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联系师生的桥梁——怎样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阅读:
1573
时间:
2005-10-30 10:00:00 1次
在教学过程中,沟通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根据班级实际,充分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是使这些学生慢慢转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行之有效的方法。
多了解学生,剖开幼小的心灵。
每位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学习不好,这中间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有一定的原因。对此,我们不能直接给学生下定论,认为他天生如此或无法挽回,或冠以笨蛋,一下子就让他难以抬头。其实,我们只要与这些学生进行实际的交流、谈心,就会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揭开造成其学习差的原因。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只有去了解他,他才会主动接近你,才会和你推心置腹地谈心里话。在谈话中,尽量地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愿意改变原来的各种不正确的看法或做法,不断地启发、引导,用老师的爱去敲开他们幼小的心灵,使他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而后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寄予期望,使学生感受到信任。
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有的学生不想听或者约束不住自己时,我就耐心启发他们,使教与学双方的情绪通过沟通和谐起来,并用期待和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相信他们能够认真听讲。有时哪怕抓住学生点滴好的地方,我就相机而行,表扬他,鼓励他,激发他的向上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我体会到,一次表扬会给孩子的一天带来精神上的愉快,当天的作业也完成的特别棒,且第二天的表现欲望也较强烈。只要老师抓住时机,学生就会在老师的期望中表现出勇力、毅力和智慧,使他们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做的,一些较差的学生在老师期望的目光中,有了较大进步。
事无巨细,时刻注意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认为,老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本身就是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至学生举手投足,都通过感情沟通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我始终注意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吸引学生,令学生钦佩、亲近。平时,遇到有的学生肚子不舒服,我会把他搂在怀里,问几句关切的话,帮他揉一揉,让他喝点热水;如果我认为是感冒了,我会用自己的脸贴近他的额头,试一试是否发烧,背他去看医生,帮他喂药。遇到有的同学值日不认真,我会拿起抹布,和他们一起擦桌椅窗户。其实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也能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如帮助学生捡起掉在地上的橡皮、铅笔,扶起不慎摔倒的同学,放学时帮助学生穿上衣服,拉好衣链等等。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老师无时不在关心爱护他们,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善于及时发现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赞扬。
同学表现好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深切体会到老师在时时关注着自己,这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如翁先文同学乐于助人,热爱劳动,我就送他几句热情的话:谁有困难时,你总是第一个伸出热情的手,班上脏活重活你总抢在最前面,你的表现是我的欣慰。陈文翔同学成绩进步了,我就及时的送上几句鼓励的话:你的进步令老师非常高兴,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张捷同学平时很注意自身的清洁卫生,可就是作业笔型乱添乱划,脏兮兮的,我就幽默地对他说,爱干净的你,一定会让你的作业本干净起来的对吗?班里有一个年龄小个子矮的学生,聪明活泼爱说爱笑,我对他说:老师感谢你让我笑口常开,年轻了几岁,再笑我就要返老还童了。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拉近了师生关系,也唤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
爱而从严,严中有爱。
有人说老师对学生的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雨露滋润万物,我认为虽然有点夸张但不无道理。当然,爱并不意味着放松,而是严中有爱,爱中从严。我班有位小男生,父母离异,年龄小,上课不注意听,作业不想做,还经常与同学打架,一度令任课老师很头疼,同学们也不喜欢他。我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特别喜欢听表扬,一次表扬他就会好转几天。抓住他这个特点,我把严和爱结合起来,在发现他表现不好严格批评的同时,发现优点就及时表扬,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做操,我怕他捣蛋不认真并影响其他同学,开始做操前摸摸他的小脑袋,带着笑说,我就站在你旁边,别调皮啊!那次他做操特别认真。早操过后,我当着同学们的面,反复地表扬他,别提他多高兴了,而且听课、作业都非常认真,后来慢慢地养成了习惯,增强了自信心,成为班里的优秀生。
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要想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时时事事注意师生之间的沟通,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感情的桥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