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多一点服务性
来源: 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作者: 施美蓉
阅读: 1256 时间: 2005-12-16 16:46:00 1
 
    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过去,我们在理解这句话时过多地关注了其特殊性,忽视了它是一门职业,具有职业性的种种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许多人开始关注教育,关注教育界存在的种种问题,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日俱增,人们不再仅从道德上来评价一名教师,还从职业这个角度来衡量一名教师。作为人们投入最多的教育,人们要求教师能更好地为大众服务,让他们的付出更加有价值,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必须树立起一定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服务要细化
    班主任工作是个细活,年级越低,工作必须越细,可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你无论怎么量化要求,一入学有那么多的“准备”,还是让他们束手无策,并习惯性地求助于家长,而家长又未能在校聆听这些量化的要求,也只得凭孩子说的零零星星做到一二处。于是,教师、学生、家长在孩子入学初便产生了矛盾。减少矛盾,教师责无旁贷,为家长服务,把量化的要求打印出来,家长人手一份,使其行事更方便,教师的这一细化工作定能迎得家长的赞许。
    附: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稿
   
    家长须知
    尊敬的家长:
    欢迎你的孩子成为一年级的新生。为了使你的孩子早日适应小学生活,特为你提出以下建议:
    1.文具准备 削尖6——8支2H绘图铅笔(不要带橡皮头的铅笔),卷笔刀或小刀,直尺,绘图橡皮(白色),无图案垫板两块(要买软的那种),小夹子(夹本子角落),水彩笔,固体胶水,透明胶,学生用剪刀及一些白纸。
    2.书本 本子一律用白纸包,书可以用塑料书皮等包;备一本小本子记录学校里的事;作业本夹在书里,防止褶皱或损坏。
    3.学习习惯 要求孩子按时上学(7点15左右),按时回家,先完成作业再游戏;每天查看孩子作业是否认真,读、写、算、默、背是否过关,有问题及时补救;鼓励孩子学儿歌、听广播、看课外书和新闻节目等;多多识字。
    4.其它 培养孩子不撒谎、爱劳动、爱惜学习用具、团结同学、尊师守纪等好习惯;支持孩子参加学校里的各项活动;对老师或学校有何意见或建议请与班主任联系解决。
    希望你的孩子早日带上红领巾,做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相信,有你的负责和我们老师的负责,每个学生都会是优秀的。
    在校时间:上午8点之前到校,11点05放学;下午1点30以前到校,下午4点30到5点放学。若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
    注:病假,事假及学生在校时要带出去,必须先向老师请假。
    为注意卫生,每位学生要带好手帕,手纸,口杯和抹布。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如何引导他们走好第一步是关键,可是从早操到排队到课间活动、课前准备……那么多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并不容易记住它们。我想办法,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每天利用晨会课,带同学背上一、两条,再详细指导做一做,用这种方法明理、导行,时效性更强。
    附:儿歌
    一日常规
    1.早到校,先读书;多识字,求上进。
    2.排队快,站成线;嘴闭拢,眼看前。
    3.做两操,要认真;强身体,护眼睛。
    4.见老师,忙招呼;爱同学,不打闹。
    5.做好事,该表扬;做错事,及时改。
    6.爱劳动,讲卫生;有“三带”,能“四勤”。
    7.爱书本,不乱涂;翻书本,快又轻。
    8.作业本,及时交;有错误,及时改。
    9.铃声响,快趴好;听口令,不乱动。
    10.立如松,坐如钟;要讲话,先举手。
    11.爱动脑,勤举手;声音响,话完整。
    12.放学后,快回家;先作业,后玩耍。
    二、服务要勤快
    业精于勤。这个业既可指学业,亦可指事业。教师有自己的事业,家长也有他们的事业,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大,繁重的工作和无奈的应酬等占据了家长大部分的时间,使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细细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可孩子成长又缺少不了家长的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电话联系和书面联系的手段经常与众多家长交流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情况,使我们都能把握孩子成长的动态,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或找到孩子产生行为偏差的原因,思考对策。
    学生成长需要的不是责打,不是呵斥,而是耐心、细致地引导。许多学生在校与老师交流的时间比在家与父母交流的时间要多。班主任要对学生负责必须做到两勤:勤动口,勤动手。
    勤动口是指学生情绪不对,班主任得过问;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老师得询问;学生有好的表现,老师得及时表扬。第三点特别重要,因为孩子们需要表扬,表扬能使孩子们更自信。我从不吝啬我的表扬,每天都要对他们竖竖大拇指,每一个学生我都要挖掘出他的优点,当众表扬。每一周校红领巾广播,我都要写上三、五条好人好事。长期以往,班上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活泼的班风。
    勤动手,一是勤于动笔,学生中的好人好事要记录,学生的进步和问题要记录,家长的好人好事要记录,家教中的问题要记录。这些记录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缺少了它们,班主任工作就有可能受到阻碍。二是勤于卷袖,擦擦窗、拖拖地,抹抹讲台,排排桌椅……看似小事,却是身教重于言教,培养学生爱劳动,自己得先行动起来。
    三、服务要优质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在面对数百名家长、学生时,若能以古为训,定能在感慨教师越来越难当的同时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家长与教师共同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两者相辅相成,协同促进学生成长。一些家长怕见老师,或与老师发生误会均因为两者间缺乏沟通,或未能坦诚相待而臻,作为老师理当以宽怀的胸襟先做到礼待家长,视其为友,视其为长。
    1.少埋怨,多体谅
    以前我喜欢天天叫学生把作业记录下来,做完后家长签字。每每在学生作业未完成却已经有家长签字时当着学生的面埋怨家长不负责。如今想来确实不妥,一方面,让学生无形中学会了推卸责任,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另一方面,有损于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给家长日后开展家教带来不利。我们老师不也是最忌这一点吗?再者,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业务应酬等,哪有空天天看学生的作业?我这么做无疑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2.少呵斥,多交谈
    有家长怕到学校来,寻其根源是挨过批评,受过冷落。学生有过错,一定要家长陪着受罪吗?有过几次“经验”后,他们还会乐意来学校?还会乐意与老师交谈?有口难言,心中淤积着许多话无法倾诉,最终演变成大的矛盾,对家对校都不利,这又何苦?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尽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且注意考虑怎么说容易为家长所接受。这才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对话关系,也由此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3.少找茬,多赞扬
    人无完人,更何况一群年幼无知的孩子呢?家长最清楚孩子的问题在什么地方,用不着老师多讲,或不愿意直接面对,我们老师却爱唠叨。家长是耐着性子听,硬着头皮听,末了来个不理不睬,这有何用?若家长能从老师那里多听到一些孩子在校的良好表现,心中欣欣然,老师再指出一点学生的不足,家长才乐意接受,这就有益大家了。
   
