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万州区高中物理变革课堂教学优质课决赛在万州二中逸夫科技楼隆重举行,此次决赛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力的合成,比赛由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物理教研员王文波、王奇之主持。经过激烈角逐,万州中学郎金萍教师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在此,向郎老师以及指导教师冯令、李长云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默默付出参与指导的物理教师团队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决赛的共有6位选手,分别来自初赛的六个片区优胜者,分别是万州三中温愷老师、万州中学郎金萍老师、万州外国语学校舒晨老师、江南中学向先辉老师、熊家中学刘秋淑老师和上海中学唐艺玲老师,比赛评委由参赛学校之外的丁在红等五位资深教师组成。参赛学校及其它学校90多位老师一同观摩比赛。
上午8点选手们由抽签决定讲课顺序后,精彩的比赛开始了。首先登场的是万三中年轻老师温恺,他让学生提水桶的例子引入分力与合力,随后,由同学们先猜想在已知两个分力求合力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方法在黑板上演示过程,然后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做力的图示而得到求合力的方法——。第二位出场的是万州中学郎金萍老师,首先由学生提水桶的精彩游戏引入力的合成课题,让同学们猜想两个被悬挂柯南各自的绳子根数而成功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通过学生分组探究,逐步引导,细心指点,由学生得到两个分力与合力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郎老师随后利用高科技法宝——“朗威数字演示仪”来进一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为本次比赛最大的亮点,最后通过改进的自制教具“平行四边形演示仪”探究分力与合力随夹角的变化关系。实验设计巧妙,学生参与度高,郎老师的水平让在场的学生、评委以及观摩教师深深地折服!第三位是外国语学校的舒晨老师,首先由提礼盒引入新课,然后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而得到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讲解深入浅出、细致到位。第四位是江南中学刘秋淑老师,开始利用提油桶实验巧妙引入合力与分力,随后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细致严谨的引导学生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语气抑扬顿挫,功底扎实。第五位是熊家中学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开始根据学生提杠铃游戏引入新课,然后根据学生自己设计的方案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展示同学们的结果并逐一点评。最后一位登场的是上海中学的唐艺玲老师,气场范十足,语言风趣幽默,特别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让人陶醉其中,最后展示该节应用——单人拉汽车更是画龙点睛。
赛课结束后,评委组代表唐正老师给予六位选手高度评价,引入直观恰当,都能够体现核心素养,选手们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得出相关物理概念,只有两者有效结合才有“物理味“,让学生和观摩的教师们收获满满。但美中不足的是,一些选手在实验的设计上不够严谨,部分细节没有做到位,物理知识要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最后,唐老师给出了专家组的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掌控课堂的能力,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提问要指向明确,课堂上需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逐渐培养自己的机智能力。
最后,区教科所教研员王奇之老师宣布此次决赛成绩,万州中学郎金萍老师、上海中学唐艺玲老师分别荣获一等奖,其余老师均获得二等奖。本次比赛第一、二、三名选手的指导教师均来自黄全安名师工作室成员,这是黄全安名师工作室和高中物理课程创新基地的又一重要成果。王奇之老师宣布,2017年万州区物理变革课堂教学优质课决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