m

(2)走人工收费通道时,开始减速时离中心线的距离为

x272 m

(3)ETC通道时,汽车从开始匀减速到匀加速到v1的时间

t1×218.5 s

走人工收费通道时,汽车从开始匀减速到匀加速到v1的时间

t2×2t044 s

x22x2144 m

二者的位移差Δxx2x16 m

在这段位移内汽车以正常行驶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Δtt2(t1)25 s

[答案] (1)138 m (2)72 m (3)25 s

 

规律总结

运动学中多过程问题的转折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做好运动分析的同时,要关注速度的变化,如典例3汽车走ETC通道第一阶段汽车匀减速的末速度v2是第三阶段汽车匀加速的初速度。 

1(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大桥的简化示意图,图中桥墩之间的四段距离均为110 m。可视为质点的一辆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恒定的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该车通过bc段的时间为t,则通过ce段的时间为(  )

说明: E:\胡方庆\课件\2022\一轮\优化探究\人教物理\教师用书word\26.TIF






A.t         B(1)t

C(1)t           Dt

解析: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恒定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四段大小相等的位移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1(1)()(2),设通过ce段的时间为t,则tt(1)(2),解得tt,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2(多选)如图,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CD4 m

C.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

D.可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5 m

解析:设相等时间为t,由Δxat2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因为不知道时间,所以不能求出加速度,A错误;根据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可得,xCDxBCxBCxAB1 m,可知xCD4 mB正确;物体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vBvBAC,再由vt22ax可得OB两点间的距离xOB·3.125 m,所以OA间的距离xOAxOBxAB1.125 mC正确,D错误。

答案:BC

3(2020·高考全国卷)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可用Fkv2描写,k为系数;v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1.21×105 kg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 m/s;装载货物后质量为1.69×105 kg,装载货物前后起飞离地时的k值可视为不变。

(1)求飞机装载货物后的起飞离地速度;

(2)若该飞机装载货物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1 521 m 起飞离地,求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

解析:(1)设飞机装载货物前质量为m1,起飞离地速度为v1;装载货物后质量为m2,起飞离地速度为v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飞机起飞离地应满足条件

m1gkv12

m2gkv22

①②式及题给条件得v278 m/s

(2)设飞机滑行距离为s,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

v222as

v2at

联立③④⑤式及题给条件得a2.0 m/s2t39 s

答案:(1)78 m/s (2)2.0 m/s2 39 s

4(2021·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建筑工人常常徒手向上抛砖块,当砖块上升到最高点时被楼上的师傅接住。 在一次抛砖的过程中,砖块运动3 s到达最高点,将砖块的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砖块通过第2 s内位移的后用时为t1,通过第1 s内位移的前用时为t2,则满足(  )

A.<<      B.<<

C.<<                  D.<<1

解析:竖直向上抛砖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3 s速度减为0,可以从最高点开始逆向思维,把上升过程反过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hgt2,得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h1h2h3135。从最高点开始,设第1 s内位移为x ,则第2 s 内为3x,第3 s内为5x。所以从最高点开始,砖块通过上抛第2 s位移的后的位移为第2x,通过第1 s内位移的前的位移即为第9x,按照自由落体公式可得t1t2,所以≈0.41,所以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5(多选)(2021·河北武邑中学一调)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的同时,在离地面高H处有相同质量的另一物体B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距地面高h处时速率都为v(两物体不会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h

B.物体A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大小是物体B落地时速度大小的2

C.物体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D.两物体落地前各自的机械能都守恒且两者机械能相等

解析:设AB两物体到达离地面高h处时所用时间为t,则对B物体,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有v22g(Hh)vgt,设A物体竖直上抛的初速度为v0,有vv0gtv02v22gh,解得v02vHh,故A正确。物体A竖直上抛的初速度v02v,设物体B落地时的速度为v,则有v22gH,由A项分析知v02v22ghHh,联立解得v2v,所以v0v,故B错误。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物体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A,物体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BtA,故C错误。以地面为参考平面,落地时两者的速度相等,质量相等,则动能相等,所以机械能也相等,由于物体AB落地前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

答案:AD

6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设20”降落在跑道上的减速过程可以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首先飞机以速度v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已知飞机的减速总路程为x,求第二个阶段飞机的加速度大小和运动时间。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飞机减速过程的示意图。A为飞机着陆点,ABBC分别对应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飞机在C点停下。

根据运动示意图和运动学规律,AB过程,有

x1v0t1a1t12vBv0a1t1

BC过程x2vBt2a2t22,0vBa2t2

AC过程xx1x2

联立解得a2t2

答案: 

7.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7.5 m,求:

(1)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2)在加速阶段通过的位移大小。

解析:画出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1)根据题意,在第1 s和第2 s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在第1 s和第2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1x2,由运动学规律得

x1at02                               

x1x2a(2t0)2                

已知t01 s                           

联立①②③求得a5 m/s2       

(2)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全程的位移为x,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

tt1t2                   

vat1                        

xat12vt2            

设加速阶段通过的位移为x3,则

x3at12               

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x310 m

答案:(1)5 m/s2 (2)10 m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