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请从关注“人”开始
阅读: 739 时间: 2010-11-27 16:32:00 1
学校管理,请从关注“人”开始
新疆奇台一中党委书记 颜成铭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民主、人本、和谐、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及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如果学生将学习当成负担,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把教学当作苦役,教师也永远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用自己先进的管理思想,让学生自由、轻松、快乐的学习,让教师乐于工作、善于工作、享受工作。

  有经验的管理者有一个共识,好学生不是靠强制说教培养的,好教师不是靠检查、约束造就的。只有源于内心的期许,才是师生成长的动力。所以学校管理者要“目中有人”,要关注自身,更要关注学生、教师的生存、发展及幸福。

  一个聪明的管理者,需要自己先学会关注自己,就是要有强烈的自我期许,要活出自己的人格尊严及而赢得师生的敬重。不是每个校长都能成为名校长,但都有成为优秀校长的可能。这种可能基于你有没有这种自我期许。当然作为一名校长,作为最高管理者,这份期许当中最重要的是人品、人格。尤其是眼下这个充满了诱惑,充满了浮躁的社会,更需要管理者有一双识别丑恶、低俗的双眼,有一颗坚强的抵制诱惑和低俗的心。坚决摒弃流俗,坚守正义。

  一个自我期许很高的管理者,本身就是一种学校精神,会对师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会以自己的言行,使师生追求优秀,向往高尚,从而带领全校师生去实现自己的,也是学校的梦想。

  江苏海门市东洲中学校长张炳华,在东洲中学创建之初,他不管世俗的偏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严峻形势下,公开喊出“成为全国一流名校”的口号,当然也隐含着“成为全国一流校长”的寓言。这就是校长对自我的期许,最终他执著努力,带领他的教师实现了他的梦想。

一个聪明的管理者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育有两个伟大目标,一是让人聪慧,一是让人高尚。让人聪慧就是给每个孩子以成功的信心,给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机会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将自己最聪慧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公平的发展,从而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实现梦想,追求高尚的生活。追求高尚的生活,做高尚的人。这是一个管理者,关注学生发展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标准。也就是把学生当成人,并把他们培养成高尚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管理中渗透一种思想:重视人或物的价值,包括对自我的重视,对所有人的权利尊严的重视及对维系生命的环境的重视。永远不去伤害我们应该重视的东西。

  一个聪明的管理者更要关注教师的生存、发展。

  在有些管理者的心目中,管理就是检查、督促、调整人员,管理者就是发号施令,就是监工。这样教师就常常感到心理受挫,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而一个人过度焦虑,担心,会降低对事物的判断力,会时时处于疲劳、烦恼、消极的工作状态。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学会尊重教师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工作的主人。更要学会与老师们适时的沟通,要想他们所想,甚至想他们所未想,扫除他们工作上的障碍,让他们以积极快乐的心态投入工作。校长应该是一个愿意且能够为师生幸福承担完全责任,提供前瞻性服务的人,这样管理工作也就由监管成为自主化、人性化的管理了。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发展教师,而不是管住教师。学校要始终把科学民主管理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生命成长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一个学校,只有教师发展,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才会有学校的快速发展与提升。因此,学校要积极创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让教师能学有所用,学能所用。学校的管理要少一分“不准”,多一分“建议”,少一分强制,多一些自愿,少一些常规,多几分机动;少几分指责,多几分宽容。给老师们一个大舞台,他们才能跳出最优美,也最宏大的舞蹈。有句话说得好,在制度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非强制性的道德规范的价值就凸现出来了。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的内在品质,内在修养,而不在于规则。教育寄希望于教师的精神境界。教师的精神境界有多高,教育的境界就有多高。所以管理者要时刻记得:哪怕让他们钱少一些,也绝不能剥夺他们精神的自由。

  学校管理,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人当人”,让所有的人活得有尊严学校管理说不简单,也真不简单,要把普通人当作不普通的人;把不普通的人作普通的人。不论怎样,如果你学校的师生学习工作时感觉他是自由的、轻松的、快乐的、进步的、有希望的,那你就是一个成功而幸福的管理者了。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