    4.少冷言冷语,多换位思考
    俗话说的好,冷粥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听。树要皮,人要脸,我们的家长无论是在外有头有脸的,还是在家烧烧洗洗的,都有尊严,都需要尊重,劈头盖脸一顿讥讽,或没头没脑冷落一旁,这滋味谁受着也怨,老师自身也大多是一家之长,自己也不愿受到指责,换位思考,待家长也该尊重才是。
    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眼睛像摄像机,记录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用心教育自己的孩子,对学生我们以同样的心态对之,才可对的起自己的教育对象。
    1.以高尚的品质开导学生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革命老前辈教导我们:生活要向低标准看齐,工作要向高标准看齐。这些,正是如今的学生所要学习内化的。也是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教师的职责在于融生活哲理于日常教育教学中,以自身的言行去开导他们,把学生塑造成有道德的人。
    2.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
    我们都说,有错就改还是好学生,但往往不能落到实处,心中像是有个结,如此,难免委屈了学生,甚至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我是个好忘事的人,岂料在这时倒投了巧,忘了学生的过错,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们,在老师的欣喜中,在老师的称赞中,学生像一朵朵鲜花怒放,多么美丽,多么灿烂。
    3.以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
    许多优秀教师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这于他们自身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是分不开的。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唯有不断充电,以自身为舵,才能引导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出高品质的人才。
    4.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青出于蓝而盛于蓝,生不必不如师,特别是在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有一些必定是老师不熟识的,有一些会让他们迷失方向,这更需要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才能走进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并在其中起到学习、引导的作用。
    四、服务要周到
    宾至如归是服务行业的宗旨,孩子们来上学也该有家的感觉,这样的环境才能使学生更爱上学,更安心地学习。
    我在班级内布置了小盆景,窗户上贴上了学生自己剪的窗花,卫生角内摆放了脸盆、肥皂、毛巾、一次性杯子以及小药箱。这些东西挺实用:学生天热了,一活动便成了大花脸,来这儿洗一洗,立刻干净多了。学生做手工或劳动时不小心划伤了,擦破点皮,小药箱里的创可贴、纱布、棉球等便帮了大忙。虽强调了“三带”,但孩子还是有忘带的时候,用一次性杯子喝口水、吃个药之类的要方便得多。此外,我还购置了七巧板、拼图、棋、书之类的物品,供午间在校吃饭的同学活动用。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个头疼脑热的或家里有些变故,心里有个不如意之类的事都爱和我讲讲,我则负责做好孩子的心里疏导工作,或家长与孩子的调解工作。
    班级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也逐渐地变得更丰富,我们班主任必须及时捕捉到班级工作中的变化,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式,使校园管理更具人文性,更适应时代的需求。
    施美蓉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