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题命题趋势探讨
阅读: 1881 时间: 2008-04-26 08:48:00 1

俞菊娥  (浙江省绍兴市鉴湖镇中学 312000)

  纵观近几年来全国各省市地的中考化学试题 ,不难发现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逐年增加 ,而且命题推陈出新 ,笔者通过大量调查分析 ,对化学实验题的命题趋势作了如下探讨:

1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焦点、热点

这类试题往往通过提供的信息 ,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对信息的归纳、分析、处理的能力。

例 1、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 ,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 ,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 ,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 6570000升左右 ,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二年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全部所需的氧气 ,则数量很大 ,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1)若飞船上有三名宇航员 ,请计算来回一趟理论上需氧气 千克。 (氧气的密度是 1. 43克 /升 ,答案取整数 )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 :

   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

   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 O2: 2Na2O2 + 2CO2 =2N a2 CO3 +O2 ↑从减轻飞船发射重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 CO2角度 ,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优缺点 (各写一点 )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宇航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以缩短航行时间来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 ,请举一例;你提供该方案的简要理由。

通过参与计算、评价等方法 ,让考生了解社会热点 ,开阔视野 ,从小接受高科技成果的熏陶 ,奠定将来为科学献身的基础。

2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人们在开发自然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 ,污染越来越严重 ,这类试题往往立足科学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例 2、(1) 2005年 6月 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为呼应这一主题 ,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了中国的主题是“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 ”,旨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

(1)下列措施中 ,有利于创建“绿色家园 ”的是 (填编号 ) 。

①生活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塑料袋等

②建立对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机制 ,贯彻循环经济理念

③将化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加高 ,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④加强对化工厂生产原理的研究 ,实现“绿色化学工艺 ”,预防污染从根本抓起

(2)某化工厂的污水中含有较多量的硝酸锌、硝酸银和泥沙 ,如果直接排放 ,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取回该厂的污水样品 ,在实验室对样品中的硝酸银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提取了金属银和硝酸锌固体 ,为治理该厂的污染探索了一种方案。请回答 (忽略其他杂质的影响 ) :

①取一定质量的污水样品 ,过滤 ,用所得的滤液进行硝酸银含量测定。请你从下表中选择一种测定所需的药品及应测量的数据 。 (填编号)

②在提取金属银和硝酸锌时 ,同学们设计了一个方案在该方案中 ,金属粉末是 。

   ⑶学校实验室要排放各种污染物 ,“实验室也是污染源 ”,创建“绿色家园 ”,必须人人参与。请提出你在进行化学实验时 ,减少实验对环境污染的一种做法。

例 3、阅读下列短文 ,简要回答问题: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有毒、有害物质 ,引起对植物生长的危害 ,或者残留在农作物中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人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源 ,经过加工、调配和消费 ,最终的废弃物撒向土壤 ,或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向土壤中排放和转化 ,当输入的污染物数量超过土壤的容量和自净的能力时 ,必然引起土壤情况的恶化 ,发生土壤污染 ,污染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1) 设计实验测定本地区土壤的酸碱度 (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

 (2) 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提出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 (至少三种 )

这类试题通过框图、短文考查学生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试题中渗透环保等问题 ,旨在唤起考生关注环保的现代意识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参与科学探究

这类试题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为素材进行科学探究 ,再现了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系列过程。既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也强调了学生的参与体验 ,以促使学生从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

例 3、小强家的电线晚上出了问题 ,几个电灯忽亮忽灭 ,忽明忽暗。爸爸说一定是电路中有接触不良的地方 ,他用干燥的木棍轻轻拨动屋檐下的电线 ,几经周折才恢复了正常。第二天 ,小强帮电工师傅一起查找线路故障 ,他们检查了电线的每一部位 ,直到检查一处铜线和铝线的接口处才发现了问题 ,他们发现上面“长满了 ”灰色、绿色的粉末。师傅说:“铝、铜的接口处易生锈 ,问题往往出现在这些地方。”小强对师傅的话半信半疑 ,又检查了一遍 ,确实是铝铜接口生锈 ,而铝铝接口处和铜铜接口处都没有生锈 ,这是必然还是偶然原因造成的 ? 只有铝铜接口处易生锈吗 ? 不同金属的接口处都易生锈吗 ?小强想通过实验弄明白这些问题。他找来铜丝、铝丝、铁丝和锌条 ,想模仿自然条件下 ,研究较长时间导线接口处的生锈情况。请你和小强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⑴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

