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提问技巧 培养创新思维
阅读: 2750 时间: 2008-10-12 20:06:00 1

提问是教师在教学时所常用的方法,有效的发问技巧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须在“软性问题”的提问上多下功夫。

就教师所提的问题来看,以答案有无唯一性为标准,可分为软性问题和硬性问题。硬性问题是一种闭锁式的问题,往往要就已知或既有的知识中选取或判断一个正确的答案,且答案有一定的唯一性,要么“对”,要么“错”,不求新求变,较墨守成规。而软性问题是较开放式的问题,它不强调唯一的标准答案,重视容多纳异,能包容矛盾,往往有一个以上的、突破常规的答案。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多提问软性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多样、新奇、独特的反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收到良好的训练创造性思维和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长期的政治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归纳出以下一些提问技巧:

一、“列举”式,即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越多越好。比如在讲“物质”概念时,我问:“你能举出具有物质性的具体形态来吗?”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答案也随着学生思维的拓展越来越多:山、川、湖、泊、日、月、星、辰、笔、墨、纸、砚、服装、鞋帽……,同样在讲联系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时,我都采用这一方法。

二、“假如”式,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况加以思考。我在讲高一经济常识时就曾问“假如你是企业的管理者,你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假如你是消费者,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等,这种方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更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对策。

三、“比较”式,就两项或多项资料特征成关系比较其异同。政治课中经常涉及概念、原理、关系的比较。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精确理解有关知识。如“意识和认识有何异同?”“意识的能动性和主观能动性有何异同?”“法人、企业法人有何异同?”等。每当提到这些问题时,学生立即翻书、动脑进行思考,而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回忆各概念的含义、特点,然后把两者进行比较、对照,再从比较中找到两者的异同,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又是充分运用思维分析、综合的过程。

四、“想象”式,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于未来的事物。如在教学中联系到十六大精神时,问:“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后我国会怎样?我们会怎样?”学生立即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分别从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科技、能源、交通、城市面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进行展望回答。这些问题既能使学生对所提问题理解更深,又能充分培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突出常规,形成创新思维。

五、“除了”式,针对原件的资料或答案,鼓励学生能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答案。如:“市场经济除了由价值规律来调节,还可以有哪些调节办法?”学生立即热烈讨论起来。

六、“六w”式:利用英文中who(谁)、what(什么)、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How(如何)作为提问的方式。如讲纸币时,我问:“谁发行?”、“为什么要发行纸币?”、“最早什么时候发行的?”、“在哪一国最先发行?”、“通过什么渠道发行?”……学生要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必须搞清货币、纸币有关的许多知识点,这类问题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巩固,更有利于学生围绕这一个中心知识点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上这些提问方式在教学中如能坚持长期采用,定能使学生的想象力起飞,智慧起舞,对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但由于以上提问的发散性特点,没有固定答案,因此有时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内容及叙述的文字要适合学生程度。尽量不要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

2、发问之后应有适当的停顿时间让学生思考。有些教师问得很好,但问题一提出就立即叫学生回答,学生还未来得及思考,甚至还未听清,就被叫起来,必然不知所去,甚至答非所问。

3、鼓励、接纳及容忍学生不同的答案,学生的答案必然五花八门,有符合题意的,也有不符合题意的。如果老师对学生的意见采取贬低,一下子否定等态度,学生会感到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心理上有一种受打击之感,长期以往将害怕表达。

4、问题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较低认知层次往较高认知层次的方向发展。

5、鼓励学生提出关键性问题或自发引导的问题。培养学生大胆质疑。

6、在适当的时候提问。提问不是越多越好,也非越少越好,最好是在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上处于愤悱状态时效果最佳,太多使学生疲劳,太少则达不到调动学生激情、强化注意力、训练思维的效果。

7、由教材的相关内容提出,即教师的提问应能尽量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这样既使学生能答出一些内容,又使学生在答题中增强了信心,巩固了教学内容。

总之,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是多方面的,不少专家和同行都作了尝试,并总结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掌握课堂提问的一些技巧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