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幼儿园部分《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阅读: 2222 时间: 2008-08-07 17:52:00 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 
    A.《爱弥尔》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母亲读物》 
    2.(  )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倍尔 
    3.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  “花钱病”、  “富贵病”的教育家是(    )  。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张宗麟 
    4.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  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5.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  )。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D.《未成年人保护法》 
    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7.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 
    A.良好的智力品质    B.良好的道德素质 
    c.良好的身体素质    D.良好的个性品质 
    8.“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  。 
    A.个别教育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9.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教师的职责?(  ) 
    A.学期(或学年)初做好本班收费工作 
    B.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c.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 
    D.定期向园长汇报工作 
    10.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11.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12.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_卢梭的《爱弥尔》是以一个假想的无忧无虑的儿童自然成长来揭示教育规律的。
  2.c.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强调经验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3.A.陶行知反对幼儿教育改革外国病、费钱病、富贵病,主张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4.B.这五大领域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性课程。
  5.A.《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了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活动形式。
  6.A.环境,特别是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7.c.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将体育放在首位。
  8.c.教育与保育是密切结合的整体。
  9.A.收费工作不属于规定的幼儿教师职责范畴。
  10.B.对小班幼儿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指导用语。
  11.c.家庭的组成结构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12.D.幼儿园教育是将教育融入到活动之中。
  13.D.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将各学科领域的内容综合化,不能单纯地分科教学。
  14.B.学会观察力是幼儿教师首要的素质。
  15.A.让家长定期来参观和幼儿一起活动是一种常见的与家长沟通的工作。
  
二、名词解释
  1.蒙台梭利教学法:指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操作性极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展;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活动中,帮助他们获得身心发展。    
  2.发展适宜性: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3.幼儿智育: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4.结构游戏:指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o 5.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三、判断题
  1.×。福禄倍尔创立的幼儿园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在此之前已经存在一些零散的幼儿教育机构。
  2.×。幼儿教育的意义除了开发智力外,还要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个性等。
  3.√。
  4.×。幼小衔接不仅要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的文化学习,还要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5.×。幼儿学习是否有意义,除了学习方式外,更重要的是活动的内容。
  6.×。是否采用经济性原则,不在于幼儿园本身经济条件的好坏。
  7.×。以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学的原则,不能以读、写、算来压制儿童的正常发展。
  8.√。
  9.×。幼儿的游戏主要是自己完成,教师担当提供资源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四、简答题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对体、智、德、美各个方面都有相关描述,其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2.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勇敢、自信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幼儿除了在幼儿园中每天要接受一定的体育活动锻炼以外,在家庭中也应该保证让幼儿有一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其中,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原则上不能少于一小时。
  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有:①基本动作练习,如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②身体姿势及体操练习,如走、坐、立的姿势;③体育游戏,以开展某种基本动作练习为主的、有一定练习规则的体育活动。
  3.幼小不衔接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存在差异。
  (1)学习时间不同。幼儿园每天有l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小学每天有3~4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
  (2)生活制度不同。幼儿园强调各类活动的频繁交替,适合孩子好动和喜新厌旧的特点,而小学里只有体育课、音乐课、活动课等才能让孩子较自由地活动。
  (3)教学方式不同。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孩子无作业负担,而小学要严格按照大纲实施教学,以学习为主,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