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师德旗帜,打造师表风范
——记宁夏石嘴山市第五中学教师陈霞
她是一个喜欢用爱心和行动演绎责任的班主任,更是一位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好教师,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石嘴山市第五中学高级数学教师陈霞,这个被学生亲切的称呼成“妈妈”教师,从教28年来,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以高尚师德,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她被学生称为“妈妈”
冰心先生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对此语陈老师深信不疑。怎样才有爱?她认为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热爱自己教育的对象;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和从事的事业紧密的联系起来,才会增强爱的情感。所以,在她眼里,一个班级就是自己的一个孩子。每接上一个班,她都告诉自己,必须为这个班级负责,为这个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负责。
“实际工作中,爱那些聪明的、表现好的孩子并不难,但爱那天资差的、淘气的孩子就难了。对这些孩子绝不能嫌弃,相反更应该偏爱一点”陈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95届的王琨同学,擅自挪用了父母柜台里钱款。事发后,陈老师在充分分析了这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点后,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面上“捂”着、“盖”着以维护他的自尊心,私下“约”着、“激”着以触动他的自新。两年的时间里,王琨同学在与陈老师的每一个约定中转变,在被陈老师的各种激励中成长。
对于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陈老师一般不严厉的批评,而是跟他进行“辩论”,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辩论中感受教师的教育真情和教育魅力,从而明确是非标准。2004届的周博同学,父母在外地工作,和奶奶一起生活,却与奶奶产生很严重的矛盾。常常夜不归宿,不按时完成作业,在班里经常与同学们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对同学大打出手,在班里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许多老师都表示要放弃他,可是陈老师不忍心就这样放弃一个孩子。于是她用“换位思考”和“辩论”的方式,不断地与周博交流,在她的努力下,不仅弥和了两代人之间感情的裂痕,也唤醒了这位学生的自觉和自律意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至今,考上高中的周博还经常回到母校来看望他最敬爱的陈老师。陈老师就是用她慈母一般的爱,唤醒了一个即将走入迷途的心灵。
她对学生的爱,绝不仅仅只限几个学生,对于那些在外打工家庭、特困家庭的孩子,她尤其关心。记得在95级她带的班里,有一个叫李向东的孩子,父母是外地打工的,家庭非常困难,陈老师不仅对他给予学习上的鼓励,更是对他的生活关怀备至,一直到李向东考上大学,陈老师还拿出钱来资助他,至今十几年了,陈老师仍在关心着李向东的一切。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
可以这么认为,陈老师的这些丰富的教育艺术的核心便是“爱”和“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惟此,才使许多学生认为陈老师是一位值得敬佩和感谢的老师。曾经由于种种原因休学后转到陈老师班上的王志鹏同学,由于迷恋网络而放弃了学习,他的父母几次把他从网吧揪到学校,情急之下他竟然拿了家里的钱离家出走了,陈老师和班里的几个男生找遍了大武口所有的网吧,仍不见他的踪影,便号召班里的同学上网搜寻信息。得知他在银川的一个网吧,冒着沥沥的秋雨,陈老师和家长深夜打车到银川接回了孩子。回到家,她拉着孩子的手,给他讲父母的辛劳,讲老师的期盼,讲迷恋网吧的危害,讲离家出走的错误。这晚,她跟孩子聊了很多很多,以后,陈老师又一次次地谈话、谈心……他变了,不再涉足网吧了,学习进步了,当他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他给了陈老师这样一张贺卡:“陈老师,如果没有你的雨夜家访,也许我从此浪迹社会,如果没有你的鼓励,也许没有我的今天,我从心底里敬你谢你!因为我的命运因你而改变”一次看似简单家访,就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命运和生活世界。平凡的举动让我们看到了陈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和深沉的爱。
她是一个喜欢用爱心和行动演绎责任的班主任,更是一个善于用思想和实践不断丰富教育艺术的班主任。针对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陈老师很少公开批评,因为她知道孩子们需要的是真情的激励和有效的管理。于是,她设计、开展一系列促进成长的活动,如《星星榜里争上游》、《远离网吧我先行》、《班级之最活动增自强》、《辞旧迎新更自信》等,驱散笼罩在学生心头的自卑阴影,让学生学会自尊、自信,鼓励他们在困境中扬帆启航。她所带的班级班风好,学风正,班级稳定,在学校的各项考核中均名列前茅。
初一时,学生们踏进校门的时候都叫她陈老师,初三走出校门的时候都会亲切的喊她一声“陈妈妈”。这一声“妈妈”的呼喊,是对陈老师辛勤付出的最高奖励,是对陈老师发自内心的爱的回报。
她高尚师德影响着周围每个人 教师要胜任当代社会教育工作,不仅要求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陈老师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陈霞始终以高尚的师德来约束自己,以自己的人格的魅力影响着孩子们、同事们。 都说陈老师带班很严。其实她所带班中“严”体现在两个方面:“严纪”和“严已”。“严纪”首先表现为班级要制定严明的班级制度,因为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才能使用班级稳定。“严已”就是陈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陈霞长期从事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她首先对自己严,她从不敷衍塞责,时间不够,就回家备课、批改作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陈老师就已经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了。言传身教的教育风格使她在班级管理中得心应手。 “严己”更表现在陈老师处理学生问题时的冷静和智慧。她说,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治学要严,但是一旦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陈老师要求自己在处理班级问题时必须冷静,必须尊重学生。班上有个学困生朱旭,父母不在身边,把他寄宿在一个朋友家,该生经常不交作业,上课迟到。有一天上了大半节课他才来,陈老师了解到他还没有吃早饭,什么也没说,带他到饭馆去吃了早点,朱旭非常感动,还没有等老师批评他,他就主动说:“老师你对我这么好,我知道是为了让我以后好好学习,你放心我以后一定听你的话,好好学习。”其实,一个很平常的举动,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教育的艺术。 1995年她刚到八中时,她接手的班级成绩很不理想,特别是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很差,当时居年级组末尾。面对这一切,她告诉自己:必须为这个班级负责,为这个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她分批召开家长座谈会,走访重点学生的家庭,和同事们一起补差提优、默默耕耘-----两年的时间里,陈老师用她的汗水和严格的管理换来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毕业了,她所带的班级在中考中,数学平均分达110.4分(满分120分)远远超出全市平均分。而且班级的其它科目的考试也都取得了很优异的成绩。 其实,我们都知道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学生。“爱是教育的润滑剂”,陈老师充分认识到“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工作中,她坚持从关心、教育学生出发,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很注意用真诚的爱去关爱学生。