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化学高考备考策略
来源: 磐安二中 作者: 张琰珍
阅读: 1705 时间: 2006-11-26 23:34:00 1

1、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历实基础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深厚的基础,解题效率、综合能力就不可能提高,从近3年全国理综化学题来看,考试内容紧扣教材,注重基础,没有超纲题、偏题、怪题,没有超出现行教材,试题面貌比较熟悉,难度降低。因此,从试题命题导向看,复习必需以“教材”为本,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不迷信课本外的东西,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学科的综合(特别是第一轮复习)

2、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做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把握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基础过关,具体做法是善待课本,把握考点,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和理论真正弄清楚,该记的要记准记牢,每一个知识点,教师必须有目的引导学生学入理解,多角度多层次的发问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然后跟上典型题目练习,通过典型题目来训练和巩固,加深记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能成功迁移的能力,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坚决避免简单重复的复习,否则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复习过程中要努力进行创新,对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创新方式:1)知识编排顺序的创新;2)内容的创新,有些内容应该适当的加深拓宽;3)教学方法的创新等等。

3、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应作为一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

对知识体系的构建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做到网络化、立体开放化和学生个性化。教师以每个考点知识为起点或平台,联系穿插相关章节内容,使知识结构合理化,让学生在消化记忆中构建知识框架,这种通过教师的引导,由个人融合各章节内容而完成的知识网络,便于迅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科学的解决问题。

4、严格把关,猜选习题

复习过程中,进行适度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切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和扼杀学生复习积极性、兴趣。若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和练习堆里,会使学生感觉身心疲惫,事倍功半(有一说法高二不比高三差),因此,控制练习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有的练习必要时可以重复几次,有的练习可以改头换面,以新形式呈现出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合理迁移。有的练习象我们学校的学生可以放弃(如数学性太强的问题)。(当然这里把握起来不容易)有的应大胆删除。

5、建立错题档案,反思复习效果

对于所复习的内容和所做的练习,学生应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教师应给予学生支配的时间),对典型的错误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形成自己的错题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积累35个题,那么经过一月、一学期、一学年的积累,加上自己的经常反思和回顾,在脑海里就会形成较大积累量,可以避免低级错识,规范化问题及知识缺陷产生的问题。相信我们只要坚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应该可以厚积薄发,充分发挥,减少失误,取得好成绩。

6、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基础实验的复习要到位。基础实验的复习一方面要求理解所学实验、习题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能将这些实验、实验习题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加强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实验题的祥题、技能、技巧的形成训练。要掌握实验与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解答实验类试题的基本技能。增加对典型例题、实验设计题的拥有量。并通过一题多变巩固双基,活跃学生的发散思维。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