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剑指何方
这里所说的教师能力提升的全称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按照规划,在2013年至2017年周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将进行新一轮的以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全员培训及应用能力测评,系新千年后新课程全员培训后的又一次全员参与的以能力发展为指向的教师教育活动。为此,教育部于2013年10月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今年5月接着颁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由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通知即达10余项,影响空前,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近10余年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大概经历了两个主体阶段:计算机知识普及和以课件制作为主的训练与课堂应用。如今,大多数教师都能够下载、存储数字化资源并程度不同地改造这些资源,形成面对学生上课用的PPT。对他们来说,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及课堂使用已无大的问题。他们的困惑是:我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应用能力,何需再一度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及网络应用在未来技术发展上是无限的,我们也在进一步学习掌握之中,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教师能力根据各自的基础会有不同呈现状态,怎么才算提升?通过该周期的培训能力就提升了吗?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需关注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就眼下客观而言,对优化课堂教学,老师们做得最多,但未必已经做得优化,用信息技术灌输知识的状态还随处可见;对转变学习方式,少数教师有探索,但深入度很低,普遍关注度也远远不够;生活在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有体现,但意识并不十分浓厚,效果也不太明显。将教师能力提升与信息技术相联系,焦点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培养的接班人将是需要适应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人,如果教师不是先行者,何来适应未来技术竞争发展的人?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中国基础教育需要一次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以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为圆点的运动,这是对“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重要观点的诠释及实践。
按照科学的人的发展学说,人的能力发展是无限的,学生是如此,教师也是如此;教师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才会起点高、发展快;中国未来接班人具有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与能力,国家才会有强国梦的期待。
(洋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