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石碧
阅读: 795 时间: 2011-06-18 08:33:00 1
坚如磐石

  ——记四川大学教授石碧

 

     从教29年来,他坚持每年为本科生开课,为我国制革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石碧同志是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从教29年来,他酷爱党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职业道德优秀,敬业精神强,注重用自己的思想品格、进取精神影响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制革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1982年大学毕业留校以来,石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都承担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已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84人、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实践48人,指导硕、博士研究生52人、博士后13人。在科研方面,近10年主持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20余项,总经费超过2000万元。按全工作量计算,他每年均完成了6-7倍的工作量。由于长期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他数年如一日,总是工作到深夜,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其勤奋敬业精神为青年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虽然他的学术活动大大增加,但他仍然坚持每年都为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学生讲授课程。为了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最新科研成果、国际前沿状况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他还于2010年潜心组织编写出版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制革清洁生产技术与原理》和“十一五”特色教材《轻化工程导论》,这些本科生教材已被我国所有高校的相关专业采用。

  虽然工作十分繁重,但他对工作任务的完成从来一丝不苟,质量很高。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学生们都很喜欢听他讲的课程,不仅因为他的课讲得生动、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他总是将思想教育和做人的哲理贯穿于教学中,给学生许多启发。但同事们都知道,他每讲一次课前都要闭门谢客准备1-2天。同时,他与同事们一道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其研究成果“轻化工程专业皮革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获得200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由于他与同事们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不懈努力,四川大学的轻化工程专业被评估为中国高校的最强本科专业之一(“A++”专业)。

  二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近10年,发表论文220篇(SCI论文92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本,多篇论文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同时,他十分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化工、林化和制革企业推广科技成果14项,在全国十多个省区推广应用了数十项科研成果,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4项。

 

  石碧教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早到晚,从星期一到星期日,从讲台到实验,匆忙而又执着地工作。在很多人看来,他与以休闲著称的成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出生和生长在成都的石碧有许多儿时的朋友、同学。但近年来,这些好友与他的联系似乎越来越少,因为几乎每次大家约他聚会、休闲时,他都因工作太忙而不得不婉言拒绝。

  但熟悉他的人知道,他并不是不希望生活轻松一些,他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友情的人,他只是舍不得把时间花在工作之外。而对于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则不惜夜以继日。例如,他对每一个研究生完成的科研论文总要修改3-5遍,而且每一次修改后都要逐句给学生讲解,真正做到诲人不倦。目前他指导的研究生有30多个、本科生10多个,这项工作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他满腔的工作热情、坚韧的毅力极大地鼓舞着每个学生。他用这种辛勤的劳动和严谨的学风,为我国制革及相关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例如,他指导的博士生廖学品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即发表SCI论文10篇,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其博士论文被遴选为我国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第一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对在他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的本科生,他也不惜余力地给予指导,使他们受益菲浅。例如,他指导的大学生邓德会,本科毕业时即在《Langmuir》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4篇论文。而学生们完成的许多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如无铬鞣剂及工艺、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也被行业广泛采用。使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所带学生无论在国内名牌大学还是在国外大学,无论在企业还是在科研院所,其表现出的才能和人品都是出类拔萃的。

  有时,石碧也感到很内疚,他在学生的培养上花了太多的心血,而对家庭的照料实在太少。他已经想不起与妻子一起逛商场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幸好他娴熟细心的妻子熟知他的着装尺寸;他的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回想起来,石碧发现这些年自己与每个学生交流、谈心所花的时间几乎都比自己的儿子多。令他欣慰的是,家人对他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而令他稍感遗憾的是,儿子似乎今后不太愿意当老师了,可能是耳闻目睹使他感到当老师实在太辛苦了。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