“当学生身体不舒服时及时寻问身体状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当学生有思想问题及时给与耐心开导。”陈老师经常说,“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你用一颗真诚的心,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似的去关爱学生时,学生与你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自然而然地他们对你的尊重和信任也就与日俱增。” 真诚、率直是陈老师的风格,多年来,她用一颗赤诚的心和同事们赤诚相待,友好相处,从不“红脸”。担任班主任后,她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既坚持原则,又从善如流,处理好上下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同事间凝聚力。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陈霞热心帮助青年教师,从不吝惜地在教学方面给她们以指导,和她们组成互助组,通过师徒结拜活动,在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上,起到传、帮、代的作用。2006年辅导青年教师李晓红获全国说课一等奖;2008年辅导青年教师张馨在全国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辅导青年教师丁彩霞校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如果用一个字来表现陈老师对教师工作的那份热情,那么,“德”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她的这份“德”源于对生命的正确理解,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正是那份“德”使他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家长们的尊重,领导们的信任,也正是那份“德”,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陈老师以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赤诚,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着学生,影响着周围的同事们。 |
她是教科研的带头人 数学是较为抽象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过硬的教学功夫。作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陈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学习了大量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她不仅深研考纲、教学大纲、教材,而且广泛涉猎前沿教研、教改信息,大胆改革,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多年来,她总结出数学教学的四字真言:“精、严、诚、导”,即精讲、精练、精心传授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研教材、研教法、研考纲,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以诚相待,用心交流,加强师生沟通;引导学生培养兴趣,掌握学法,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1996年她率先进行了目标教学改革。她积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转换角色,给学生以充分自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也使学习过程中充满了生动活泼的乐趣,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甘心当“听众”而争着做“演员”,不甘心当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在做主动消化知识的“熔炉”。 对于个性差异的学生,陈老师采用分层设置教学目标,编写分层目标配套的测试练习的方法,根据量力性和接受性原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她的课生动、活泼,极富循循善诱、引人入胜、激疑启思、水到渠成的特色,尤其在备课设计教学结构上下工夫,不断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化,实现了教学准备的层析化,教学指向的双边化,教学形式的双优化,教学活动的训练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教学指导的全面化。她的工夫没有白费,课堂上时常带来同学们智慧的闪光,使学生有很大的求知欲望。在她的努力在,她所带两个班的数学成绩,自95年以来一直在全年级名列第一,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甚至还有超过全市平均分近30分的记录。 不断的学习和钻研使得陈老师的业务更精,成绩更优秀,成为学校在数学教研方面的领头人。2006年,以她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的课题《赏识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被批准为市级课题。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思考,不仅顺利结题,而且其中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学校的各个教学领域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陈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心得,利用业余时间还撰写了大量的教学论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减“负”不减质量》、《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而教——谈初中数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为人师表,甘做人梯》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曾获得市级目标教学优质课评选二等奖,自治区优质课评选三等奖。在第二届目标教学说课优质教案评比中,分别获二三等奖。她所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全国数学奥赛一、二、三等奖。学生于嘉鹏在2001年获全市唯一的全国奥赛一等奖。本人也在2001年被评为市级“九五期间目标教学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她,从教28年来,所带班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名列第一,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毕业率、优秀率、升学率均超过学校和大武口市区平均水平。
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她本人2001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石嘴山市首届十大敬业模范,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2010年被评为石嘴山市“351”人才工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陈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1年1月全市统考,她所带的初三5、6班共有学生120人,及格率88.2%,优秀率52.3%。2004年中考中平均分103分。1998年、2001年、2004年、2007年、2010年连续五届中考平均分位居全市第一。
二十八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无数次成绩的取得,不是因为陈老师在教育教学上有“点石成金”的绝活。而是陈霞老师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着“以德育人”的教育真理,她是怀着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爱,用自己的耐心、恒心、热心,为我们竖起了一面师德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