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叶青柏
阅读: 767 时间: 2011-06-18 07:55:00 1
教书育人 演算完美人生
——记福建省漳平一中教师叶青柏

 

    左腿高位截肢的他,谢绝了学校为他安排轻松岗位的照顾,与正常人一样承担满工作量的教学任务,并作出了更加出色的成绩。

 

  初上讲台,就因病左腿高位截肢,在打击面前是沉沦还是坚强?重返讲台认真教书,勤勉做学问,福建省漳平一中高级教师、叶青柏用振作和勤勉演算这道人生难题,写下了感人的完美答案。如今,从教27年的他已经硕果累累,先后被授予龙岩市残疾人自强模范、龙岩市杰出人民教师、龙岩市管拔尖人才、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宝钢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银奖和第六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等荣誉。

  身残志坚 勇于拼搏

  198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叶青柏被分配到漳平一中任教。一个多月后,叶青柏感觉膝盖有些酸痛,起初以为是扭伤,但膝盖却越来越痛。国庆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叶青柏上完课后竟走不动了,不得不由一位教师背他回家。几经检查,叶青柏被确诊为成骨肉瘤,需要高位截肢。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他问医生:“这种病有多少治愈的希望?”医生告诉他:“手术后活过5年,就有活下来的希望。”叶青柏觉得有了希望,决心配合治疗。1986年春节后,叶青柏装上了假肢,训练了近半年后回到学校。他说:“我当时比较乐观吧,是大学时的偶像张海迪给了我力量,抗争命运就是我的信念。”

  回校后,老校长征求他的意见:“你是愿意做后勤还是教书呢?”叶青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讲台。他说:“如果选择做后勤,精神上就是一种妥协。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发挥,我不甘心,我要教书。” 站在讲台上课,首先就是跟假肢磨合,叶青柏走动、站立比较吃力,而且化疗后的体质大不如前,一堂课下来经常大汗淋漓。那时,教室里的讲台上有凳子,叶青柏很想坐但不敢坐,怕影响教学效果。他说:“起初,确实感觉很累,但坚持一个月就习惯了”。这一站就是25年。

  20余年来,他始终活跃在数学课堂上,一边教书一边做学问。在旁人看来,叶青柏走路一脚高一脚低,上下楼很吃力,但叶青柏并不觉得自己残疾,而是享受着教书育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在工作中,他同其他教师一样承担满工作量的教学任务,1991年—2002年连续12年担任备课组长,1995年担任数学教研组副组长,1996年8月—1997年11月担任学校教研室副主任,1997年12月至今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2005—2007两个学年,由于人手不够,担任教研室主任的他承担了超工作量的两个教学班教学工作。同事有事他也乐于代课。他说:“在生活上、工作上同事、学生都乐于为你提供帮助,但在‘好老师’的标准上,是没有折扣可以打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坚持去做的,面对困难,他总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去面对,毕业班的教室都多在四楼、五楼,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行走不便带来的困难,创造了自己数学教学的辉煌。2009年1月主持龙岩市高中数学学科“叶青柏名师工作室”工作,2010年9月至今担任龙岩市一级校联盟数学理科中心组组长主持中心组开展各项工作。叶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钻研业务 精益求精

  刚开始时,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病情的耽误,叶青柏的“数学课上得不怎么样”。一些学生回家时把情况告诉了家长,家长们纷纷担心:长期这样怎么办?话传到叶青柏耳朵里,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暗下决心要把书教好。于是,叶青柏一边刻苦钻研,一边虚心向优秀教师请教。一些教师对叶青柏倾力相助,并勉励他在教学研究方面下功夫,多看一些杂志报刊,看到好的经验做法要记下来……现在回想起来,叶青柏说:“很感谢重返讲台后带的那个班的学生,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给了我最坚定的支持。”他常常自问:“如果我自己水平不高,怎么能带出高徒?” ,常常自励:“如果教不好书,那就对不起所有关心我的人了。” 从1991年起,叶青柏每年都要订10余种数学刊物,认真琢磨研究。1993年,叶青柏第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学数学月刊》上。渐渐地,叶青柏有了名气,在师生中口碑更好了。