   ⑵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经过几个月的观察 ,若得出“只要是不同种金属相连接 ,就比同种金属相连接容易生锈 ”的结论 ,那么上面所设计的实验在几个月后出现的现象应分别是: 。

   ⑶若要避免类似小强家断电现象的发生 ,安装民用线路时请你给电工师傅提出建议。

   ⑷在你学习和生活接触的用品中 ,还有类似现象发生吗 ? (举一例即可 )对防止这类锈蚀你有何建议 ?化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在生活实际中寻求与化学有关的信息 ,进行探究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也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延伸。

 4 引导学生关注生命 ,重视科学

例 4、2004年春季 ,安徽阜阳地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毒奶粉 ”事件。劣质奶粉制造商为牟取暴利 ,大大降低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 ,导致食用这种奶粉的众多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乃至死亡。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国家标准为:每 100 g婴幼儿奶粉中含 12 g~15 g。某校探究小组为了掌握奶粉优劣的判断方法进行了探究 ,了解其测定方法是:奶粉经系列反应生成氨 ,由氨计算出氮 ,再由氮求出蛋白质的质量 (蛋白质含氮按16%计算 ) 。今有一袋从农村市场查获的奶粉 ,取样品100g,反应后生成的 NH3 和 7. 5 g 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2NH3 + H2 SO4 = (NH4 )2 SO4 ]。请你参与判断这袋奶粉是否属于劣质奶粉。

这类试题以食品卫生为情景创设问题 ,增强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让学生了解化学的魅力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感受到化学的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中考要求不断提升 ,化学实验题的命题的总体思路正在逐渐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将化学思想、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现代科技密切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对照实验设置的方法举例

2. 1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就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生物 》(以下简称《生物》)第一册第 91页[实习 1 ]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的方法步骤 3“在l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5m g;在 2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抑制剂 (甲硫咪唑 ) 5mg。3号玻璃缸作为对照 ,缸中不加药。”其中 ,设置不加药的 3号缸的就是空白对照的具体实例。

2. 2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就是给予对照组部分实验因素 ,但不是要研究因素。《生物》第一册 P47页 [实验五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的方法步骤 2“向 1号试管内滴入 2滴肝脏研磨液。作为对照 ,向 2号试管内滴入 2滴氯化铁溶液。”,其中对 2号管的处理 ,设置的就是条件对照。

2. 3 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就是对照和实验在同 —研究对象上进行 ,不另设对照。自身对照最典型的例子是《生物 》第一册第 54页第三节光合作用部分“1864年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 (Jvon Sachs, 1832 - 1897)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 , 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 ,然后把这个叶片 —半曝光 ,另一半遮光。过一段进间后 ,用碘蒸气处理叶片 ,发现遮光的那 —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 ,曝光的那 —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这种在同一叶片上巧妙地同时进行遮光和曝光的二种处理 ,就是自身对照的方法。

2. 4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不单设对照 ,而是几个实验相互对照。《生物》第一册第 83页 [实验十 ]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可这样设计:

⑴取 4粒同样大小已萌发并长出胚根的玉米粒 ,平放在一个培养皿内 ,使其胚根尖端部分朝向培养皿中央。各萌发的玉米粒分别位于罗盘的东、南、西、北位置。

⑵将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 ,盖在玉米粒上 ,然后再盖上湿棉花 ,直到填满整个培养皿。注意不要将棉花塞紧 ,以免影响根的生长。

⑶盖上培养皿盖 ,边缘用胶布封口:竖起培养皿 ,用橡皮泥固定住。将竖立的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注意保持培养皿中玉米粒的位置不变 ,使最上面的玉米粒的胚根垂直向下 ,最下面的玉米粒的胚根垂直向上 ,左右 2个玉米粒的胚根处于水平位置 ,胚根方向均指向罗盘中心。

⑷—段时间后 ,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在此实验设计中 ,4个不同方向的玉米粒实际上就是设置的相互对照实验。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