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作者: 梁红英
阅读: 1308 时间: 2005-12-16 15:37:00 1

  我是去年刚走出大学校门,幸运的加入了国科园这个充满自由与民主氛围的团队。还记得当初刚来接手高一一个班班主任工作事务时的束手无策;还记得刚走上讲台上第一节课时的青涩与拘谨;还记得上第一堂公开课前的彻夜难眠与辗转反侧;还记得第一次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的愤怒与无奈………,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太多太多的痛苦与挣扎,但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与宽容下,在各位老师的倾力援助下,我逐渐的成长过来了。

    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有这么一个观点,说“校园生活应该有一些浪漫气息,应该有一些炊烟,有一些山中的气息………教育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一些浪漫的回忆”,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我高中时在武汉市新洲一中上的,记得那时每次从家里搭车到学校,一看到学校的房子出现在眼帘,我内心就感到无限的紧张与恐惧,虽然新洲一中的校园环境非常的美好,但学习压力太大,从老师到周围的同学形成一种紧张的氛围,感觉有时候都喘不过气来了,后来上大学,学得是教育专业,我就想,以后我当老师了,一定不能让我的学生害怕学校,害怕学习,我希望他们能愉快的学习,愉快的成长,所以,来到国科园,我也是带着这种最初的想法的,我希望我们的学校能成为学生愉快学习的乐土。

    白岩松说过,当一个人技术太娴熟时,经验往往代替了感情。我是一个新老师,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太多的教学技术,所以我拥有的就只有感情,对我周围的学生充满感情,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够愉快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但是感情是双方面的,需要有回应,单方面的感情是不可能持久地,也不可能升华,所以需要建立和经营师生之间的感情。

    要学生对老师有感情,首先要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我认为最初的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否,与这个老师的教学紧密相连,所以从上第一堂课开始,我就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从不敢贸然上一堂没有准备的课,因为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堂老师传授知识的课,而且是学生对这个老师不断认识不断信任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对这个老师的教学认可了,甚至喜欢了,那么,学生对这个老师的信任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信任,对于营造师生之间良好的教育氛围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有了信任,学生才愿意开始慢慢尝试接受你的观点,这种接受不再是被迫的,短暂的,而是主动的,持久的,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的目的。

    记得曾经有位老师对我说过,爱不等于教育,但我认为教育也不能没有爱,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大人们乃至社会渐渐习惯了一种畸形的甚至残酷的爱,作为家长,一件衣服,一个篮球,一双鞋,甚至一个笑容无疑都要与分数挂钩,作为老师,更是责无旁贷的千方百计的向学生要求分数,这种重分不重人、沉重可怕、居高临下的“爱”的百般呵护下,师生感情难免淡漠,学生的心理普遍压抑,我们身边的很多学生成绩不理想,还经常违纪违规,大部分人就是因为缺少爱的缘故,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爱,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爱,就开始产生厌学的心理,就开始自暴自弃,没有一个学生天生就不想学好不想表现好的,所以我们要用爱心来融化有些学生逐渐淡漠的心。激发他们找到最原始想要学好的愿望。

    我记得曾经带高一(8)班时,有个孩子,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学习习惯懒散,对学习没有兴趣也没有动力,但孩子品质非常好,而且很正直,我就经常鼓励他,帮助他,在生活上关心他,而且了解到他长期留校,父母因为工作忙,很少过来看他,所以我就借一次家长会的机会,说服了他的父亲来学校,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亲大老远的过来参加他的家长会,他感到很意外,而且很感动。那次家长会后,这个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常主动、非常用功的去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见,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感受到老师的爱,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谈话,是一种很好的建立师生感情的方式,我记得我当学生时,如果老师很长时间不找我谈话,我就会感觉老师已经淡忘我了,不重视我了,所以我要让我的每一个学生能够时常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与重视,所以只要我有空,我就会找学生谈话,不是三五个一谈,而是一个一个谈,这样有利于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讲自己的真实想法;谈话不是批评,而是关心、询问、探讨、鼓励;谈话也不是率性而为,而是要有计划、有准备的在这一段时间逐个逐个的谈;谈话也不是三五分钟草草了事的,而是要花时间探讨、开导的,我一般谈话就是一个学生一节课。而且我发现,一次成功的谈话效果非常好,谈过话的学生在短期内会达到良好的状态,但也不要认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了,要隔一段时间再结合新的问题再谈,当然,谈话最重要的是我们老师要摆正出发点,我们不能居高临下,我们的出发点是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后进生,也是一种很好的建立师生感情的方式。一个老师爱优生不难,但也要做到真正的从心底关爱后进生,给每一个学生同等的机会与关爱,帮助后进生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很脆弱,而且敏感,所以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而且适当的要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对于他们犯的错误 ,不要希望他们以后再也不要犯,要能容忍他们适时地反复,只是尽可能的让反复的周期能长一点、再长一点,逐步地杜绝,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后进生的机会,可以在全班提出表扬,也可以在与学生谈话时表扬第三人。

    查寝,我认为也是一种很好的建立师生感情的方式。寝室是学生的休息区,班主任忙了一天的工作,晚上还要到学生寝室去查寝,确实很辛苦,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项工作任务去完成,会很累,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态,把查寝当作一种休息、一种聊天,去年,我就坚持每天晚上查寝,督促他们睡眠,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健康,而且在寝室能知道更多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于我们对症下药。

    当然,班主任的工作非常辛苦,有时候也会感觉到疲惫,疲惫的时候想想课间餐时学生送过来的绿豆汤,疲惫时就想想学生生日时学生留给你的肯德基,疲惫时就想想查寝时学生的一句“老师,很晚了,回去休息吧”,疲惫时就想想教师节时学生集体签名送过来的贺卡……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让人感动的小细节,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一种幸福。

     所以,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师生的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的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三尺讲台虽小,但只要我们有激情,一样会感受到其乐融融。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