  叶青柏热爱本职工作,他不仅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还不断探索、总结教学经验。在多年的高三毕业班教学中,他总结出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强调针对性、实效性的《试卷分析》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推广,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竞赛辅导中,他发现学生对形如y=±的函数的最值问题感到无从下手,经过研究,他找到这类问题的最优的解法,并给出了一般的结论,写出了论文《y=± 值域的最优解法及其结论》,该文获福建省初等数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并发表在《福建中学数学》上。学生在学完数学归纳法后,一看到与自然数有关的问题总想用数学归纳法来解答。根据这种情况,他归纳了几类不能用数学归纳法或数学归纳法不是唯一选择的题型,撰写了《数学归纳法不是最佳选择》一文,发表在《语数外学习》上。几年来,他根据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加以研究、探讨,在问题解决之后撰写成文,至今已在《中学数学月刊》、《福建中学数学》、《福建中学教学》、《语数外学习》、《数学通讯》等全国10余家报刊上发表教学文章40多篇。

 

  关爱学生 诲人不倦

  叶青柏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平易近人,关心学生,尤其是农村来的学生和有困难的学生。

  面对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叶老师总能耐心启发,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持之以恒地给予关注辅导。2003年他教的班中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还抽烟上瘾,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叶老师发现该生对老师有礼貌,数学基础虽薄弱,但理解能力不错,爱抽烟,但从不在公共场合抽。于是,他找这位同学谈话,表扬他:有礼貌、理解能力不错,数学基础不扎实,但只要方法得当,一定能取得成效;并且还表扬他虽然抽烟不好,但不在公共场合抽烟是文明人的表现,抽烟的学生不等于“问题生”,并举例告诉他学校有位老教师从初中开始抽烟,但不影响他日后成为一位好老师,现在该老师因肺结核已戒烟。该学生惊奇地瞪大眼睛望着叶老师:老师你真的是这么看我?叶老师告诉他:真的,我真的是这么想的,只是抽烟对正在长身体的你危害太大……能少抽一点吗?良好的沟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遇上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叶老师总是从精神上加以鼓励并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资助,让他(她)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去年,他还把获得“宝钢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银奖一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为学校添置学生活动乒乓球桌等设备。

  立足山区 倾情教育

  叶青柏在教育教学业务和师德表率上的名气越来越大,曾有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多次向他发出邀请;加上近几年来,由于工资待遇水平地区差异拉大,毗邻漳平的厦门市工资水平比漳平的高出不少,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去厦门任教对漳平的老师极具吸引力,与叶青柏年纪相仿的一些数学骨干教师先后调往条件较好的厦门市任教。很多人对他说:“凭你的业务能力,去厦门任教没问题的,怎么不去呀?”他说:“我们这批人,总要有人留下来‘承上启下’做好‘传帮带’,那就算我一个吧!” 他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做了大量工作。指导的几位同组青年教师获得了地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浮躁的世界里,他乐享清贫教书匠的生活,学生的敬重是他的巨大财富。叶青柏说,“我的妻子曾经抱怨我的淡泊,但是现在她也感受到了师生情的长久和醇厚”。他说爱人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没有选择离开,只有教好书,才对得住她,才会觉得自己不是靠他人的施舍和照顾生活着。如今快迈向50岁的叶青柏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希望能上到退休的那一天。”即使每天重复的只是备课、上课、改作业这样简单的生活,叶青柏很坦然:“我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当年重返讲台就是想当好一名教师,这是我的终身奋斗目标。”宁静淡泊以致远,叶青柏用教书育人的平凡生活书写着自己的辉煌人生。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叶青柏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他看来,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他“我心依旧”,仍以他的严谨、认真、激情去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份作业,用自己的实践去印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格言。2010年,叶青柏获得“宝钢杯”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银奖时说:“一个省推荐一个候选人,我感觉我是代表我省所有中小学的中青年教师来领奖的。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这个荣誉太崇高了,而我自己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教师,我要以此来鞭策自己,终身学习,终身从教,把工作做好,以无悔于今天获得的这份荣誉。”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