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五种基本素质修养(4)
阅读: 542 时间: 2016-01-12 19:43:04 1
四、全面的教育能力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班主任工作,决定了班主任仅仅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渊博的知识还不够,还必须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因为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所有战果的总和,是人脑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具备渊博的知识是从事某项工作的基础性的重要条件,而能力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种工作,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成就的重要因素。尽管知识也是形成某种能力的基础,但没有把知识加以转化而表现为某种能力,也很难顺利、成功地完成某种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亦然。教育、组织、管理学生,协调校内、校外的各种关系,完成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目标,离开了全面的教育能力是很难想象的。班主任教育能力的“全面”性要求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担负着组织、教育全班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任务。为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并在集体中顺利开展各项活动,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它主要包括:组织和培养学生集体的能力。诸如,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使每个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班兴我荣,班衰我耻”,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好各项活动的能力。诸如,开展义务劳动,异地旅行,知识竞赛,配合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等,从计划的制定到具体实施过程的指导以及总结等都需要班主任的运筹。
(二)做好班级常规工作的能力
从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内容来看,包括:制定具体而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的能力;指导班委会、团队工作的能力;填写、检查班级日志、卫生,开好主题班会、队会的能力;做好学生操行评定工作的能力等。这些日常工作因其“日常”,无疑直接影响班主任工作的成效,不可轻视这方面的能力。
(三)协调诸方面关系的能力
班主任及其工作处在一个“关系网”之中,班主任协调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是否能形成教育合力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班集体中优等生与差生,班干部与普通同学,男生与女生(中学更重要)等关系的协调问题等。与此相关的,诸如,与其他科任教师组成教师集体的能力,开家长会和做家访工作的能力,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能力,处理早恋问题的能力等等。
(四)因材施教的能力
这里的因材施教不单单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知识水平而施的有差别教学的原则,而是指班主任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背景,思想状况施以不同的指导和教育,使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并能选择适合于发展方向的道路。诸如,对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分析并予以分别指导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并根据学习情况或个人兴趣参加各种活动小组以及指导升学或就业的能力;指导智力超常或有特长学生的能力;减轻学生因家庭经济等负担而压力颇大的能力;改正学生某种不良行为习惯(抽烟、玩游戏机等)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并对不健康学生予以心理治疗的能力等等。
(五)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有赖于语言传播出去;高尚的情操,圣洁的灵魂,也需借助语言来塑造。常常有这样的事:同样是一句话,一个意思,有的班主任说得学生会“跳”起来,甚至会记恨终身;而有的班主任则说得学生“笑”起来,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甚至决定性的教育作用。班主任的语言,既非讨好卖乖的阿谀奉承,也非不负责任的姑息迁就,更非安抚孩子式的哄骗许愿,而是充满激情的艺术性语言,其特点如下:
1、真挚性。班主任的语言首先要求感情的真挚。教育过程总是伴随着师生的情感交流,没有感情,空洞冷漠的说教,既不能拨动学生心弦,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不会产生教育作用。班主任的教育要感染人、吸引人,应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感到:你对自己所讲的一切是多么感兴趣,多么热情;你是那么认真、恳切地跟他们交心,你非常喜欢和珍视自己与他们谈的内容,以至你完全融进所讲的内容中,你的情绪也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在师生间创造出一种“心理相容”的情绪气氛,从而产生“情通而理自达”的效果。
2、准确性。就是力求所说的每句话都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对待什么样的学生,处理什么样的问题,都尽量做到使用确切性语言,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都要恰如其分。尤其要注意抓住后进生心理,正确分析犯错误的原因,点明前进方向,使之心服口服。例如:一学生在教室门前扫地,扫把打碎了一块玻璃。这本是无意过失,可班主任走来却生气地说:“怎么搞的,你这不是在破坏公物吗?”“我没破坏公物,我只是不小心……。”“什么?事实俱在,你还不承认?”“你……”学生气愤地把扫帚狠命摔在老师跟前,跑开了。老师陷入了困境。其实,这位老师只需宽宏地说:“没关系,我们想办法再换上一块。下回小心些。”学生便会自觉地按规定买块玻璃换上。
3、针对性。由于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所以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际进行个别教育,而所用的语言也应因人而异。鼓励,对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是有益的手段,而对那些骄傲的学生却会产生副作用;公开责备,在某种情况下对于某些学生可能是必要的,但对那些情感脆弱、自尊心强或偶犯错误的人则往往是不适宜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孔子能周详地考虑到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他的学生子路和冉有两人都问过:“闻斯行诸?”(听到道理之后,是否要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就去做。他的弟子公西华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孔子告诉他:冉有胆小不勇敢,所以要多加鼓励;子路急躁好动,就要加以抑制。这说明为了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用语的针对性是十分重要的。
4、鼓励性。班主任不论对待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善于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优点和长处,指出他们克服缺点、战胜困难、取得进步的希望。这是帮助学生调动积极性,使之不断进步的最好办法。例如对学生说话应持下列态度:“对付这种工作,谁也比不了你。”“你会干得很好的。”“你试试看,好吗?你会感兴趣的,你会喜欢的。”反之,用惩罚来威胁学生或是用班主任的权威来压学生,都是不可取的。例如:“如果你不去做这件事,我要惩罚你。”“如果你不马上完成,我让你回家干一晚上。”“不要问这问那,老老实实去干。”
5、亲切性。就是说话语气要亲切、温和,但不失庄重感;语调要低一点,但不失速度与生气。有人担心班主任对学生说话“亲”,学生就会骨头“轻”,这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态度的“亲”与要求的“严”是并不矛盾的。对“好学生”说话要“亲”,对因为种种原因,心灵深处受到创伤,表现较差的“后进生”更要“亲”,因为他们往往容易成为“被老师的爱所遗忘的角落”。作为班主任,必须用百倍亲切的话语去温暖他们的心,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之火。
(六)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
处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偶发事件的能力,一般称之为教育机智。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意味着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事情。能否对突发的教育问题沉着应对,巧妙处置,是一个班主任工作成功的重要标志。教育机智取决于教师已有的知识水准,较强的果断性和自制力,准确的判断力、洞察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理解力和个人经验。并且,它与教育技巧,教育的创造性紧密联系,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比如,家长到学校大吵大嚷,指责班主任对学生不公,怎么办?某一学生突然发重病或摔伤,而又没有急救措施,怎么办?无业游民或不法分子闯入课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怎么办?班级学生罢某科任教师的课,怎么办?等等,都依靠班主任进行巧妙而恰当的处理。前苏联的凯洛夫在他的《教育学》中也特别指出:“正确的教育机智,表现在他能够把对待学生的同情态度与应有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表现在他能够针对每一个别情况深思熟虑地、随机应变地对待学生,表现在他的行为不依照呆板方式而按照具体情况而变化。”
除了以上谈到的六点之外,诸如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参与教育改革实验的主体意识,良好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与学生交朋友,取得学生的支持与信任,进而树立起威信的能力等也都是必需的。
indinavir efectos adversos link indinavir vademecum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